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数学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图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图文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主探索一,综合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下列三个命题之间有什么关系? (1)12能被3整除; (2)12能被4整除; (3)12能被3整除且能被4整除;
命题(3)由命题(1)(2)使用联结词“且”联结得到的新命题
一般地,用联结词“且”把命题p和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 q, 读作:p且q
如何确定命题“p且q”的真假性呢?
规定: 当p,q都是真命题时, “p且q”是真命题; 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是假命题时, “ p且q”是假命题
简记为:一假为假 全真才真
例1:将下列命题用“且”联结成新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1)p: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q: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2)p: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q: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3)p:35是15的倍数,q:35是7的倍数.
解:(1)P且q: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由于p是真命题,q是假命题,所以p∧q是假命题.
例1:将下列命题用“且”联结成新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1)p: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q: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
(2) p且q: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由于p是真命题,q是真命题,所以p且q是真命题.(3) P且q:35是15的倍数且是7的倍数.由于p是假命题,q是真命题,所以p且q是假命题.
(2)p: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q: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3)p:35是15的倍数,q:35是7的倍数.
例1:将下列命题用“且”联结成新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练习: 用逻辑联结词“且”改写下列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1).1既是奇数,又是质数;(2).2和3都是质数
解(1)改写为:1是奇数且1是质数.由于“1是质数”是假命题,所以该命题为假命题.(2)改写为:2是质数且3是质数.因为“2是质数”与“3是质数”都是真命题,所以该命题为真命题
下列三个命题间有什么关系?(1)27是7的倍数;(2)27是9的倍数;(3)27是7的倍数或是9的倍数.
命题(3)是由命题(1)(2)使用联结词“或”联结得到的新命题
一般地,用联结词“或”把命题p和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 q ” 读作:“p或q”
如何确定命题p或q的真假性呢?
规定: 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时, p或q是真命题; 当p,q两个命题都是假命题时, p或q是假命题
简记为:一真为真 全假才假
例2分别指出下列命题的形式并判断真假:(1)2≤2;(2) 集合A是A∩B的子集或是A∪B的子集;(3) 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或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47是7的倍数或49是7的倍数; (2)3>4或30 m>0
q: △=16(m-2)2-16=16(m2-4m+3)2, m≤1,或m≥3
m≤2, 1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1.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课文内容课件ppt,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最小二乘法,称为样本点的中心,回归直线方程,相关系数,非线性回归方程,二次回归方程,残差公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3.1变化率与导数背景图ppt课件,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问题分析,平均速度,情境1,情境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新课标A3.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备课ppt课件,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由1式得,代入2式中得,减函数↘,增函数↗,-107p,∴每瓶饮料的利润,优化问题,用函数表示的数学问题,用导数解决数学问题,优化问题的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