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1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一中2020_202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一中2020_202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第I卷(选择题,共5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填在答题卡上)。1. 下列关于质点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点就是质量很小的物体B. 质点就是体积很小物体C. 质点就是密度很小的物体D. 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是无关紧要的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成质点【答案】D【解析】【详解】物体能否看作质点与物体本身的质量、体积以及运动状态等都无关,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不是说质量很小、体积、密度很小、物体就可看做质点,所以选项ABC错误,D正确。故选D。2. 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 )A. 学校每天10点准时上课B. 每节课45minC. 物理考试18:20结束D. 美育节节目16:00开始【答案】B【解析】【详解】A.学校每天10点准时上课,是指时刻,选项A错误;B.每节课45min,是指时间间隔,选项B正确;C.物理考试18:20结束,是指时刻,选项C错误;D.美育节节目16:00开始,是指时刻,选项D错误。故选B。3. —个皮球从5m高的地方落下,在与地面相碰后弹起,上升到高为2m处被接住,则这段过程中( )A. 小球的位移为3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7mB. 小球的位移为7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7mC. 小球的位移为3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3mD. 小球的位移为7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3m【答案】A【解析】【详解】皮球从高为5m处竖直向下抛出,碰到地面后弹起上升到高为2m,位移是 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长,故位移为3m,位移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故路程为7m。故选A。4. 下面速度中表示瞬时速度的是( )A. 汽车速度计指示着速度50km/hB. 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20m/sC. 火车以72km/h的速度通过隧道D. 人散步的速度约为1m/s【答案】A【解析】【详解】A.汽车速度计指示着速度50km/h,是指瞬时速度,A正确;B.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20m/s,是指平均速度,B错误;C.火车以72km/h的速度通过隧道,是指平均速度,C错误;D.人散步的速度约为1m/s,是指平均速度,D错误。故选A。5. 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乙两物体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甲物体的加速度比乙物体的加速度大C. 甲物体的初速度比乙物体的初速度大D. 在t1以后的任意时刻,甲物体的速度大于同时刻乙物体的速度【答案】C【解析】【详解】A.在v﹣t图象中,甲、乙两物体速度时间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那么甲、乙两物体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由于v﹣t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在v﹣t图象中,甲的直线斜率大于乙的直线斜率,所以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故B正确;C.甲物体的初速度为0,乙物体的初速度大于0,故C错误;D.在v﹣t图象中可以看出,在t1以后的任意时刻,甲物体的速度大于同时刻乙物体的速度,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6. 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时,其速度分别为v和7v,经历时间为t,则( )A. 经A、B中点时速度为5vB. 经A、B中点时速度为4vC. 从A到B所需时间的中间时刻(即)的速度为5vD. 这个运动的平均速度是5v【答案】A【解析】【详解】AB.设中点时刻的速度为 ,则故A正确,B错误;CD.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v和7v,故平均速度为而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速度,故物体经过AB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中间时刻的速度为4v,故CD错误。故选A。7. 一遥控玩具小车在平直路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A. 前25s内汽车的路程为20mB. 20s末汽车的速度大小为1m/sC. 前10s内汽车的加速度为3m/s2D. 前25s内汽车做单方向直线运动【答案】B【解析】【详解】位移时间图像中倾斜直线表示汽车做匀速运动,图线与横坐标平行说明汽车静止不动,图线的斜率大小表示速度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方向;A.前25s内汽车的路程为s=30m+10m=40mA错误;B.15~25s内图象中倾斜直线的斜率表示这段时间内的速度, 20s末的速度等于这个值,为B正确;C.0~10s这段时间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零,C错误;D.前10s沿x轴正向运动,中间5s静止,后面10s又沿x轴的负方向运动,D错误。故选B。8.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面有三种说法,正确的是( )①第1s内、前2s内、前3s内…相应的运动距离之比一定是x1:x2:x3:…=1:4:9:…②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相邻相同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一定是xⅠ:xⅡ:xⅢ…=1:3:5:…③相邻的相同时间内位移之差值一定是Δx=aT2,其中T为相同的时间间隔。A. 只有③正确 B. 只有②③正确C. 都是不正确的 D. 都是正确的【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可知,第1s内、前2s内、前3s内…相应的运动距离之比一定是则①正确;根据①的推导可得,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相邻相同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一定是xⅠ:xⅡ:xⅢ…=1:3:5:…则②正确;相邻的相同时间内位移之差值一定是其中T为相同的时间间隔,则③正确。故选D。9. 如图,P是位于水平的粗糙桌面上的物块.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将P小盘相连,小盘内有砝码,小盘与砝码的总质量为m.在P运动的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关于P在水平方向受到的作用力与相应的施力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拉力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和桌面B. 拉力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绳和桌面C. 重力mg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和桌面D. 重力mg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绳和桌面【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物块P向右运动,必然受到绳子的拉力F,由于接触面粗糙,P与桌面相互挤压,故一定受到向左的滑动摩擦力.解:A、B、以P为研究对象,对其受力分析,受重力,绳子的拉力,桌面对其垂直向上的支持力和向左的滑动摩擦力;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分别是绳的拉力和桌面的摩擦力.所以A错误,B正确.C、D、题目中问的是水平方向的力,故C、D错误;故选B.【点评】受力分析是高中物理的基础,在高一必须养成一个习惯,每一个力都要找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按重力、弹力、电磁力、摩擦力的顺序分析. 10. 重为20N的砖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砖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现用50N的水平力去推砖,砖受到的摩擦力是( )A. 5N B. 15N C. 25N D. 50N【答案】A【解析】【详解】砖与地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现用50N的水平力去推砖,则砖会滑动,则砖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故摩擦力等于5N。故选A。11. 如图所示,物体A、B和C叠放在水平面上,水平力,,分别作用于物体B、C上,A、B和C保持静止,以、、分别表示A与B、B与C、C与桌面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则( )A. ,, B. ,,C. ,, D. ,,【答案】C【解析】【详解】A、B和C保持静止,以A为研究对象,由于A没有相对运动趋势,所以B对A的静摩擦力=0N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AB整体受到向左的拉力,要A、B处于静止状态,则C对B的静摩擦力应向右,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得以A、B和C三个物体的整体为研究对象,整体受到向左的拉力、向右的拉力的作用,由于,要A、B、C处于静止状态,则桌面对C的静摩擦力应向左,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得选项C正确,ABD错误。故选C。12. 关于弹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压物B. 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并指向被支持物C. 绳对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并指向绳收缩的方向D. 杆对物体的弹力总是沿着杆,并指向杆收缩的方向【答案】ABC【解析】【详解】AB.弹力都是施力物体发生形变,方向是恢复形变的方向,故有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的物体,支持力的方向垂直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AB正确;C.绳对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并指向绳收缩的方向,C正确;D.杆对物体的弹力可以是任意方向,D错误。故选ABC。13. 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不正确是( )A. 在0~6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B. 在0~6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C. 在4~6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0D. 在0~6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5m/s【答案】A【解析】【详解】A.在0-5s,物体向正向运动,5-6s向负向运动返回.故5s末离出发点最远,根据速度图象的“面积”大小等于位移大小,得到最远距离为故A错误,符合题意;B.由面积法求出0-5s的位移5-6s的位移则总路程为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由面积法求出4-6s的位移为零,平度速度为0,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在0~6s内,物体的位移为平均速度为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14. 从离地400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忽略空气阻力,取g=10m/s2),下落一半时间的位移是( )A. 100m B. 200m C. 300m D. 400m【答案】A【解析】【详解】下落时间下落一半时间的位移是A正确,BCD错误。故选A。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4分)二、填空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空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做出答案后,请写在答题卡上)15. 某同学在做研究弹簧的形变与外力的关系实验时,将一轻弹簧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在其下部施加外力F,测出弹簧的总长度L,改变外力F的大小,测出几组数据,作出外力F与弹簧总长度L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由图可知该弹簧的自然长度L=______cm;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______N/m。【答案】 (1). 10 (2). 50【解析】【详解】[1]由F—L图像可知,当F=0时,表示弹簧原长,故可得弹簧原长L0=10cm;[2]当F=10N时,弹簧长度为30cm,故由胡克定律可得弹簧劲度系数为16. 如图所示为某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依次在纸带上打出图中A、B、C、D、E相邻的计数点,已知相邻的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1s。根据纸带上所给出的数据,可以判断该小车做______运动;在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vC=______m/s,小车的运动加速度大小a=______m/s2。【答案】 (1). 匀加速直线 (2). 1.00 (3). 2.00【解析】【详解】[1]由纸带提供信息,可得,,,,显然小车在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所通过的位移之差相等,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判断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速度公式可得[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小车加速度为三、计算题(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共29分)17. 一汽车以20m/s的初速度,5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求:(1)汽车在第3s末的速度是多少? (2)在前3s平均速度是多少?(3)汽车在开始减速后5秒内的位移是多少?【答案】(1)5m/s (2)12.5m/s (3)40m【解析】【详解】(1)汽车在第3秒末的速度(2)汽车在前3秒内的平均速度(3)汽车开始减速到停下来的时间t5秒内的位移即4秒内的位移:考点:本题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8. 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质量为20kg,物体和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取g=10m/s2),求下列情况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1)当给物体施加一个水平向左、大小为=10N的拉力时;(2)当给物体施加一个水平向左、大小为=30N的拉力时。【答案】(1)10N;方向水平向右;(2)20N,方向水平向右【解析】【详解】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μN=0.1×200N=20N=f静m(1)当F1=10N<20N时,物体保持静止不动,故物体所受摩擦力为静摩擦力f1=F1=10N方向水平向右(2)当F2=30N>20N时,物体向左滑动,则物体所受摩擦力滑动摩擦力f2=f=20N方向水平向右19. 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候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a=3m/s2的加速度开始行驶,恰在这一时刻一辆自行车以v自=6m/s的速度匀速驶来,从旁边超过汽车。试求:(1)汽车从路口开动后,在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此时距离是多少?(2)什么时候汽车追上自行车?【答案】(1)2s;6m;(2)4s【解析】【详解】(1)解法一:汽车与自行车的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设此时经过的时间为t1,汽车的速度为v1,两车间的距离为Δx,则有v1=at1=v自所以 Δx=v自t1-=6m解法二:自行车和汽车的v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以看出,在相遇前,t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两车相距最远,此时的距离为阴影三角形的面积,所以有 Δx==m=6m(2)当两车位移相等时,汽车追上自行车,设此时经过的时间为t2,则有v自t2=at22解得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一中2020_2021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II卷内容须用0,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场强为E=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