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是14章第四节第2课时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4526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科版是14章第四节第2课时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4526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四节 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
展开1.串联电路的电流(重点、难点)
理解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能用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的电路问题。
2.并联电路的电流(重点、难点)
理解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能用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的电路问题。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如图所示,把任意两个规格不同的灯泡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闭合开关,灯泡的亮度不同,那么通过这两个灯泡的电流是什么关系?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提出问题 串联电路中通过各个用电器的电流什么关系?
实验器材 带电池盒的干电池2节、小灯泡2个(规格不同),电流表1个、开关1个,导线若干。
实验方案(1)依据如图所示电路图,用导线将实物图中的电路元件连接起来;
(2)闭合开关,测出A点的电流并记录;
(3)断开开关,将电流表连接在B点,测出B点的电流并记录;
(4)断开开关,将电流表连接在C点,测出C点的电流并记录;
(5)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分别测出A、B、C三点的电流并填入表格中。
实验结 论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即I=I1=I2=I3=…=In。
教师强调 接线时要注意开关必须处于断开的状态;不要出现短路现象;电流表要跟被测电路串联;电流表的接线要正确:不得出现反接;电流表的量程要选准;要进行试触;读数时要认清量程和分度值。
知识拓展 有一种节日彩灯上串联着20只小灯泡。如果电源插头处的电流为200mA,那么,通过每只小灯泡的电流是200mA。
探究点二:并联电路的特点
提出问题 并联电路中通过各个用电器的电流什么关系?
教师演示 投放如图电路,引导学生猜想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实验器材 带电池盒的干电池2节、小灯泡2个(规格不同),电流表1个、开关1个,导线若干。
实验方案 (1)依据如图所示电路图,用导线将实物图中的电路元件连接起来;
(2)闭合开关,测出A点的电流并记录;
(3)断开开关,将电流表连接在B点,测出B点的电流并记录;
(4)断开开关,将电流表连接在C点,测出C点的电流并记录;
(5)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分别测出A、B、C三点的电流并填入表格中。
实验结论 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即I=I1+I2+I3+…+In。
教师强调 物理实验不能只由一次实验得出规律。为了使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可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或改变干电池的节数等方法进行多次验证。
讨论交流 如果通过两个用电器的电流相等,则这两个用电器之间一定是串联的吗?
板书设计
第四节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第2课时)
——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以实验探究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及合作学习的精神,教师在这节课的主导地位体现在实验前的引导和实验中的适时指导。在探究出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后,及时地巩固是必不可少的,尤其让学生明确电流相等的两个用电器可能串联,也可能并联。
初中物理粤沪版九年级上册13.4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粤沪版九年级上册13.4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提问,引入新课,新课教学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2节 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2节 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教学设计,共5页。
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第2节 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第2节 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1,说学情3, 学法和教法4, 说教学过程4,说板书设计8,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