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下册第七章 溶液综合与测试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下册第七章 溶液综合与测试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呈现,硫酸铈,硝酸钠,降温结晶,玻璃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中考·成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质都是固体B.乳化能增强乳浊液的稳定性C.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D.搅拌可增大物质的溶解度
2.【中考·黄石】在蒸馏水中加入NaOH颗粒,不断搅拌,用温度传感器记录溶解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a、c两点观察到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完全消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OH固体溶于水是放热过程B.a、c两点时,NaOH的溶解度相等C.b点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c点时的溶剂质量等于a点时的溶剂质量
【点拨】由图可知:NaOH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说明NaOH固体溶于水时放热,A正确;a、c两点的温度相同,NaOH的溶解度相等,B正确;b点时NaOH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C错误;整个溶解过程中溶剂质量不变,D正确。
3.【2020·苏州改编】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B.饱和溶液降温后都有溶质结晶析出C.碘酒溶液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D.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
【点拨】溶液一定是均一、透明的,不一定是无色的,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A错误;若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则降温不一定有溶质结晶析出,B错误;碘酒溶液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C正确;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D错误。
4.【中考·贵港】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B.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C.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大D.饱和溶液恒温蒸发部分溶剂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不变
【点拨】不饱和溶液转化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增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和改变温度,前两者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后者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A项错误;只有在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故B项错误;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一般有:增加溶剂、改变温度两种方法,如果是增加溶剂,则溶液的质量增大,如果是改变温度,则溶液的质量不变,故C项错误;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溶剂后,这部分溶剂中溶解的溶质会结晶出来,所得溶液仍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D项正确。
5.【中考·河北】常温下,对100 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实验2后,乙中比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大C.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D.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6.【中考·北京】已知:20 ℃时,NaCl和Na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6 g和88 g。(1)①~⑤所得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②⑤ D.④⑤
(2)下列关于①~⑤所得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质质量:①<② B.溶液质量:②<④C.溶质质量分数:①=③ D.⑤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9∶10
【点拨】20 ℃时NaCl、Na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6 g、88 g,则20 ℃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36 gNaCl、88 g NaNO3,则①为NaCl的不饱和溶液,②为其饱和溶液;③④为NaNO3的不饱和溶液,⑤为其饱和溶液(溶质为88 g),其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88 : 100=22 : 25。
7.【2020·丽水】现有编号为①、②、③的三个烧杯中均分别盛有100 g水,20 ℃时向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36 g、56 g、76 g的同种物质,充分溶解,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中所得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②③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若②中溶液升温到30 ℃,溶液的质量一定不变D.若③中溶液恒温蒸发,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点拨】①中可能是饱和溶液,A错误;②③溶液是相同温度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B正确;烧杯②中溶液升温至30 ℃,若固体继续溶解,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若有更多固体析出,溶液的质量变小,C错误;恒温蒸发溶剂,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D错误。
8.【中考·内江】过氧化氢(H2O2)既是工业上重要的氧化剂,又是常用的医药消毒剂。(1)H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价,其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2)某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 : 4,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100 g该溶液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 g。(精确到0.1 g)
9.【中考·青岛】过氧乙酸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现有一种过氧乙酸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15%。请填空:(1)100 g该溶液中含溶质________g。(2)向100 g该溶液中加入200 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3)将100 g该溶液与100 g 5%的过氧乙酸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10.【中考·威海】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与乳化作用相比,溶解能使物质混合得更均匀B.20 ℃时,50 g水中溶解了15 g的硝酸钾,则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0 gC.一定温度下,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不随水的质量的改变而改变D.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部分水后,剩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11.【中考·安徽】压强为101 kPa下,硝酸钾和氨气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20 ℃时, 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1.6%C.60 ℃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30 ℃,有晶体析出D.NH3的溶解度与压强大小无关
12.【2020·大庆】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阴影区域中,A、C均处于不饱和状态B.除去B固体中含有的少量A杂质,可采用配成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提纯BC.将A和B的饱和溶液从t2 ℃降到t1 ℃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为A>BD.t1 ℃时,将50 g固体A加入到200 g水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16.7%
13.【中考·成都】根据图示实验、部分记录和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法判断a中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B.c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3.3%C.b中溶液在加热过程中始终为饱和溶液D.常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获得氯化钠晶体
【点拨】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 g,100 ℃时NaCl的溶解度约为40 g。20 ℃时20 g水中最多能溶解7.2 g NaCl,100 ℃时20 g水中最多能溶解8 g NaCl,因此a为不饱和溶液,b、c均为饱和溶液(c中固体未完全溶解),c中溶质质量分数小于33.3%,b在加热过程中始终为饱和溶液,A、B错误,C正确;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很小,应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获得NaCl晶体,D错误。
14.【中考·广东】如图所示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________;30 ℃时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_。(2)80 ℃时硝酸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使硝酸钠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3)某硝酸钾固体中混有少量硫酸铈杂质,分离提纯硝酸钾的操作是:配成高温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
15.【中考·贵港】已知甲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按下图所示步骤进行操作:(1)甲属于________(填“易”或“可”)溶性物质,它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
(2)在A~E的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是________。 (3)要使E中未溶的甲物质全部溶解,至少需要加入30 ℃的水________ g。
【点拨】(1)从表中的数据可知,20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18 g,大于10 g,故为易溶性物质,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20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18 g,100 g的水中加入18 g该物质,溶液恰好饱和,再继续加入18 g甲固体,甲固体不再溶解,故A、B溶液为饱和溶液,且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升温到40 ℃时,甲的溶解度为56 g,则C溶液不饱和;再加入18 g甲,此时溶质共有54 g,小于56 g,故D溶液不饱和;降温到 30 ℃,溶解度为36 g,故溶液饱和,析出18 g甲固体。(3)30 ℃时将18 g甲完全溶解,还需要加入30 ℃的50 g水。
16.【2020·菏泽】在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17.【中考·营口】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一些仪器示意图。(1)根据以下实验要求,选择图中合适仪器,将对应的字母填在相应的横线上。①用固体氯化钠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________; ②过滤粗盐水:________。
(2)除了图中的仪器,(1)中的①、②两个实验都还要用到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 (填仪器名称)。(3)若(1)中的①实验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条即可)。
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合理即可)
18.【中考·菏泽】学习了金属的有关知识后,同学们知道了如何鉴别黄金和黄铜(铜锌合金,人称“愚人金”),为进一步定量分析黄铜的成分,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称量黄铜样品20 g放入锥形瓶中,向其中不断加入稀硫酸,生成气体质量与所加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1)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9.【中考·随州】实验中学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请根据以上信息计算:(1)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2)C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下册第六章 金属综合与测试集体备课ppt课件,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呈现,P2O5PPH3,由高到低,由大到小,生铁青铜钛合金,由先到后,银铁铜,由强到弱,延展性,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九年级下册第八章 常见的酸、碱、盐综合与测试图文课件ppt,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呈现,紫色石蕊,不能供给呼吸,Na2CO3,复分解,溶液变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下册第九章 现代生活与化学综合与测试教案配套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呈现,维生素,红烧牛肉,有机物,H2O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