2020-2021学年1 长度单位单元测试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 长度单位单元测试综合训练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试卷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单元测试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我走一步的长大约是()。
A. 40 厘米B. 4 米C. 100 厘米
2.这支铅笔的长度是()厘米。
A. 7B. 9C. 8
3.用左边的木块搭出右边的图形,搭出的图形高()。
A. 17 厘米B. 15 厘米C. 13 厘米
4.下面物体中厚度最接近1 厘米的是()。
A. 文具盒的厚度B液.晶电视机的厚度C食.指的宽度
5.想测量长方形的长,下面的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A.B.C.
6.一拃大约是()
A. 10 厘米B. 分2米C. 30毫米
7.测量教学楼的宽用()作单位较合适。
A. 米B厘.米
8.下图铅笔长为()。
A. 5cmB. 5cm5mmC. 4cm5mm
9.小华家到学校大约800 米,估计一下,他在上学的路上可能走了()步。
A. 16B. 160C. 1600D. 16000
10. 下图中的钢笔长()厘米。
A. 6B. 7C. 8
________厘米
________厘米
________厘米
16. 1 米 +5 厘米 =________厘米, 1 米-20 厘米 =________厘米
17. 下面的彩条长为________厘米。
18. 在横线填上合适的单位.(厘米或米)
一本书厚 1________手掌的宽约8________
操场长约 60________课桌的高65________
11. 有一条 90 厘米长的绳子,第一次用去了
22 厘米,第二次用去了
48 厘米,现在比原
来短了多少厘米 ?列式正确的是(
)。
A. 90-22-48
B. 90(-22+48)
C. 22+48
12. 小亮 3 小时 (
)行了 300
千米。
A. 步行
B. 骑自行车
C. 坐小汽车
二、填空题
13. 在横线上填上 “米 ”或 “厘米 "。
教学楼高大约 12________
一支粉笔长大约
7________
一张书桌高大约
70________ 衣柜高大约 2________
14. 100 张纸的厚度大约是
1 厘米, 1 万张纸的厚度大约是
________厘米,也就是 ________
米, 10 万张纸的厚度大约是
________米, 1 亿张纸的厚度大约是 ________米。
15. 量一量。
一条跳绳长
2________
19. 72 米 -66
米 -5 米 =________米 =________厘米
20. 小青用刻度尺画线段时,从刻度
“ 2画”到刻度 “ 8,”她画的这条线段长
________厘米。
三、解答题
21. 谁说的对?在(
)里画 “√”。
22. 小明站在桌子上高200 厘米,如下图,桌子高1 米,小明的身高是多少厘米?
23. 下面的测量结果对吗?打上 “×”或“√”,并把错误的改过来。
1)
2)
24. 量一量下图中每条边的长度。
25. 量出下面线段的长度(用毫米作单位)。
1)
2)
26. 一个小组 8 个学生用同一把尺子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并记录如下。
试估计这支铅笔的长度。
【参考答案】 *** 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
A
【解析】 【解答】解:我走一步的长大约是
40 厘米。
故答案为:
A。
【分析】孩子走一步的长大约是
40 厘米。
2.A
解析: A
【解析】 【解答】 9-2=7(厘米)
故答案为: A。
【分析】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时,把直尺的0 刻度线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末端对
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据此测量即可;也可以用直尺上的一个整刻度数对准对准物体的
左端,再看物体的末端对着刻度几,用两个刻度相减,即可得到物体的长度,据此列式解
答。
3.A
解析: A
【解析】 【解答】解:由右图可看出是由第一个长方体和
以高: 3+7+7=17(厘米)。
2 个第三个长方体叠加搭成,所
故答案为: A。
【分析】右边图形的高 =第一个长方体的高 +第三个长方体的高 +第三个长方体的高,据此代入数据解答即可。
4.C
解析: C
【解析】 【解答】 下面物体中厚度最接近1 厘米的是食指的宽度。
故答案为: C。
5.C
解析: C
【解析】 【解答】选项A,直尺的0 刻度线没有与物体的左端对齐,测量方
法错误;
选项 B,直尺没有与被测物体平行放置,测量方法错误;
选项 C,测量方法正确。
故答案为: C。
【分析】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把直尺的0 刻度线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末端
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据此测量即可。
6.B
解析: B
【解析】 【解答】解:一拃大约是2 分米。
故答案为: B。
【分析】一拃就是张开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距离,一般是20 厘米左右。
7.A
解析: A
【解析】 【解答】解:测量教学楼的宽用米作单位较合适。
故答案为: A。
【分析】米是用来测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教学楼的宽比较长,所以用米做单位。
8.A
解析: A
【解析】 【解答】解:图中铅笔的长为6cm-1cm=5cm 。
故答案为: A。
【分析】左端对准1cm 刻度,右端指向6cm 处,用右端指向的刻度减去左端指向的刻度
就是铅笔的长度。
9.C
解析: C
【解析】 【解答】解: 800÷0.5=1600(步)
故答案为: C。
【分析】一步的长度大约是0.5 米,用总长度除以0.5 即可估计出走的步数。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长度单位厘米的认识,根据生活实际可知,食指的宽度大约是
1
厘米。
10.A
解析: A
【解析】 【解答】 下图中的钢笔长7-1=6 厘米。
.
故答案为: A.
【分析】观察图可知,钢笔的一端对着数字 1,另一端对着数字 7,两端之间的部分就是钢笔的长度,据此列减法算式解答 .
11.C
解析: C
故答案为: C。
【分析】求现在比原来短了多少厘米,实际就是求两次一共用去了多少厘米,把两次用去的长度相加即可。
12.C
【解析】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正确的列式是
22+48。
解析:
C
【解析】 【解答】解:根据实际情况可知,小亮
3 小时坐小汽车行了
300 千米。
故答案为:
C。
【分析】
3 小时行
300 千米,每小时行
100 千米,步行和骑自行车是不可能每小时行
100
千米的。
二、填空题
13.米;厘米;厘米;米【解析】【解答】教学楼高大约12 米;一支粉笔长大
约 7 厘米;一张书桌高大约70 厘米;衣柜高大约2 米故答案为:米;厘米;厘
米;米【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长度单位米厘米的认识
1 米=100 厘
解析: 米
;厘米;厘米;米
【解析】 【解答】教学楼高大约
12 米;一支粉笔长大约
7 厘米;
一张书桌高大约
70 厘米;衣柜高大约
2 米。
故答案为:米;厘米;厘米;米。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长度单位米、厘米的认识,
1 米 =100
厘米,根据数据大小与生活
实际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14.100;1;10;10000【解析】【解答】 10000÷ 100=100(厘米); 100 厘米
=1 米; 100000÷ 100=1000(厘米); 1000 厘米 =10 米; 100000000÷ 100=10000
解析: 100; 1; 10; 10000
【解析】 【解答】 10000÷100=100(厘米); 100 厘米 =1 米;
100000 ÷ 100=1000(厘米); 1000 厘米 =10 米;
100000000÷ 100=1000000(厘米); 1000000 厘米 =10000 米。
故答案为: 100; 1;10; 10000。
【分析】纸的厚度=纸的张数 ÷100,单位是厘米,然后把它换算为米即可。
15.3;4;2【解析】【解答】解:第一把尺子由
0 刻度量到了
3 刻度所以长:
3-0=3(厘米);第一把尺子由
0 刻度量到了
4 刻度所以长:
4-0=4(厘米);
第一把尺子由 4 刻度量到了 6 刻度所以长: 6-4=2(厘
解析: 3; 4
;2
【解析】 【解答】解:第一把尺子由0 刻度量到了3 刻度,所以长:
把尺子由0 刻度量到了4 刻度,所以长:4-0=4(厘米);第一把尺子由
度,所以长: 6-4=2(厘米)。
3-0=3(厘米);第一
4 刻度量到了6 刻
故答案为: 3; 4; 2。
【分析】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末端对准的刻度 -始端对准的刻度,据此代入数据解答即可。
16.105;80【解析】【解答】 1 米+5 厘米 =100+5=105厘米; 1 米-20 厘米 =100-20=80 厘米故答案为: 105; 80【分析】根据 1 米=100 厘米先将单位化统一然后再相加减据此解答
解析: 105; 80
【解析】 【解答】1 米 +5 厘米 =100+5=105 厘米; 1 米 -20 厘米 =100-20=80 厘米。
故答案为: 105; 80。
【分析】根据1 米=100 厘米,先将单位化统一,然后再相加减,据此解答。
17.【解析】【解答】 14-2=12(厘米)故答案为: 12【分析】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把直尺的 0 刻度线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末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
厘米据此测量即可;观察图可知图中是从刻度2 开始刻度 14 结
解析: 【解析】 【解答】
14-2=12(厘米)
故答案为:
12。
【分析】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把直尺的
0 刻度线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末端
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据此测量即可;观察图可知,图中是从刻度
2 开始,刻度
14 结
束,两个刻度相减就是这条彩条的长度,据此解答。
18.厘米;厘米;米;厘米;米【解析】【解答】一本书厚
约 8 厘米;操场长约60 米;课桌的高65 厘米;一条跳绳长
1 厘米;手掌的宽
2 米故答案为:厘
米;厘米;米;厘米;米【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长度单位的认识常见的
解析: 厘米;厘米;米;厘米
;米
【解析】 【解答】一本书厚 1 厘米;手掌的宽约 8 厘米;操场长约 60 米;课桌的高 65 厘米;一条跳绳长 2 米。
故答案为:厘米;厘米;米;厘米;米。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长度单位的认识,常见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毫米,根据数据大小与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19.1;100【解析】【解答】解: 72 米-66 米-5 米=1 米=100 厘米故答案为:
1;100【分析】先计算得出结果然后进行单位换算即可即1 米 =100 厘米
解析: 1; 100
【解析】 【解答】解: 72 米 -66 米-5 米 =1 米 =100 厘米。
故答案为: 1; 100。
【分析】先计算得出结果,然后进行单位换算即可,即1 米 =100 厘米。
20.【解析】【解答】解:线段的长度是 8-2=6(厘米)故答案为: 6【分析】画线段的起点指向 2 终点指向 8 把这两个数字相减就是这条线段的长度
故答案为: 6。
【分析】画线段的起点指向2,终点指向8,把这两个数字相减就是这条线段的长度。
三、解答题
21.
【解析】 【分析】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把直尺的0 刻度线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
体的末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据此测量即可;
量物体长度不一定从0 刻度开始,从某一刻度开始,可以两端相减来得到物体长度。
22. 解: 200 厘米 =2 米
2-1=1(米) =100 厘米
答:小明的身高是100 厘米。
【解析】 【分析】小明的身高=小明站在桌子上的高度-桌子的高度,然后进行单位换算,
1 米 =100 厘米。
23. ( 1)×,小棒长6cm。
(2) ×,木板长2m。
【解析】 【分析】观察测量物体的结果时,用较大的刻度减去较小的刻度即可;
测量物体时,也要看清楚测量的单位。
解析: 【解析】 【解答】解:线段的长度是
8-2=6(厘米)
24.
【解析】 【分析】测量时用尺子的 0 刻度对准线段的一端,尺子紧贴线段,看线段另一端对准的刻度就是线段的长度。
25. ( 1)
2)
【解析】 【分析】掌握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即可。
26. 解:估计这支铅笔9 厘米长。
【解析】 【分析】测量是由误差的,观察这几个同学测量的数据,根据测量结果判断铅笔的长度。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 长度单位单元测试当堂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二年级上册1 长度单位单元测试课后复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 长度单位单元测试课后作业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