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4练习:1.2城市化与城市环境问题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2本册综合达标测试,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训练2 城市化与城市环境问题一、选择题1.下图表示两类国家不同时期城市化进程。读图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起步晚,但城市化的进程快、水平高B.发展中国家起步晚,目前城市化速度已超过发达国家C.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目前已变慢,而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内工农业生产持续上升,城市化速度超过发达国家D.目前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减慢主要是因为城市吸收不了太多的劳动力,农业提供不出更多剩余产品维持城市人口增长的需要解析: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并且出现了逆城市化。发达国家由于城市化水平高,农村人口少,所以城市化速度降低,而并非是因为城市吸收不了太多的劳动力,农业提供不出更多剩余产品维持城市人口增长的需要;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发展不合理,其城市人口增长速度超过其经济发展现状,是畸形的城市化。答案:B读“聚落演变示意图”,完成第2~3题。2.图中村落四周演变为工业、居住混杂地带,与此相对应的是( )。 A.部分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B.人口向乡村集聚C.城市规模缩小D.工厂呈分散分布3.图中中心地带出现衰退乃至废弃的原因不包括( )。A.中心区地价较高 B.中心区环境质量下降C.市中心交通便利 D.人口、工业向郊区迁移解析:村落四周演变为工业、居住混杂地带,为城市化进程。城市中心地带出现衰退乃至废弃为逆城市化现象,与市中心地价高、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以及郊区基础设施完善、交通运输发展等有关。答案:2.A 3.C4.下列关于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始终呈低水平缓慢增长B.产业革命时期,世界城市化速度最快C.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迅速上升D.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始终低于发达国家解析:从城市起源以后的几千年里,由于生产水平低下,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不能为更多的非农业人口提供必要的生活资料。因此,工业革命前的世界城市人口和城市人口比重呈低水平缓慢增长。自1750年以后,伴随着欧美各国资本主义革命,城市化加速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发源地的英国,城市化发展最为迅速,不再是呈低水平缓慢增长,选项A的错误在于以偏概全。尽管工业革命为城市化进程推波助澜,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城市化的速度、规模、范围都达到空前的程度,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由于其在政治上的独立和经济上的发展,使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发达国家,故B、D选项不成立。答案:C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根据人口普查资料,1978~2012年,我国城市人口规模从1.9亿人增加到7.1亿人,城市化水平由17.9%上升到52.6%。预计到2050年,我国城镇人口将占总人口的61%。读“中国城市化进程图”,完成第5~6题。5.下列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起步早,发展慢,城市化水平高B.起步早,发展快,城市化水平低C.改革开放后,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D.发展快,城市化水平超过发达国家平均水平6.20世纪60~70年代我国城市化进程处于徘徊时期,其主要原因是受( )。A.自然条件制约 B.国家政策制约C.人口增长情况制约 D.历史发展制约解析:解答本组题的关键是读图和联系中国历史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后,虽然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经济有所发展,但中国城市化才刚刚起步,城市化起步晚,而且在改革开放之前经济发展速度较慢,所以城市化的速度较慢。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国家“上山下乡”政策的影响,城市化水平止步不前甚至后退。中国城市化真正的飞速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经济飞速提升的同时促进了城市的飞速发展。答案:5.C 6.B读“北京城市空间扩张的GIS图”,完成第7~8题。7.上图反映出北京城市化的标志为( )。A.城市人口数量增加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C.城市人口比重减小D.城市道路密度增加8.北京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A.城市绿化面积增加B.城市经济发展缓慢C.文物古迹普遍受到破坏D.城市交通拥堵严重解析:解答本组题的关键是读图,由图可知从1951年至2000年,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北京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在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北京市城市的政治和经济职能,导致大量人口涌入引起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答案:7.B 8.D北京出现大雨甚至暴雨天气,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十年以来最大降雨,局部地区雨量达到百年一遇标准,给北京城市居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结合右图,完成第9~10题。9.一般来说,城市市区降水强度和频率高于郊区,其原因是( )。A.城市处于城市热岛环流的高压区B.城市市区人多车多,工业发达,气温高于郊区,盛行上升气流C.城市建筑物使暖湿气流长期滞留D.城市多位于地势低洼地区,多降水10.极端灾害天气是对城市的“突发性考验”,将“城市问题”暴露无遗,“城市问题”主要表现在( )。①环境质量下降 ②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③交通堵塞 ④排水不畅 ⑤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⑥居住条件差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C.①③④⑥ D.②③⑤⑥解析:由于城市市区热源多,气温高于郊区,垂直方向盛行上升气流,与郊区之间形成一个热力环流圈,故降水较多。城市病主要是指由于人口过多导致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及地面硬化导致排水不畅等问题。答案:9.B 10.C二、综合题11.据下表分析完成下列各题。城市1990年人口数/万上海0.6万135020256.660.222.38北京1.68万11066477.040.494.22天津1.1万9167768.750.646.18 (1)上海、北京、天津三大城市中,交通堵塞现象最严重的是 ,判断依据是什么? (2)造成该城市交通堵塞最严重的原因是什么?(3)该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什么?解析: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交通堵塞现象最严重的城市应从表中的人口密度、道路密度、人均道路长度和人均道路面积上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结论。造成的原因应从城市面积与人口密度、经济发展与人口、用地规模的扩大等方面作答。该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应从建设城市新区方面考虑。答案:(1)上海 上海人口密度最大,道路密度、人均道路面积和人均道路长度最小。(2)上海面积最小而人口密度最大;上海经济发展最快,经济规模扩大迅速,由此导致人口增长和用地规模扩大最迅速。(3)建设城市新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本册综合课后作业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本册综合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本册综合综合训练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