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小学六年级下册《匆匆》教案

    小学六年级下册《匆匆》教案第1页
    小学六年级下册《匆匆》教案第2页
    小学六年级下册《匆匆》教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免费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8 匆匆免费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8 匆匆免费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名言导入,学习新课,初读课文,扫清障碍,整体切入,局部赏读,自主识字,指导书写,回顾知识,总结提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五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空虚、叹息、徘徊、伶伶俐俐”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朗读课文中的一连串问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
    4、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方法描写时间的流逝,能说出自己对“时间之流”的感触,仿照第三自然段,用一段话写下来。
    教学重点:
    读课文中的一连串问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方法描写时间流逝,能说出自己对“时间之流”的感触,仿照第三自然段的写法,写写时间是如何流逝的。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五个生字,理解字义,记住字形。
    2、重点学习第1、2自然段,初步感受作者抒发的情感,体会表达的好处。
    教学设计 :
    一、名言导入,学习新课。
    1、古往今来,有多少人用格言、诗文、佳作抒发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你们知道哪些感慨时间流逝的名言?
    学生自由发言、交流。比如诗句: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高尔基
    时间的 步伐有三种:未来姗姗来迟,现在像箭一样飞逝,过去永远静立不动。——席勒
    2、 朱自清匆匆的一生只走过了短暂的50年,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他的这篇《匆匆》,感受时光给予他的触动。
    板书课题
    教师提示:写:“匆”字时,最后一长点要贯穿两撇。
    4、引导学生结合课前资料介绍朱自清。
    教师小结要点:朱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的散文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典范。《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散文名篇,都以诗意盎然著称于世。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可小声跟读。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感觉难读或者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3、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4、指导学生读通难读的句子,结合语句理解生字词的含义。
    预设:
    (1)出示: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交流:“涔涔”指流汗状,“潸潸”形容泪流不止。为什么作者会“头涔涔而泪潸潸呢”(为时光流逝而感到无奈与悲伤)
    (2)出示:太阳它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交流:什么叫“挪移”?(移动)可以说汽车在马路上挪移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挪移”就是慢慢地移动的意思。教师顺带指导学生书写这个“挪”字,上下不平齐,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同样宽。
    (3)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交流:“蒸融”这个词比较难以理解,可以用组词法理解,“蒸”,就是“蒸发”“融”就是融化,合起来就是“蒸发融化”的意思。
    三、整体切入,局部赏读。
    (一)再读课文,整体入手。
    再读课文,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
    (1)找出描写时间匆匆流逝的词、句,仔细品读。
    (2)从这些词、句中你品味出了什么?在书上批注。
    (3)把你的感受和同学们交流、分享,再朗读朗读。
    教师提示:这里的“什么”既可以是品味出的情感、感悟出的道理,也可以是是你发现的文章的表达方法、修辞手法。可以把这些发现简单地写在课文旁边,也可以概括成词语或者短语写在黑板上。
    (二)局部赏读,深入体会。
    1、学习体会第一自然段。
    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用什么方法表达了时间匆匆流逝的感悟?
    2、重点句子点拨:
    (1)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这是一个排比句,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把“燕子去了还来,杨柳枯了还青,桃花谢了还开”与时间流逝进行了比较,写出了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
    (2)本段最后四个反问句,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而又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留恋。
    (3)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写下这段文字时的心情。(惋惜、后悔、茫然、痛苦或无奈)教师结合写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
    (板书:提出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4)指导背诵第一自然段。(借助排比、反问的特殊句式来背)
    3、学习体会第二自然段。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刚才理解第一自然段的方法来理解第二自然段。
    4、引导学生交流,重点点拨句子:
    (1)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个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2)对话交流:“八千个日子”有多少年?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教师点拨:朱自清出生与1898年,《匆匆》写于1922年3月28日,时年24岁,“八千多个日子”大概就是24年。作者在这里运用了新奇巧妙的比喻,把过去的日子比喻成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浩瀚的大海。日子显得那么渺小,消失得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
    (3)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读出作者惋惜、留恋、自责之情。
    (4)指导背诵。
    教师点拨:对于1、2自然段的背诵,可以借助排比、反问、比喻的特殊句式来背,还可以结合作者表达的对时光逝去的无奈的感情来背诵。
    四、自主识字,指导书写。
    回顾本文中出现的生字:挪、蒸、交流“蒸”的写法。
    五、回顾知识,总结提高。
    回顾本课学习收获,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背诵1、2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课文中的一连串问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
    2、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方法描写时间的流逝,能说出自己对“时间之流”的感触,仿照第三自然段的写法,描写时间是如何流逝的。
    教学设计:
    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检查,让学生主动争取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2、课文接下来是如何写出时间的来去匆匆和转瞬即逝,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精读课文,学习写法。
    1、指名一个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朱自清认为哪些时间是匆匆过去的?请你们把相关的词语或者语句划出来。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谁来说说,作者认为时间时浪费在做哪些事情上的?
    用“……的时候,从……的过去”引导学生来说。引导学生概括:作者认为时间是浪费在洗手、吃饭、沉默、睡觉、叹息等事情上了。
    3、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你们认为这些句子写得好吗?愿意再读读吗?请你们放声读,试着把这些句子背下来。(板书:跨过 飞去 溜去 闪过)
    4、怪不得作者说:“太阳他有脚啊,……”
    5、二十四岁的朱自清先生觉得八千多个日子都是在洗手、吃饭睡觉、叹息等等中溜去,那么你们的日子又是怎样溜走的呢?拿起你们的笔,仿照作者的写法,写写你们的日子又是怎样的来去匆匆的呢?写法点拨:(1)这段话抓住了生活中最平常最细微的实例来写,容易引起我们的共鸣。(2)动词灵活多变的运用,赋予时间以人的灵性,这样原本看不见的时间就变得具体可感了。
    6、学生自由练笔。
    例:玩耍的时候,日子从笑声里过去,看电视的时候,日子从屏幕边闪过,当我们把今天的作业留给明天的时候,日子就从我们的作业本上悄然离去。
    感悟时间,体会感情
    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具体的写出了日子是怎样的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他甘心这样度过一生吗?自由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想想作者对“时间之流”发出了些感慨?
    引导学生概括第四自然段作者“时间之流”发出的感慨。
    1、句子: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 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引导学生概括: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句子: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板书:如轻烟 如薄雾)
    引导学生概括:对没有作为的自责
    2、句子: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引导学生概括:对要有所作为的渴求。
    时光如水,来去匆匆,作者在感慨、自责之余,表达的是不甘虚掷光阴,要力求上进的决心。
    学习第五自然段。
    指名学生读: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交流:你们发现了什么?(引导思考学生从文章结构和表达方式上思考)
    教师总结:在结构上,第五自然段与第一自然段首尾呼应,让文章由问而来,由问结尾,结构完整,引人深思。在表达方式上,用问句结尾在情感上突出了作者对时光匆匆的感慨。(板书:照应开头: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拓展学习,加深感受
    1、同学们,事实真的像作者所说,他什么都没有留下吗?朱自清是我国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在清华大学当过老师,他留下的著作很多,即使这样,他还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可见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多么的严格啊!
    2、同学们,时间匆匆而过,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的日子该如何珍惜呢?让我们来感悟一下吧。让学生自由发言,畅谈学了本课后的感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气氛愈热烈愈好。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3、朱自清的散文语言优美,文字洗练,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文章。《朱自清散文选》中还有《踪迹》、《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等文章都很值得我们去读。希望你们在以后的日子里都能珍惜时间,多读好书,让我们的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

    相关教案

    小学人教部编版匆匆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匆匆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忆体验“匆匆”,理解字词入文本,体会着急和无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三单元8 匆匆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三单元8 匆匆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搜索关于时间的名言, 基础达标,自主学习,我的收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8 匆匆教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8 匆匆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读写结合,学生练笔,试答追问,延伸拓展,拓展思路,深化认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