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 (2019)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人教版 (2019)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文件包含第1章运动的描述doc、答案第1章运动的描述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姓名: 得分: .
1.如图是体育摄影中“追拍法”的成功之作,摄影师眼中清晰的轮滑运动员是静止的,而模糊的背景是运动的,摄影师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运动的美。请问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 )
A.大地 B.太阳 C.轮滑运动员 D.步行的人
C [由于轮滑运动员和摄影师以相同的速度运动,故以轮滑运动员作为参考系,摄影师是静止的,故轮滑运动员的图片是清晰的,但由于背景相对于轮滑运动员是运动的,所以背景相对于摄影师是运动的,所以拍摄的背景是模糊的。故在“追拍法”中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轮滑运动员,故C正确。]
2.(多选)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平直公路同向匀速行驶,且运动速度v甲>v乙,乙车在后,甲车在前。以下关于乙车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甲车为参考系时,乙车是静止的
B.以路旁的树木为参考系时,乙车是运动的
C.不论以什么物体为参考系,乙车总是运动的
D.以甲车为参考系,乙车是向后运动的
BD [甲、乙两车并非相对静止,但相对地面都是向前运动的,以树木为参考系时,乙车是运动的,而选取速度更快的向前运动的甲车为参考系时,乙车是向后运动的。取乙车内的驾驶员为参考系乙车是静止的。]
3.(2019·黄山模拟)攀岩运动是一种考验人的意志与心理素质的运动形式,户外攀岩运动更加刺激与惊险。如图所示为一户外攀岩运动线路图,该攀岩爱好者从起点A到B,最终到达C,据此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的线路ABC表示的是攀岩爱好者所走的位移
B.线路总长度与攀岩爱好者所走时间的比等于攀岩爱好者的平均速度
C.由起点到终点攀岩爱好者所走线路的总长度等于位移
D.攀岩爱好者所走路程要比自起点到终点的位移大
D [根据路程和位移的定义可知,AC两点的直线距离才为位移大小,线路ABC的长度表示攀岩爱好者走的路程,线路长度比位移大,故选项A、C错误,选项D正确;线路总长度与攀岩爱好者所走时间的比值等于平均速率,而不是平均速度,故选项B错误。]
4.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一只蚂蚁沿半径为r的半圆弧从a点爬到b点,关于它通过的位移和路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路程为πr,方向沿圆弧由a指向b
B.位移为2r,方向沿ab直线由a指向b
C.位移为πr,方向沿圆弧由a指向b
D.路程为2r,方向沿ab直线由a指向b
B [蚂蚁经过的路程是它运动轨迹的长度,蚂蚁沿半圆由a爬到b,其路程的大小为πr。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所以说“路程的方向沿圆弧由a指向b”或“沿ab直线由a指向b”都是错误的。蚂蚁的位移是其位置的变化,该位移用出发点a指向终止点b的有向线段表示,所以位移的大小为2r,位移是矢量,其方向由出发点指向终止点,即由a指向b,所以只有选项B正确。]
5.(多选)(2019·黄山模拟)如图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AB、ABC、ABCD、ABCDE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 s、2 s、3 s、4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1 m/s
B.物体在ABC段的平均速度为eq \f(\r(5),2) m/s
C.AB段的平均速度比ABC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点时的瞬时速度
D.物体在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
ABC [由eq \x\t(v)=eq \f(x,t)可得:eq \x\t(v)AB=eq \f(1,1) m/s=1 m/s,eq \x\t(v)AC=eq \f(\r(5),2) m/s,故A、B均正确;所选取的过程离A点越近,该阶段的平均速度越接近A点的瞬时速度,故C正确;由A经B到C的过程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过程,故B点虽为中间时刻,但其速度不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
6.一个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以v1=10 m/s的平均速度完成前eq \f(1,3)位移,以v2=30 m/s的平均速度完成剩下eq \f(2,3)的位移,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
A.20 m/s B.18 m/s
C.23.3 m/s D.40 m/s
B [设全程位移长为x,则前eq \f(1,3)位移所需的时间t1=eq \f(\f(1,3)x,10),后eq \f(2,3)位移所需的时间t2=eq \f(\f(2,3)x,30)。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eq \x\t(v)=eq \f(x,t1+t2)=eq \f(x,\f(\f(1,3)x,10)+\f(\f(2,3)x,30)) m/s=18 m/s,故B正确。]
7.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6t-2t3(m),它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6t2(m/s),则该质点在t=2 s时的瞬时速度和t=0到t=2 s间的平均速度、平均速率分别为( )
A.-18 m/s、-2 m/s、6 m/s
B.-18 m/s、-2 m/s、2 m/s
C.-2 m/s、-2 m/s、-18 m/s
D.-18 m/s、6 m/s、6 m/s
A [由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式可得,t=2 s时的瞬时速度为v=6 m/s-6×22 m/s=-18 m/s,由位移x随时间t变化关系可知,在t=0到t=2 s内发生的位移为Δx=-4 m,所以t=0到t=2 s间的平均速度为eq \x\t(v)=eq \f(Δx,Δt)=-2 m/s,质点经时间1 s后速度减为0,在t=0到t=1 s内发生的位移为x1=4 m,所以从t=0到t=2 s内发生的路程为s=12 m,所以t=0到t=2 s间的平均速率为eq \x\t(v)′=eq \f(s,Δt)=6 m/s。由以上分析可知,选项A正确。]
8.做匀加速运动的火车,在80 s内速度从10 m/s增加到30 m/s,设此过程中火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1。火车刹车时做匀减速运动,在10 s内速度从10 m/s减小到0,设此过程中火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2,则( )
A.a1>a2
B.a1=a2
C.a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导学案练习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参考系,坐标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2 简谐运动的描述测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一个弹簧振子,振幅为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