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二 酶的特性示范课ppt课件
展开1.分析相关实验,理解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的含义。 2.通过探究实验,归纳温度和pH变化对酶活性的影响,并能分析有关曲线。3.进一步尝试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体验对照实验和重复实验的方法。
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有很多共同点,也有不同点,请结合下面内容探究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1.酶的高效性(1)在比较肝脏研磨液(过氧化氢酶)和氯化铁对过氧化氢的催化效率实验中(如图),试管甲产生的气泡比试管乙_____,说明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作用具有________性。
一、 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
(2)含义: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许多,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___________倍。(3)意义:有利于细胞内的生化反应__________地进行。
2.酶的专一性(1)淀粉和蔗糖不是还原糖,但淀粉水解后会生成________,蔗糖水解后产生__________和__________,它们都是还原糖。下表为比较新鲜唾液(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催化作用实验:
①1号试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说明产生了还原糖,淀粉__________ (有、没有)被水解;2号试管不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蔗糖__________ (有、没有)被水解。②实验结论:淀粉酶只催化__________水解,不能催化__________水解,酶的作用具有__________性。
(2)肽酶能催化多种多肽水解为氨基酸,是否说明肽酶没有专一性?不是。酶的专一性是指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肽酶催化的是一类反应,也说明其具有专一性。(3)由以上探究可知,一种酶只能催化____________化学反应,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
1.研究表明:一分子过氧化氢酶能在1分钟内使5×105个过氧化氢分子分解成氧和水,相当于Fe3+催化速率的109倍,但是对糖的水解却不起作用,这个事实说明酶分别具有( )A.多样性,稳定性 B.高效性,多样性C.高效性,专一性 D.高效性,稳定性
酶A与底物B专一性结合,催化反应的发生,产生了产物C和D。这个模型揭示了酶的专一性。
由于多数酶是容易变性的蛋白质,所以酶的作用需要温和的条件。结合教材提供的材料用具设计相关的实验过程,请分析:1.实验一:温度变化对工业淀粉酶(适宜温度60℃)催化作用的影响
二、 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1)1号试管无明显变化说明______________,2、3号试管呈蓝色说明________________。(2)该实验说明:唾液淀粉酶在________时活性最高,温度______________都会影响酶的活性,使酶活性降低,因此酶的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3)能否在反应后加入新制的斐林试剂观察是否有砖红色沉淀生成,来判断试管中的淀粉是否水解了?不能。因为这个实验要严格控制温度,而斐林试剂的反应需要水浴加热。
2.实验二:pH变化对过氧化氢酶催化作用的影响
(1)1号试管中有大量的气泡产生,说明过氧化氢酶的活性________,2、3号试管无明显气泡,说明在不适宜的pH范围内,过氧化氢酶的活性________。(2)该实验说明:酶的作用需要___________。pH _______ 或__________都会使酶活性降低。(3)该实验中,能否在加入肝脏研磨液后,直接加入3%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再调节pH?不能。因为酶的作用具有高效性,在调节pH之前,试管中已经发生了剧烈反应,会影响到实验结果。
2.某同学为了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其他同学看了该实验设计后,提出了下列修改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
A.1号试管不必加入2 mL蒸馏水,而应该加入2 mL新鲜唾液 B.2号试管不必加入2 mL新鲜唾液,而应该加入2 mL蒸馏水C.2号试管应该保持在37℃环境中进行恒温处理D.1号试管应加入2 mL新鲜唾液,并保持在0℃环境中进行恒温处理
(1)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酶促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但当温度升高到一定限度时,酶促反应速率不仅不再加快反而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
(3)低温影响酶的活性,但不会使酶的_________遭到破坏,温度升高后,酶________恢复活性。但高温会导致酶_________ , 酶会_______活性。
(2)在一定条件下,酶活性最大时的温度称为该酶的_________。
一般地,动物体内的酶最适温度在35~40℃之间;植物体内的酶最适温度在40~50℃之间;细菌和真菌体内的酶最适温度差别较大。
(1)在一定条件下,酶活性最大时的pH值称为该酶的________。偏离该pH,不论升高还是降低,酶促反应速率都会________。
(2)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_________遭到破坏,使酶___________。
一般地,动物体内的酶最适pH在6.5~8.0之间,但也有例外,如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植物体内的酶最适pH在4.5~6.5之间。
3.据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α-淀粉酶溶液的用量是无关变量B.本实验探究的是淀粉酶具有专一性C.淀粉溶液和酶溶液可直接混合后再在相应温度下保温D.①③组实验结果均出现蓝色,其原因都是酶永久失活
4.如图表示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等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曲线a可表示酶量减少后的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关系B.限制曲线b的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为反应物浓度C.形成曲线c的原因可能是B点时酶量增加或适当升温D.若在适当升高温度条件下重复该实验,图中A点位置将下移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二 酶的特性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二 酶的特性教学ppt课件,共4页。
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二 酶的特性图片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二 酶的特性图片课件ppt,共15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二 酶的特性教课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二 酶的特性教课内容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知导入,新知讲解,活细胞,有机物,该实验说明了什么,酶具有高效性,探究-实践,斐林试剂,有砖红色沉淀,无砖红色沉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