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1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1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呈现,固体潮解,试管发烫,温度升高,CaOH2,OH-,有气泡产生,氢氧化钠,Na2CO3,试管外壁发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有关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中,三者皆指同一物质的是( )A.氧化钙、消石灰、CaO B.氯化氢、盐酸、 HClC.碳酸钙、熟石灰、CaCO3 D.氢氧化钠、烧碱、NaOH
2.【中考•常州】下列物质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减小的是( )A.NaCl溶液 B.NaOH溶液C.浓盐酸 D.石灰水
3.取一些固体NaOH于表面皿中,露置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___________。将一些NaOH固体放入试管中,加水振荡,触摸试管外壁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玻璃棒蘸取一滴稀溶液沾在手指上,有__________感,立即用水将手指冲洗干净,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钠溶液具有腐蚀性
4.【中考•聊城】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 )A.都能与指示剂作用B.溶液中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C.都能解离出金属阳离子D.都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5.【中考•金华】探究氢氧化钠性质实验中的部分实验及现象记录如下,其中现象不合理的是( )
6. 下列属于消石灰的用途的是( )①改良酸性土壤;②制取氢氧化钠;③用于砌砖、抹墙;④用于肥皂、石油等工业;⑤配制农药波尔多液。A.①② B.③④⑤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7.【2020•潍坊改编】某同学总结的Ca(OH)2的化学性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一定是碳酸盐B.Ca(OH)2俗称消石灰C.反应③可用于检验某种温室气体D.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由紫色变为蓝色
8.下列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NaOH+HCl===NaCl+H2OB.CaCO3+2HCl===CaCl2+CO2↑+H2OC.Na2CO3+Ca(OH)2===CaCO3↓+2NaOHD.CO2+2NaOH===Na2CO3+H2O
【点拨】复分解反应必须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
9.【中考•广安】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因发生化学反应使质量增加的是( )A.浓硫酸 B.氯化钠C.烧碱 D.浓盐酸
【点拨】浓硫酸敞口放置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质量增加,但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氯化钠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不会发生改变;浓盐酸有挥发性,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变小;氢氧化钠敞口放置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而质量增加,同时生成碳酸钠而变质。
10.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是常见的碱,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具有腐蚀性B.都能用来检验二氧化碳C.可用无色酚酞试液来区分它们D.都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点拨】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有腐蚀性,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但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不能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因此不能用酚酞试液鉴别二者;氢氧化钙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而氢氧化钠不能。
11.氢氧化铯是一种可溶性碱,其化学式为CsOH,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CsOH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B.无色酚酞试液遇CsOH溶液不变色C.CsOH溶液中含有OH-D.CsOH与CO2反应生成Cs2CO3和H2O
【方法规律】本题采用信息迁移法解答。由氢氧化铯是一种可溶性碱可以推知,它的溶液中含有OH-,具有与氢氧化钠等可溶性碱相似的化学性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能与CO2反应生成Cs2CO3和H2O。
12.【中考•长春】分析下列反应,回答有关问题:①2KOH+CO2===K2CO3+H2O;②2NaOH+CO2===Na2CO3+H2O;③Ca(OH)2+CO2===CaCO3↓+H2O。(1)由上述反应可知,碱与二氧化碳反应的规律是都生成________和水。
(2)根据上述规律,写出Ba(OH)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CO2鉴别NaOH和Ca(OH)2两种溶液时,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____________溶液。
Ba(OH)2+CO2===BaCO3↓+H2O
【方法规律】本题采用归纳法解答。由题中列举的三个化学方程式可以归纳出:可溶性碱能与CO2反应生成对应的碳酸盐和水,因此可以写出Ba(OH)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CO2===BaCO3↓+H2O;比较方程式还可以发现,NaOH、KOH溶液与CO2反应时无明显现象,而Ca(OH)2溶液与CO2反应时有白色沉淀产生,因此可以用CO2气体鉴别NaOH与Ca(OH)2两种溶液。
13.小明为了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点拨】由于Ca(OH)2与NaOH的阴离子相同,要区别它们必须从阳离子入手,而Ca2+一般是通过转化为CaCO3来检验,因此可以用二氧化碳气体或碳酸钠溶液等区别二者。
14.【中考•德州】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为验证CO2与NaOH能够发生反应,某同学按图组装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
(1)有时药品滴加顺序会影响实验现象,如果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先膨胀,后变瘪”,则加入试剂的顺序应该是________(填序号)。A.先加入盐酸,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B.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盐酸
(2)请解释气球“先膨胀”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气球“后变瘪”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导致瓶内气压减小
Na2CO3+2HCl===2NaCl+H2O+CO2↑
15.下列各组气体中均能用氢氧化钠来干燥的是( )A.氢气 二氧化硫 B.氧气 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 氮气 D.氮气 氧气
【方法规律】本题采用性质分析法解答。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可以用作干燥剂,由于氢氧化钠显碱性,能与酸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因此不能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酸性气体,如CO2、SO2、HCl等。
16.【中考•苏州】下列除去杂质(括号内物质)选用的试剂错误的是( )A.CO2气体(H2O)→生石灰B.C粉(CuO) →稀盐酸C.NaOH溶液(Na2CO3)→氢氧化钙溶液D.CO气体(CO2) →氢氧化钠溶液
【点拨】A中生石灰既可以与水反应,又能与CO2反应,故不能用生石灰干燥CO2;B中的稀盐酸能与CuO反应形成CuCl2溶液,而不能与炭粉反应,因此可以用稀盐酸除去炭粉中的CuO;C中的氢氧化钙溶液能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CaCO3沉淀和NaOH,故能用Ca(OH)2溶液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Na2CO3;D中NaOH溶液能与CO2反应,不能与CO反应,故能用NaOH溶液除去CO中混有的CO2。
17.【中考•烟台】实验室许多药品都需密封保存,下列对药品密封保存原因的解释,错误的是( )A.浓盐酸——防止挥发B.NaOH溶液——防止与CO2反应C.浓硫酸——防止吸水D.生石灰——防止与氧气反应
【方法规律】本题采用性质决定保存方法的思想解答。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故需要密封保存;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故也要密封保存;浓硫酸需要密封保存,是因为它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生石灰需要密封保存,是因为生石灰能与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等发生反应。
18.【中考•茂名】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请结合小明同学对碱的四点化学性质的归纳图完成下列问题。(箭头上方的物质是指与碱反应的物质)(1)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________。
(2)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氢氧化钠必须________保存。
2NaOH+CO2===Na2CO3+H2O
(3)请帮小明补充完整性质4箭头上方的反应物是________(填“酸”“碱”或“盐”)。(4)碱溶液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填化学符号)。
19.【中考•重庆】某同学为了制作“叶脉书签”,用A、B两种固体(一种是盐,另一种是碱)配制了浸泡树叶的混合溶液,A、B的溶液以及它们的混合溶液存在如下关系:
(1)反应③中的白色沉淀是CaCO3,则反应①中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的名称是___________;B的化学式可以是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OH+CuSO4===Cu(OH)2↓+Na2SO4
【方法规律】本题采用切入法解答,切入点为特殊实验现象及物质间的反应关系。首先分析反应①,A、B溶液混合后加适量稀盐酸,得到的溶液只有NaCl溶液,说明A、B溶液中的阳离子都为Na+;再分析反应②,A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蓝色沉淀应为Cu(OH)2,说明A溶液中的阴离子为OH-,则A为NaOH溶液,属于碱溶液,则B应为盐溶液;再分析反应③,B溶液与Ca(OH)2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为CaCO3,说明B溶液可能为Na2CO3溶液。
20.在化学兴趣小组活动中,小山把一个标有“生石灰 干燥剂”的小纸袋带到学校进行实验。干燥剂是否变质?小山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帮他完成实验报告。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1)既然干燥剂中已有Ca(OH)2,小山又猜想还可能有另一种物质生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小山的猜想(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2+Ca(OH)2===CaCO3+H2O
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证明固体中含有碳酸钙
(2)小西认为步骤②不严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中氧化钙溶于水也会生成氢氧化钙,使酚酞变红
21.【中考•十堰】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图示装置(KI、K2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及步骤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实验步骤】实验Ⅰ:沿分液漏斗将一定量NaOH溶液注入A中,关闭漏斗活塞。实验Ⅱ:打开KI,观察到B中部分溶液倒吸入A中,待停止倒吸。实验Ⅲ:打开K2,观察到C中溶液分别倒吸入A、B中,轻轻振荡,直到液面稳定。
【思考与交流】(1)B中滴有酚酞的Ca(OH)2溶液呈红色,说明Ca(OH)2溶液的pH________(填“<”“>”或“=”)7。
(2)实验Ⅰ中在A装置的锥形瓶内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根据实验Ⅰ和Ⅱ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CO2和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3)实验Ⅲ,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OH)2+2HCl===CaCl2+2H2O
(4)实验Ⅲ,C中溶液倒吸入A装置的锥形瓶内,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经分析,瓶中混合物一定含有水、氯化钠和酚酞,可能含有碳酸钙。为进一步确定溶液中还可能含有哪些溶质,提出以下猜想:(已知: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猜想一:CaCl2:猜想二:________。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复习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第10节常见的碱教学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苛性钠,熟石灰,消石灰,干燥剂,酸性土壤,腐蚀性,用大量的水冲洗,CaOH2,CaO,金属离子或NH+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课文课件ppt,文件包含1第3课时常见的碱及碱的性质pptx、1013-1氢氧化钠的潮解mp4、1013-2氢氧化钙的水溶性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1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图文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呈现,见习题,答案C,AgNO3,CuO合理即可,答案B,分解反应,NaCl,复分解反应,生产玻璃合理即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