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三节 第1课时 耕地资源 同步练习-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04636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第1课时 耕地资源 同步练习-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04636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第1课时 耕地资源 同步练习-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04636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中国的耕地与粮食安全第1课时课后测评
展开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一个地区的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甲图、乙图分别为耕地、草地在该地区中占农业用地的百分比图。图示地区耕地、草地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30%、50%。据此完成1~2题。
1.该地区( )
A.东部多耕地,西部多草地
B.耕地和草地均主要分布在东部
C.东部多草地,西部多耕地
D.耕地和草地均主要分布在西部
2.该地区草地面积大于耕地面积的主导因素是( )
A.河流B.地形
C.气候D.交通运输
解析第1题,图示为英国南部地区,根据图例可知,该地区东部多平原,西部多山地、丘陵。东部地形平坦,位于背风坡,光照较多,图中显示,东部地区耕地比重达50%—80%,说明东部耕地多;西部地形起伏较大,是山地迎风坡,阴雨天多,图中显示,西部地区草地比重达60%—90%,说明西部地区草地多。第2题,根据经纬度和形态判断,该地区是英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宜多汁牧草生长,不利于粮食作物成熟。
答案1.A 2.C
读我国某地区图,完成3~4题。
3.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A.草地、耕地、林地
B.耕地、草地、林地
C.草地、林地、耕地
D.耕地、林地、草地
4.图示区域中,粮食商品率高于太湖平原,主要原因是( )
A.土壤肥沃B.地形平坦
C.水热条件好D.人均耕地多
解析第3题,根据图示轮廓判断该地区为我国东北地区,甲表示内蒙古高原东部,土地利用类型为草地,乙表示东北平原,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丙表示大小兴安岭以及长白山区,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第4题,东北地区土地连片,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占有量大,商品率高;土壤肥沃不是最主要的原因;两地地形均平坦;太湖平原的水热条件更好。
答案3.A 4.D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变化趋势图。
材料二 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人均耕地差异分布图。
(1)材料一中,表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变化趋势的是 (填“A”或“B”)线,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要解决材料二图中a地区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
(3)说明b、c、d三省级行政区人均耕地面积少的共同原因。
(4)根据以上材料找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容乐观的三条理由。
解析第(1)题,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呈逐渐减少的趋势,与之相吻合的是B线。这种变化趋势的形成原因是人口快速增长和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第(2)题,a地区为东北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是商品粮基地,其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解决的措施则主要围绕保土保肥进行分析。第(3)题,b、c、d分别为浙江、福建、广东,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少的原因为:①人口稠密;②耕地总量少;③城市化水平高,非农业用地比重大。第(4)题,结合图示信息,即可分析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容乐观的理由。
答案(1)B 人口快速增长;非农建设用地增加迅速,占用耕地,使耕地面积减小。
(2)植树造林;保护湿地(保护沼泽);保持土壤肥力(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用养结合)。
(3)山地、丘陵比重大(平原比重小);人口密度大;非农业用地比重大(城市化水平高)。
(4)绝大多数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面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部分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面积已经在警戒线以下;人均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
素养提升
水浇地是指除水田、菜地外,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的耕地。望天田是指无灌溉工程设施,主要依靠天然降水种植作物的耕地。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耕地利用结构。据此完成1~2题。
1.据图推测,甲最有可能是( )
A.吉林B.上海C.新疆D.贵州
2.关于图中各省级行政区耕地利用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云南因为降水少,旱地的面积较大
B.在各省级行政区中西藏的水浇地面积最大
C.福建气候湿润,水田面积居各省级行政区之首
D.安徽的耕地利用结构主要与降水有关
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甲的水田、菜地比重大,且菜地比重略大于北京,说明城市化水平高,对蔬菜的需求量大;无旱地和望天田,说明该省级行政区降水丰富,应该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结合选项,上海最适合。第2题,云南大面积位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旱地比重大的原因是云南大部分地区为山地,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落后,再加上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较少;在图示各省级行政区中,西藏水浇地比重最大,面积无法看出;福建气候湿润,但地形以丘陵为主,无法判断水田面积居各省之首;安徽位于季风气候区,耕地结构主要与降水有关。
答案1.B 2.D
粮食虚拟耕地是指粮食生产过程中占用的耕地资源,即将地区间进行的粮食交易看作相应的耕地交易。目前我国粮食虚拟耕地流动存在“北土南运”的趋势,由于生产相同数量粮食时,粮食输出地实际占用的耕地多于粮食输入地,造成了耕地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据此完成3~5题。
3.我国粮食虚拟耕地出现“北土南运”的原因是( )
A.北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B.南方地区农业发展水平较低,粮食产量严重不足
C.北方地区耕地集中连片,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D.南方地区可用耕地面积狭小,不宜进行粮食生产
4.“北土南运”会( )
A.改善北方地区生态环境
B.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效率
C.增加南方地区农民收入
D.加快南方地区城市化进程
5.“北土南运”会降低耕地粮食生产效率的主要原因是( )
A.耕地资源分布不均B.水热条件分布不均
C.农业技术的区域差异D.人口分布的空间差异
解析第3题,粮食虚拟耕地出现“北土南运”说明北方地区粮食商品率高,耕地集中连片,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有利于提高粮食商品率;与北方地区相比,南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北土南运”说明在生产相同数量粮食时,南方地区占用的耕地少于北方地区,因此南方地区农业发展水平较低说法错误;南方地区多低山丘陵地形,耕地面积较北方少,但并不代表不宜进行粮食生产。第4题,“北土南运”会使南方地区农业用地规模减小,重点发展第二、三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北土南运”易对北方地区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北土南运”不能反映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的变化;“北土南运”会增加北方地区农民收入。第5题,我国北方地区热量条件不如南方地区,因此在生产相同数量粮食时,北方地区实际占用的耕地多于南方地区,粮食生产效率低。
答案3.C 4.D 5.B
耕地占补平衡是新《土地管理法》确定的一项耕地保护的基本制度,建设占用多少耕地,各地政府补充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读2010年我国可维持耕地占补平衡年限的空间分布图,完成6~7题。
6.可平衡年限较短的省级行政区包括( )
A.陕黔鄂B.滇渝闽
C.黔川鄂D.皖赣桂
7.新疆可平衡年限较长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耕地占土地总面积比重大
B.现有耕地的利用率低
C.地广人稀,耕地后备资源较为丰富
D.西部大开发的实施
解析第6题,读图可知,可平衡年限较短的省级行政区有陕西(陕)、四川(川)、重庆(渝)、云南(滇)、贵州(黔)、浙江(浙)、福建(闽)、台湾(台)。第7题,新疆可平衡年限较长,说明耕地的紧张程度较低,是因为新疆地广人稀,且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耕地资源较为丰富;新疆荒漠广布,耕地占土地总面积比重小;新疆现有耕地的利用率较高;新疆可平衡年限较长与西部大开发无关。
答案6.B 7.C
8.(拓展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我国北京及沿海省级行政区耕地、水资源对比图。
材料二 我国北京及沿海省级行政区水土协调度图。
注:水土协调度=(本区水资源量/全区水资源量)/(本区耕地规模/全区耕地规模)。
(1)分析材料一,说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① ;
② 。
(2)分析材料二,东部沿海省级行政区中,水土协调度最高的省级行政区是 。请简要分析其原因。
(3)水土协调度小的影响是什么?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北方水土协调度<1.00的省级行政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提高水土协调度。
解析第(1)题,图中省级行政区都位于我国东部,其中水资源分布是南多北少,耕地资源是北多南少。第(2)题,图中的福建水土协调度最高,4.0左右,主要原因是福建地处东南沿海,降水丰沛,同时山地、丘陵地形使其耕地比重较小,则单位面积的耕地占有的水资源量较多。第(3)题,水土协调度小会使农业减产。措施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分析,如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修建水库、调整农业结构。
答案(1)水资源南多北少 耕地资源北多南少
(2)福建 受夏季风和台风影响,降水丰沛;山地、丘陵比重大,耕地比重小
(3)使农业减产。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调整农业结构。
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中国的耕地与粮食安全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中国的耕地与粮食安全课时练习,共6页。
地理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同步训练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M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该区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三节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三节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课后作业题,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数据中,呈上升趋势的是,下列因果关系正确的是,我国耕地比重小的原因主要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