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第二节 海水“晒盐“图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第二节 海水“晒盐“图文ppt课件,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呈现,乙>甲=丙,丙>甲=乙,KNO3,不饱和,加溶质,氢氧化钙,蒸发结晶,NaCl,CaOH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b (2)a (3)降温
(1)c (2)b (3)不饱和 (4)A
1.【中考•成都】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A.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 gB.20 ℃时,100 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 gC.20 ℃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D.20 ℃时,将36 g氯化钠溶解于100 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2.20 ℃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15 g,1 g B物质溶解在10 g水里形成饱和溶液,50 g C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10 g C。则20 ℃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 )A.A>B>C B.C>A>BC.C>B>A D.B>A>C
3.【2020•哈尔滨】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 ℃时,甲的溶解度为70B.乙中含有少量的甲,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乙C.t2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分别降温到t1 ℃,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D.t2 ℃时,甲的溶液降温到t1 ℃,一定能得到甲的饱和溶液
【点拨】t2 ℃时,甲的溶解度为 70 g,A 不正确;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乙中含有少量的甲,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乙,B 正确;由于不知道溶液质量及溶液是否饱和,故不能比较两种溶液析出固体的多少,C 不正确;t2 ℃时,甲的溶液降温到 t1 ℃,不一定能得到甲的饱和溶液,D 不正确。
4.【中考•宿迁】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 ℃时,甲与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同B.乙中混有少量甲时,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C.甲属于易溶物质D.t2 ℃时,30 g甲能溶解于50 g水中形成80 g溶液
【点拨】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 ℃时,甲与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但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比甲小,所以乙中混有少量甲时,应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故B错误;甲物质在0 ℃时的溶解度是10 g,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20 ℃时的溶解度大于10 g,所以甲属于易溶物质,故C正确;t2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 g,所以30 g甲加入50 g水中,最多只能形成75 g溶液,故D错误。
5.【中考•滨州】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1)t1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2)t2 ℃时,乙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g。
(3)将t2 ℃时180 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析出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_g,所得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4)取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分别配制成t2 ℃时恰好饱和的溶液,所得三种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
【点拨】(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2)t2 ℃时,乙物质的溶解度为80 g。(3)t2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80 g,所以180 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水100 g,t1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5 g,所以将t2 ℃时180 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析出晶体的质量为80 g-25 g=55 g,此时所得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5 g/125 g×100%=20%。
(4)t2 ℃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最小,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取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分别配制成t2 ℃时恰好饱和的溶液,所得三种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丙>甲=乙。
6.某厂生产的魔水驰名中外。魔水内溶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打开瓶塞,魔水会自动喷出。喝了魔水后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温度有关。以下关于气体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不变B.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增大C.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D.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减小
7.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温度不变时,溶剂的量越多,溶质的溶解度越大B.搅拌可以使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增大C.t ℃时,18 g硝酸钾全部溶于水形成68 g饱和溶液,则t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8 gD.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6 g氯化钠,则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
【点拨】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溶剂质量多少无关,故A错;搅拌只能加快固体物质的溶解速率,不能改变其溶解度,故B错;溶解度是以100 g溶剂来定义的,应是100 g溶剂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故C错。
8.【改编•南京】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B.t1 ℃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5C.t2 ℃时,等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D.将等质量甲、乙的两种溶液分别由t3 ℃降温至t2 ℃,析出甲的质量一定比析出乙的质量大
【点拨】不指明温度无法比较溶解度的大小,故A错;t1 ℃时,甲的溶解度为20 g,即20 g甲溶解到100 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的质量为120 g,故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6,B错;t2 ℃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则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因此C正确;虽然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比乙大,但降温时析出晶体的质量还与溶液的质量以及降温前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有关,D中没有指明t3 ℃时溶液是否饱和,故无法比较析出晶体的质量大小,因此D错。
9.【中考•安徽】压强为101 kPa下,硝酸钾和氨气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20 ℃时, 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1.6%C.60 ℃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30 ℃,有晶体析出D.NH3的溶解度与压强大小无关
【点拨】据表可知,氨气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A错误;20 ℃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1.6 g/131.6 g×100%, B错误;60 ℃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30 ℃,溶解度减小,有晶体析出,C正确;NH3是气体,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大小有关,D错误。
10.下表是硝酸钾、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1)从表中数据分析,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物质是________,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曲线的交点在________(填字母)。A.20~30 ℃ B.30~40 ℃ C.40~50 ℃
(2)20 ℃时,将50 g硝酸钾与100 g水混合,充分搅拌后静置,得到的溶液质量为________g,若将温度升高到40 ℃,所得溶液是硝酸钾的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保持温度为20 ℃,将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020•大庆】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阴影区域中,A、C均处于不饱和状态B.除去B固体中含有的少量A杂质,可采用配成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提纯BC.将A和B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为A>BD.t1℃时,将50 g固体A加入到200 g水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16.7%
【方法规律】本题采用图像分析法解答。阴影区域在 A、C 溶解度曲线的上方,故 A、C 均处于饱和状态,A 不正确;A 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B 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除去 B 固体中含有的少量 A 杂质,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 B,B 不正确;不知道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比较析出晶体质量的大小,C 不正确;t1℃时 A 的溶解度是 20 g,将 50 g 固体 A 加入到200 g 水中,最多能够溶解 40 g,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g/200 g+40 g×100%≈16.7%,D正确。
12.【中考•青岛】t1 ℃时,将a、b两种固体各18 g,分别加入到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升温到t2 ℃时,现象如图乙所示,a、b两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所示。
请填空:(1)从t1 ℃到t2 ℃的变化过程中,一直处于饱和状态的是________(填“a”或“b”)的溶液。
(2)图丙中曲线M表示的是________(填“a”或“b”)的溶解度曲线。(3)若a中混有少量的b,可采用________结晶的方法提纯a。
【点拨】(1)由图分析可知,从t1 ℃到t2 ℃的变化过程中,烧杯中一直有固体b剩余,故一直处于饱和状态的是b的溶液。(2)由图分析可知,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图丙中曲线M表示的是a的溶解度曲线。(3)由于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若a中混有少量的b,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13.【中考•东营】夏季,鱼虾养殖池内常设置一些水泵,把水喷向空中,从化学角度分析,喷水的目的是( ) A.降低养殖池内水的温度B.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便于氧气溶解C.增加观赏性D.便于太阳照射,杀灭水中的病菌
【点拨】把水喷向空中,增大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溶于水中的氧气量增加,故B正确。
14.【2020•达州】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a、c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方法都可以是降温结晶B.t1 ℃时,a、c两种物质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在t2 ℃时,将30 g a物质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为80 gD.t2 ℃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点拨】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降温后没有晶体析出,A错误;没有指明是否为饱和溶液,t1 ℃时,a、c两种物质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B错误;在t2 ℃时,a的溶解度是50 g,因此将30 g a物质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为25 g+50 g=75 g,C错误;t2 ℃时,溶解度a>b>c,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D正确。
15.【中考•聊城】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________。(2)t2 ℃时,物质a的溶解度与物质________的相等。
(3)t3 ℃时,把80 g物质a加入到200 g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的是_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t3 ℃时,将等质量a和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A.a>b B.a=bC.a<b D.不能确定
16.【中考•泰安】t1 ℃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 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杯①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烧杯①中的溶液是硝酸钾溶液C.若烧杯②的溶液升温到t2 ℃时,烧杯底部还有部分物质不溶解D.若将烧杯①和烧杯②的溶液都升温到t2 ℃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点拨】t1 ℃时,烧杯①中物质的溶解度大于②中,所以烧杯①中的溶液是氯化钾溶液;t2 ℃时,两烧杯中的物质全部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D正确。
17.【中考•东营】图1是三种常见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由图1可知,3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________g。(2)图1所示三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填名称)。
(3)若氯化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硝酸钾,提纯氯化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4)现有40 ℃时等质量的硝酸钾、氯化钠饱和溶液,加热蒸发等质量的水后恢复至40 ℃,剩余溶液的质量大小关系为硝酸钾________(填“>”“=”或“<”)氯化钠。
(5)若a、b、c分别代表上述三种物质,图2是在室温下,烧杯中a物质的溶液、试管①中b物质的溶液和试管②中c物质的溶液的状态,当从室温升至60 ℃时,发现烧杯中a物质没有明显变化,试管①中b物质全部溶解,试管②中有c物质析出,写出a、b、c三种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点拨】(1)由图1可知,3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45 g。(2)图1所示三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氢氧化钙。(3)若氯化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硝酸钾,提纯氯化钠的方法是蒸发结晶,因为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影响很小。(4)加热蒸发等质量的水后恢复至40 ℃,剩余溶液的质量大小关系为硝酸钾小于氯化钠,因为硝酸钾溶液析出的固体多。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评课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呈现,见习题,置换反应,FeCl2,FeSO4,答案C,答案B,ZnNO32,CuNO32,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课题2 溶解度教案配套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呈现,见习题,饱和状态,“g”,KNO3,NaCl,CaOH2,大于10g,小于001g,溶解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科粤版九年级下册8.2 常见的酸和碱评课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呈现,见习题,答案C,答案D,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浓盐酸,澄清石灰水,CuO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