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教材2022届新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课时作业:6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练习

    新教材2022届新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课时作业:6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第1页
    新教材2022届新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课时作业:6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第2页
    新教材2022届新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课时作业:6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教材2022届新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课时作业:6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2届新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课时作业:6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利用焰色反应,人们在烟花中有意识地加入特定金属元素,使焰火更加绚丽多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非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均为无色
    B.Na2SO4与NaOH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
    C.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D.只有金属单质灼烧时火焰才有颜色
    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钠在反应TiCl4+4Naeq \(=====,\s\up7(高温))Ti+4NaCl中作还原剂
    B.NaOH应密封保存,以防分解变质
    C.盛放K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
    D.当足量的CO2通入饱和NaOH溶液中,会有固体析出
    3.如图表示碱金属的某些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变化关系,则下列各性质中不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A.还原性
    B.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C.熔点
    D.原子半径
    4.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
    A.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
    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C.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
    D.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
    5.将0.4gNaOH和1.06g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ml·L-1的稀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
    6.向100mL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0.2ml·L-1的盐酸,产生CO2的体积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原NaOH溶液的浓度为0.2ml·L-1
    B.通入的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mL
    C.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NaOH)n(Na2CO3)=13
    D.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NaHCO3)n(Na2CO3)=11
    7.在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生产流程的示意图如下:
    eq \x(气体A的饱和溶液)eq \(――→,\s\up7(Ⅰ),\s\d5(加入食盐))eq \x(A与食盐的饱和溶液)eq \(――→,\s\up7(Ⅱ),\s\d5(通入足量气体B))eq \x(悬浊液)eq \(――→,\s\up7(Ⅲ),\s\d5(过滤))eq \x(晶体)eq \(――→,\s\up7(Ⅳ))eq \x(纯碱)
    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气体是NH3,B气体是CO2
    B.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C.第Ⅲ步操作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
    D.第Ⅳ步操作是将晶体溶于水后加热、蒸发、结晶
    8.某实验小组通过下图所示实验探究Na2O2与水的反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②中的大量气泡主要成分是氧气
    B.③中溶液变红,说明有碱性物质生成
    C.④中现象可能是由于溶液中含有强氧化性物质造成的
    D.⑤中MnO2的主要作用是降低了水中氧气的溶解度
    9.如图所示,若锥形瓶内是水,分液漏斗内的液体也是水,向烧杯内滴加水时,发现U形管内液体慢慢右移,恢复到原温度后液面左边与右边基本相平,则烧杯内的物质是( )
    A.过氧化钠B.氧化钠
    C.钠D.钾
    10.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装置,分别在它们的侧管中装入1.06gNa2CO3和0.84gNaHCO3,试管中各有10mL相同浓度的盐酸(如图),同时将两个侧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各自的试管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装置的气球膨胀速率大
    B.若最终两气球体积相同,则一定有c(HCl)≥2ml·L-1
    C.若最终两气球体积不同,则一定有c(HCl)≤1ml·L-1
    D.最终两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相同
    11.为了测定NaCl、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取一定质量的混合物,通过测量反应前后②和③装置质量的变化,测定该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①②③中可以依次盛装碱石灰、无水CaCl2、碱石灰
    B.硬质玻璃管加热前,应关闭b,打开a,缓缓通入空气,直至a处出来的空气不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为止
    C.若将①装置换成盛放NaOH溶液的洗气瓶,则测得的NaCl含量偏大
    D.实验过程中一直通入空气,停止加热后再停止通入空气
    二、非选择题
    12.已知Na2O2可用作漂白剂和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
    (1)写出Na2O2作供氧剂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2O2有强氧化性,H2具有还原性,有同学猜想Na2O2与H2能反应。为了验证此猜想,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
    步骤1:按图组装仪器(图中夹持仪器省略),检查气密性,装入药品。
    步骤2:打开K1、K2,产生的氢气流经装有Na2O2的硬质玻璃管,一段时间后,没有任何现象;
    步骤3:……,开始加热,观察到硬质玻璃管内Na2O2开始熔化,淡黄色的粉末变成了白色固体,干燥管内硫酸铜未变蓝色;
    步骤4:反应后撤去酒精灯,待硬质玻璃管冷却后关闭K1。
    ①盛装稀盐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3在点燃C处酒精灯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设置装置D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根据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⑤该实验设计中存在明显不足之处,应该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Na2CO3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请你参与并完成对有关问题的解答。
    (1)甲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测定CO2的质量。实验时稀硫酸是与样品中的________(填“Na2CO3”或“NaCl”)发生反应,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洗气瓶c中盛装的是浓硫酸,此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用图2所示装置,取一定质量的样品(mg)和足量稀硫酸反应进行实验,完成样品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测定。
    ①实验前,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先打开活塞a,由b注入水至其下端玻璃管中形成一段水柱,再将针筒活塞向内推压,若b下端玻璃管中的________,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在实验完成时,能直接测得的数据是CO2的________(填“体积”或“质量”)。
    (3)丙同学用下图所示方法和步骤进行实验:
    ①操作Ⅰ涉及的实验名称有________、洗涤;操作Ⅱ涉及的实验名称有干燥、________。
    ②丙同学测得的样品中Na2CO3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_____。
    课时作业6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1.解析:某些非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也有颜色,如H2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单质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A项错误;焰色反应为金属元素的性质,与元素的存在形式(化合态或游离态)无关,同种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相同,Na2SO4、NaOH均含钠元素,火焰颜色均为黄色,B项正确;只有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反应时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C项错误;焰色反应是金属元素的性质,而不是单质的性质,D项错误。
    答案:B
    2.解析:因NaOH与空气中的CO2反应且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所以需密封保存。
    答案:B
    3.解析:A项,碱金属元素中,随着碱金属的核电荷数的增大,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增强,故A项不符合题意;B项,碱金属元素中,随着碱金属的核电荷数的增大,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增大,故B项不符合题意;C项,碱金属元素中,随着碱金属的核电荷数的增大,金属晶体的金属键作用力减弱,熔点逐渐降低,故C项符合题意;D项,碱金属元素中,随着碱金属的核电荷数的增大,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多,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故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C
    4.解析: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根据差量法可求出NaHCO3的质量,从而求出Na2CO3的质量分数,A不符合题意;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氯化钠,列方程组即可求出,B不符合题意;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由于逸出气体中含有H2O(g),故无法求解,C符合题意;由于二者都能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BaCO3沉淀,由Na2CO3→BaCO3、NaHCO3→BaCO3的转化关系,列方程组即可求出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D不符合题意。
    答案:C
    5.解析:滴加盐酸先发生反应OH-+H+===H2O,再发生反应COeq \\al(2-,3)+H+===HCOeq \\al(-,3),最后发生反应HCOeq \\al(-,3)+H+===CO2↑+H2O,C项正确。
    答案:C
    6.解析:A项,滴加VHCl=100mL时,CO2完全放出,溶液中溶质只有NaCl,n(NaOH)=n(HCl)=0.2ml·L-1×0.1L=0.02ml,c(NaOH)=eq \f(0.02ml,0.1L)=0.2ml·L-1,正确;B项,由图知,25mL~100mL段发生反应为H++HCOeq \\al(-,3)===H2O+CO2↑,n(CO2)=n(H+)=(100-25) mL×10-3L·mL-1×0.2ml·L-1=1.5×10-2ml,VCO2=1.5×10-2ml×22400mL·ml-1=336mL,错误;C项,由25-0

    相关试卷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6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人教版(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6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人教版(含答案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4讲钠及其重要化合物作业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4讲钠及其重要化合物作业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练6钠及其重要化合物含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练6钠及其重要化合物含答案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