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8.2 常见的酸和碱教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九年级下册8.2 常见的酸和碱教课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呈现,见习题,答案A,稀盐酸,气球胀大,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答案B,答案C,H2O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中考•苏州】下列有关熟石灰的说法错误的是( )A.熟石灰又称消石灰B.熟石灰可由生石灰与水反应而制得C.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熟石灰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2.固体氢氧化钠需要密封保存,其原因是( )A.易吸收水分潮解B.有强烈的腐蚀性C.易与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D.易吸收水分潮解,易与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3.【中考•广州】下列有关氢氧化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钾固体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 B.氢氧化钾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C.氢氧化钾溶液与氧化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D.2 mL氢氧化钾溶液与1 mL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点拨】点拨:氢氧化钾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A正确。氢氧化钾溶液显碱性,能使石蕊溶液变蓝色,B错误。碱不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氢氧化钾溶液与氧化铜不反应,无明显变化,C错误。由于无法确定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无法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D错误。
4.【中考•滨州】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因为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加的是(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氢氧化钠 D.石灰石
5.【中考•金华】研究氢氧化钠性质实验中的部分实验及现象记录如下,其中现象不合理的是( )
6.(1)氢氧化钠应________保存,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写出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上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以减少空气污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熟石灰是常见的碱,在生产中有很多用途。 ①由生石灰制取熟石灰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OH易吸收空气中的H2O和CO2
②用石灰砂浆抹墙,墙面逐渐变得坚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除上述用途外,再举出一个应用熟石灰的实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长期存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会形成一层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洗涤该试剂瓶时应用________,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良酸性土壤(合理即可)
7.为探究CO2和NaOH溶液确实能发生化学反应,小红和她的兴趣小组小伙伴设计出了如图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装置中出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 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锥形瓶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气球胀大
【点拨】该装置中出现的实验现象为气球胀大,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锥形瓶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气球胀大。
(2)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同学质疑小红的实验设计,该同学质疑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 (2)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3)某同学质疑小红的实验设计,该同学质疑的依据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8.如图所示,将密闭的相互连通的装置放在天平上,调节天平使之平衡。经过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指针偏左,食盐水一定变稀,烧碱潮解B.指针偏右,食盐水一定饱和,烧碱潮解C.指针偏左,食盐水一定变浓,烧碱潮解D.指针偏右,食盐水一定变浓,烧碱潮解
9.氢氧化铯是一种可溶性碱,其化学式为CsOH,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CsOH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B.无色酚酞溶液遇CsOH溶液不变色C.CsOH溶液中含有OH- D.CsOH与CO 2反应生成Cs 2 CO 3和H 2 O
【点拨】本题采用信息迁移法解答。由氢氧化铯是一种可溶性碱可以推知,它的溶液中含有OH- ,具有与氢氧化钠等可溶性碱相似的化学性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能与CO 2反应生成Cs 2 CO 3和H 2 O。
10.【中考•成都】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 溶液的物质是( ) A.盐酸 B.酚酞溶液 C.CO 2 D.FeCl 3溶液
【点拨】由于Ca(OH) 2与NaOH的阴离子相同,要区别它们必须从阳离子入手,而Ca 2 +一般通过转化为CaCO 3来检验,因此可以用二氧化碳气体区别二者。
11.【中考•滨州改编】某同学用图1总结NaOH的四类化学性质(即NaOH能够与四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为验证性质①,该同学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NaOH溶液 中,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__________。 (2)性质②的反应为中和反应,试写出NaOH与盐酸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学习“NaOH化学性质”时学生设计了A、B、C、D四种方案验证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并观察到明显现象。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从A、B、C、D中任选一种装置的编号,说明对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若向E装置浓NaOH溶液中缓慢通入少量CO 2气体也能证明CO 2和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则在a、b中可能观察到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倒吸进圆底烧瓶中;b中的浓氢氧化钠溶液进入a瓶中
12.【中考•重庆B】某课外活动中,学生利用如图所示的杠杆完 成探究实验,杠杆已调至平衡。(1)实验1中,较长时间后,左边铁粉布包下降,是因为铁粉与______________发生了反应。将铁粉换成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填序号),杠杆也会出现相似现象。A.NaCl B.NaOH C.CaO
(2)实验2中,通入CO 2一段时间,右边乒乓球______(填“上升”或“下降”)。再往集气瓶中滴入足量NaOH溶液,杠杆重新平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在科学拓展课中,甲同学向两个充满CO 2气体的塑料瓶中分别加入NaOH溶液和Ca(OH) 2溶液(如图所示),迅速盖紧瓶盖后充分振荡,结果发现两个塑料瓶都变瘪。他认为据此实验现象,可以判定NaOH和Ca(OH) 2均能与CO 2发生反应。(1)乙同学认为上述判定方法还存在不严密之处,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 2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
(2)丙同学根据B瓶中出现的浑浊现象,判定Ca(OH) 2与CO 2发生了反应,提出了可以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的角度去判断。那么,若要判定NaOH和CO 2发生了反应,在排除了(1)中的干扰因素后,接下来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取A瓶中适量液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下册8.2 常见的酸和碱教课内容课件ppt,文件包含823常见的碱ppt、氢氧化钠性质实验rm、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和潮解asf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8.2 常见的酸和碱教课ppt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呈现,稀盐酸,CaOH2,O2和H2O,CuSO4,氯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气球膨胀变大,产生气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下册8.1 溶液的酸碱性教学演示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呈现,见习题,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