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习题课件 第5章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3473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习题课件 第5章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3473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习题课件 第5章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3473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习题课件 第5章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34733/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习题课件 第5章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34733/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习题课件 第5章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34733/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习题课件 第5章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34733/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习题课件 第5章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34733/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习题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习题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见习题,实f<u<2f虚,习题链接,答案呈现,显微镜目,望远镜放大镜,视角增大,物体的两端,小近目镜大,显微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如果你想仔细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内部结构,应利用________(填“显微镜”或“望远镜”),此时,眼睛应对着________镜观察。
3.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植物叶片上的气孔,气孔经过物镜所成的是一个放大的__________(填“实”或“虚”)像,此时被观察的叶片到物镜的距离u与焦距f的关系是__________。最后,人眼通过目镜看到的是________(填“实”或“虚”)像。
4.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
5.(教材P103图5.5-3变式)2019年1月21日,发生了一次月全食,南、北美洲是观赏此次天文奇观的理想地点。某天文爱好者为了观察这次月全食,架设了一台天文望远镜(如图所示)。关于该天文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D.它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
6.(2019·潜江)小明同学参加了学校生物标本制作小组和天文观测兴趣小组,使用简易的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有物镜和目镜。显微镜的物镜是______透镜,望远镜的目镜是______透镜。(均填“凸”或“凹”)
7.(中考·株洲)如图表示一种光学仪器的原理,图中L1是物镜,L2是目镜。这种仪器是__________(填“望远镜”或“显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________(填“放大镜”或“投影仪”)。
【点拨】由题图可知,物镜使远处的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再把这个实像放大(正立、放大的虚像),使人眼看清很远处的物体。可见,图中反映的是望远镜的原理,其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答案】望远镜;放大镜
8.______________到人眼光心所夹的角叫视角。
9.视角的影响因素:物体本身的大小、________和人眼之间的距离。
10.下列情况下,眼睛感到最长的物体是( )A.20 m远的1.7 m高的栏杆B.40 m远的1.7 m高的人C.20 m远的1.6 m高的小树D.40 m远的1.5 m高的竹竿
【点拨】利用比较法解答。A中物体比B、C中物体视角大,B中物体比D中物体视角大,故A中物体的视角最大,眼睛感到物体最长。
11.(中考•鄂州)小明身高1.64 m,位于平面镜前3 m,像与小明的距离是________m,如果小明向镜面前进1 m,小明觉得像变大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
12.人眼能不能看清楚一个物体,物体对我们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________,但由于它离我们眼睛很________,再加上________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________了。
13.如图所示,在自制水滴显微镜的实验中:(1)应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在同一________上,且始终保持凸透镜是水平的,眼睛离凸透镜不要太近。(2)透过图中的装置应该能看到一个____________的箭头,如果箭头离小水滴的距离为1.6 cm,则小水滴的焦距最好在______________范围内。
【点拨】小水滴是显微镜的物镜,其相当于投影仪,物体应置于其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2f>1.6 cm>f,则1.6 cm>f>0.8 cm。
【答案】(1)直线 (2)倒立、放大;0.8~1.6 cm
14.(中考·常州)(教材P106T1改编)小明发现:(1)水滴可使平行光发生如图a、b所示的变化,且水滴变凸,其焦距________(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2)把写有“爱物理”字样的纸条先后放在左右两水滴下方的桌面上,小明从水滴上方看到的像如图c、d所示,这种放大功能类似于________(填“放大镜”或“投影仪”),且水滴变凸,其放大功能__________(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3)列文虎克当年也有类似发现,他制作玻璃球以观察青蛙卵。用高温火焰加热玻璃棒的一端使其熔化,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如图e所示,由此可知玻璃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如图f所示,用镊子将液态玻璃球取下并使其自然冷却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固态玻璃球。
(4)透过玻璃球观察直径为1.0 mm的青蛙卵,成的像与刻度尺比对情况如图g所示,该青蛙卵像的直径为________cm,此时该玻璃球的放大倍数为________倍。
【答案】1.00;10
15.(教材P104图5.5-4变式)小明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对眼睛视角大小的影响因素,他通过观察不同高度的树木且不断地改变眼睛与树木的距离,如图所示,得到数据如表格所示,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有:
(1)在观察相同高度的物体时,视角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有关,________越远,视角越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发现:在观察相同高度的物体(如h=4 m)时,距物体的距离越远,视角越小。
(2)观察者的眼睛与物体距离不变时,视角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__________________越大,视角越________。
【点拨】观察者的眼睛与物体距离不变(如s=8 m)时,物体的高度越小,视角越小。
(3)下列实验所用的方法与题中探究所用的方法相同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6.小明在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组织细胞时,通过调节被观察物体已经处在视野中央了,但像太小,这时他应该( )A.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位置不变B.使物镜靠近物体,目镜远离物镜一些C.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靠近物镜一些D.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远离物镜一些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凸透镜,投影仪,放大镜,照相机,本身的大小,到眼睛的距离,课后训练,显微镜,望远镜,8~16cm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示范课课件ppt,文件包含第五章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pptx、视角wmv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优质课ppt课件,文件包含55显微镜和望远镜课件-2021年八年级上册人教版pptx、55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2021年八年级上册人教版docx、55显微镜和望远镜练习原卷版-2021年八年级上册人教版docx、55显微镜和望远镜练习解析版-2021年八年级上册人教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