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03849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03849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03849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教案 5 次下载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教案 4 次下载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教案 4 次下载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教案 7 次下载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教案 教案 4 次下载
2021学年6 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6 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共2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铺垫,探究新知,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有余数的除法
主备人
使 用 人
班 级
二( )班
时 间
第 周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内容包括体会余数的含义及利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两大部分内容。教材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具体情境,选择数目小,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例题,配以实物图,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2、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加强概念,掌握算法,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方法指导
观察操作、合作讨论交流
课时划分
课时安排:8课时
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4课时
2.解决问题…………………………………3课时
3.小小设计师………………………………1课时
课时内容
第1课时
课时内容: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教材第59、60页例1。
课时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认识余数。
2、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活动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方法
动手操作、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铺垫
1、摆一摆。用9根小棒摆三角形,可以摆几个三角形?(指名回答)
3个小或者1个大 。
2、说说你是怎样摆的?(指名回答)
9根小棒,每3根一摆,可以摆3个小三角形。
9根小棒,每9根一摆,可以摆1个大三角形。
3、列式计算(指名回答)。
摆三个小三角形:9÷3=3(个)9表示什么?3呢?
摆一个大三角形:9÷9=1(个)9表示什么?1呢?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师:儿童节到了,同学们打算在班级联欢会上摆一些果盘,他们买了一些草莓,准备每2颗草莓放一盘,现在有6颗草莓,请同学们拿出学具,用6个学具表示6颗草莓来摆一摆。(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一共可以摆几盘?有剩余吗?
生:可以摆3盘,正好摆完,没有剩余。
师:这是平均分的问题,我们可以用除法计算,怎么列式呢?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6÷2=3(盘)
师:6÷2=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6颗草莓,每2颗草莓放一盘,可以摆3盘。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师:如果不是6颗草莓,再加1颗是7颗呢?再动手摆一摆,看看能摆几盘,有没有剩余?
学生动手操作,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反馈结果:可以摆3盘,还剩1个)
师:剩下的还能再平均分吗?(不能,只剩一个不够分。)
师:平均分后还有剩余怎么办?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吗?如果可以,怎么表示呢?(小组内思考、讨论)
说明:7里面最多有3个2,这余下的1不够再分一组,这个数在数学上叫做余数。
列式:7÷2=3(盘)……1(个)
这个算式表示7颗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3盘,还剩下1个草莓。
小结: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的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表示剩余。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新知识就是“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观察比较6÷2=3和7÷2=3……1这两道算式,引导学生再次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分东西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全部分完没有剩余,另一种是分后有剩余,但不够再分,不够分剩下的部分就是除法算式中的余数。
师:想一想,什么情况下平均分的结果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表示,余数表示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1)学生独立在书上圈一圈,填一填,完成第1小题。
反馈交流:17÷2=8(组)……1(个)
23÷3=7(组)……2(个)
说说这两道算式商和余数各是多少,分别表示什么?
(2)完成第2小题。
先用学具按要求摆一摆,然后根据摆的结果填空。
展示个别学生的填空情况,说说每道题中的商和余数分别表示什么。
2、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这是一道开放题,三种装法,不同的选择会有不同的结果,根据自己的选择,圈一圈,然后填空,教师指名回答。
3、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2题。
出示题目:17个红果,平均分给3只刺猬,每只刺猬分几个?还剩几个?
学生独立思考,用小棒代替红果分一分,看看每份能分多少,是否有剩余。
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对自己和他们有什么评价?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6÷2=3(盘) 7÷2=3(盘)……1(个)
教学反思
课时内容
第2课时
课时内容: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材第61页例2。
课时目标
1、进一步巩固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理解。
2、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自己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3、使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发现并理解“余数定比除数小”。
教学难点:结合情境理解余数为什么一定比除数小。
教学方法
探究、讨论、发现、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等。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1、先摆小棒,再解答。
(1)拿出10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根?剩几根?
(2)拿出9根小棒,每4根放一堆,可以放几堆?还剩几根?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认识有余数的除法,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
习有余数除法的新知识。板书课题: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2,展示课件。
1、动手操作。
老师拿出小棒,在操作台上用这些小棒摆一个正方形需要几根小棒?(4根)
小组合作,请每位学生分别用8、9、10、11、12根小棒,每4根摆一个正方形,看看这些小棒最多能摆几个正方形。
操作完毕后,全班交流、反馈信息。
(1)如果给你8根小棒,每4根摆这样的一个正方形,最多能摆几个呢?会有剩余吗?(摆2根,没有剩余)
你能列出算式吗?8÷4=2(个)
(2))如果给你9根小棒,最多能摆几个呢?还剩几根?(摆2根,还剩1根)
师根据反馈及时板书:9÷4=2(个)……1(根)
(3)10根呢?
师根据反馈及时板书:10÷4=2(个)……2(根)
(4)11根呢?12根呢?
11÷4=2(个)……3(根)
12÷4=3(个)
为什么不是余4根,写成12÷4=2(个)……4(根)呢?
(因为4根又可以摆一个正方形了。)
2、观察发现
(1)让学生观察黑板上每道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大胆猜测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师: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呢?
生:余数小于除数。(师板书)
(2)学生验证: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拿出小棒摆一摆,看看余下的小棒根数能不能是4根、5根、6根……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得出余数不能大于或者等于除数,因为这种情况下,余下的还可以再分,直到不能再分为止,此时余数小于除数。得出余数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6 表内乘法(二)整理和复习第4课时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6 表内乘法(二)7的乘法口诀第2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6 表内乘法(二)整理和复习教案设计,共1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