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第九单元 溶液综合与测试习题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九单元 溶液综合与测试习题ppt课件,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呈现,1C2D,CBA,~40℃,有晶体析出,氯化钠,玻璃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19·兰州】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食盐水倒出一半后浓度降低B.果粒橙属于溶液C.升温会降低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D.蔗糖可以无限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点拨】溶液具有均一性,将食盐水倒出一半后,浓度不变,A错误;果粒橙是悬浊液,不是溶液,B错误;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正确;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中只能溶解一定量的蔗糖,D错误。
2.【中考·甘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氯化钠和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都不变 C.喝汽水会打嗝说明气体溶解度与温度有关 D.洗涤剂除油污是因为水溶解了油污
【点拨】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为溶液,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A错误;NaCl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基本不变,NaOH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B错误;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因此喝汽水时会打嗝,C正确;洗涤剂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的乳化作用,D错误。
3.【2020·邵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稀释浓硫酸时,会放出大量的热C.降低温度,不饱和溶液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D.实验室利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是计算、量取
4.【中考·成都】根据图示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钠溶液不能溶解其他溶质B.20 mL水中溶解氯化钠的最大质量是定值C.加热后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变大D.加热后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点拨】氯化钠溶液中能溶解其他溶质,A不正确;一定温度下,20 mL水中溶解氯化钠的最大质量是定值,B错误;加热后,硝酸钾固体溶解,溶质质量增大,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所得的溶液可能刚好达到饱和状态,C正确,D错误。
5.【2019·金华】甲是60 ℃的蔗糖溶液,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丙和丁一定是饱和溶液C.乙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甲大D.甲和丙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
【点拨】甲恒温蒸发溶剂后无晶体析出,则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甲大,A、C正确;丙中有晶体析出,为饱和溶液,B正确;甲、丙中溶液的温度,溶质、溶剂量均不同,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D错误。
6.【2019·河北】常温下,对100 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图所示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实验2后,乙中比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大 C.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D.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点拨】温度不变,NaCl的溶解度不变,B错。
7.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冷却或加入硝酸钾固体都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 B.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D.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大
【点拨】改变温度、溶质和溶剂的量可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降温和加溶质可使KNO3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A正确;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时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如改变温度使其恰好饱和),也可能增大(如通过恒温蒸发溶剂,加溶质的方法),B错误;同温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C错误;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时,溶液质量可能不变(如改变温度),也可能增大(如加溶剂),D错误。
8.【中考·北京】已知:20 ℃时,NaCl和Na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6 g和88 g。
(1)①~⑤所得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②⑤ D.④⑤(2)下列关于①~⑤所得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①<② B.溶液质量:②<④ C.溶质质量分数:①=③ D.⑤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9∶10
【点拨】20 ℃时NaCl、Na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6 g、88 g,则20 ℃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36 gNaCl、88 gNaNO3,则①为NaCl的不饱和溶液,②为其饱和溶液;③④为NaNO3的不饱和溶液,⑤为其饱和溶液(溶质为88 g),其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88∶100=22∶25。
9.【中考·上海】如图所示,在分别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放入KNO3充分溶解,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混合后为t1 ℃的不饱和溶液B.乙升温至t2 ℃,溶液质量增加C.乙、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D.丙降温至t1 ℃,有晶体析出
【点拨】由题意可知,甲、乙混合后,即是t1 ℃时200 g水中加入130 g KNO3(t1 ℃时KNO3的溶解度为60 g),得到的是饱和溶液,A错误;乙恰好饱和,升温后溶液质量不变,B错误;丙为t2 ℃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恰好饱和,无晶体析出,D错误。
10.【2019·福建】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0~60 ℃,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60 ℃时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有晶体析出C.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 g KNO3D.60 ℃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0%的KNO3溶液
11.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 ℃时等质量甲、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C.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 ℃降温至t1 ℃,析出晶体甲比乙多 D.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与图中的甲相似
12.【2019·江西】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1)t1℃时,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_____(填“>”“<”或“=”)乙。(2)t2℃时,配制180 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需称量甲的质量为______g。
(3)由图2推测硝酸钾是图1中的______物质。(4)图2“某一步操作”前后的溶液状态变化过程可以在图1中表示为______(填序号)。A.b点→a点 B.c点→a点C.b点→c点 D.c点→d点
【点拨】由题意可知t2 ℃时KNO3的溶解度大于60 g,与甲相符;②→③溶液由不饱和变成饱和且溶液质量不变(即不蒸发溶剂,不加入溶质),只能采用降温的方法,即c点→a点。
13.【2019·天津】溶液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1)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①t1 ℃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②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________;③t2 ℃时,完全溶解a g A物质,最少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___g;
④t2 ℃时,相同质量的A、B饱和溶液中,A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水的质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水的质量。(2)实验室欲除去粗盐样品中含有的不溶性泥沙,在过滤操作中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和用品有:烧杯、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________和滤纸。
14.【2019·遵义】某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M、N两点分别表示该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两种溶液,当条件改变时,溶液的状态在图中对应的点的位置可能随之变化,请回答:(1)M点表示该物质在t2 ℃的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将M点所示的溶液变到N点所示的溶液,可以将M点的溶液降温至t1 ℃,过滤除去析出的晶体后,再将溶液升温至______℃。
(3)t2 ℃时,若M点所示溶液的质量为70 g,则其中含溶质________g,再将该溶液降温到t1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4)当恒温蒸发溶剂时,M、N两点的位置变化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M、N点均不动 B.M、N点均垂直上移 C.M点沿曲线下移;N点垂直上移 D.M点不动;N点垂直上移至曲线后不再变动
【点拨】(1)由图可知,M点表示的是该物质在t2 ℃的饱和溶液,N点表示t3 ℃的不饱和溶液;(2)将M点所示溶液降温至t1 ℃析出晶体,过滤后,再将溶液升温至t3 ℃,即可到达N点;
15.【中考·安顺】根据表中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随温度升高,Ca(OH)2溶解度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根据上表推断硝酸钾与氯化钠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范围是____________。
(3)取KNO3、NaCl两种固体各36 g分别放入20 ℃时的100 g水中充分溶解,20 ℃时存在如图1所示的实验现象,烧杯b中溶解的物质是________;烧杯a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结果精确到1%),若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4)如图2所示,若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铵固体并使之充分溶解,在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16.【中考·福建】欲配制10.0%的NaCl溶液50 g,部分操作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17.【中考·滨州】小芳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没有按照正确的操作规程称量氯化钠、量取水(图示为小芳操作时的读数,其他操作都正确)。小芳实际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水的密度为1 g/cm3)约为( ) A.12.4% B.17.2% C.16.9% D.12.5%
18.【2019·营口】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的一些仪器。(1)根据以下实验要求,选择图中合适仪器,将对应的字母填在相应的横线上。①用固体氯化钠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__________;②过滤粗盐水________。
(2)除了图中的仪器,(1)中的①、②两个实验都还要用到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3)若(1)中的①实验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或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其他答案合理亦可)
19.【2019·兰州】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过程中固体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请计算:(1)反应结束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g。(2)冷却至室温,将剩余的固体溶解在85.1 g水中,充分溶解后过滤,计算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向147 g稀硫酸中加入锌粉(仅含不溶于酸的杂质),所加锌粉的质量与产生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1)锌粉中锌的质量分数。(2)原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习题课件ppt,共5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呈现,钛及其合金,Al2O3,纯铜片,SO2,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高,ZnNO32,FeNO32,Ag和Fe,A>B>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综合与测试习题ppt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呈现,HNO3,作保护气合理即可,H2SO4,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OH-,氢氧化钠,HCl,产生蓝色沉淀,氢氧化钠溶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综合与测试习题课件ppt,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呈现,KCl,NH4Cl,磷矿粉,NaHCO3,CaCO3,②①③④,较多量固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