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第一课时课后复习题
展开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各点所代表的地理含义,表示正确的是( )
A.F—北半球秋分
B.N—北半球夏至
C.O—北半球春分
D.L—北半球冬至
2.在地球的公转过程中,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当地球公转至M点时,塔里木河进入枯水期
B.当地球公转至F点时,正值华北地区风沙严重的季节
C.当地球公转至E时,我国东部沿海正值多雨季节
D.地球自O点公转至L点的过程中,正值我国东北地区制糖工业的淡季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E点为近日点,N为远日点,结合公转方向可知,L、F、M、O分别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春分日、夏至日和秋分日。第2题,地球公转至M点为北半球的夏季,塔里木河进入汛期;F点为春分日,此时华北风沙严重;E为近日点,我国正处于冬季,东部沿海降水较少,故C错;O到L点为9月23日~12月22日,东北甜菜收获,为制糖忙季。
答案:1.D 2.B
右图是“地球公转的轨道示意图”,P点是近日点,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分成四等份,读图回答3~4题。
3.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丁→甲
4.2012年1月23日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
解析:由题中提供的信息可知,P点为近日点,时间为1月初,公转速度较快,故甲→乙用时最短。由此可知1月23日地球大致公转最接近乙点。
答案:3.A 4.B
据科学考察:火星的运行确实与地球有着相似之处,它的自转周期仅比地球长41分钟,它的自转轴倾角也只比地球的黄赤交角大32分,火星上不仅有类似地球上的季节之分,还可明显地区分出“五带”。据此回答5~6题。
5.火星的自转周期是( )
A.24时41分 B.23时19分
C.24时37分4秒 D.23时15分4秒
6.太阳在火星表面,直射点的移动范围是( )
A.23°26′N至23°26′S B.22°54′N至22°54′S
C.23°58′N至23°58′S D.23°31′N至23°31′S
解析:地球自转周期加上41分钟即为火星自转周期。地球的黄赤交角加上32分即为火星上太阳直射的回归线。
答案:5.C 6.C
读“四幅示意图”,回答7~8题。
7.图中,能正确表示黄赤交角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若黄赤交角由现状变为24°,下列现象中不会出现的是( )
A.北极圈的度数变为66°
B.地球上太阳光直射的范围增大
C.我国北方地区将出现极光现象
D.地球上温带范围减小
解析:第11题,黄赤交角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即图②中的角度。第12题,黄赤交角变为24°对地球的影响是明显的。将使极圈的地理纬度变为66°;太阳光的直射范围变大;地球上温带的范围缩小。极光现象出现在高纬度地区。
答案:7.B 8.C
二、综合题(共40分)
9.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8分)
(1)图上A~G七个点中,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点,线速度最小的是________点。(6分)
(2)图上A~G七个点中,角速度与其他点不同的是________点,E点的角速度约是________。(6分)
(3)与E点角速度、线速度都相等的点是________。在地球运动中,从F点运动到B点需________小时________分钟。(6分)
解析:第(1)题,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故A点最大,C点最小。第(2)题,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它均为15°/小时,故C点与其他点不同。第(3)题,纬度相同的点自转的线速度、角速度相等,故与E点角速度、线速度相同的点是G点。地球自转角速度为15°/小时,以F到B点跨100°,需要6小时40分。
答案:(1)A C (2)C 15°/小时 (3)G 6 40
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第一课时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第一课时当堂达标检测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章 第四节 课时跟踪训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本册综合同步训练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精练: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精练,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