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4课 短文两篇课时训练 苏教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04753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4课 短文两篇课时训练 苏教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04753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4课 短文两篇课时训练 苏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4课 短文两篇课时训练 苏教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解释下列画线字词的含义,根据拼音写汉字,填空,下列翻译正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短文两篇》 基础知识题 1.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 费祎( ) 窥视() 闼( )挑剔( ) 尝驾黄鹤返憩( )于此 2.解释下列画线字词的含义。 (1)上倚河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闼霞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坐窥井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娠于磊石之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长如艇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拼音写汉字。 西南(yú)___何必(lài)_____乡九柱 一(hè)____旋下如螺蛳缠 卧房(kǎn)____外 (xié)___余往 4.填空。 (1)《黄鹤楼》中描写站在楼上观赏到的壮丽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于园》中写“以空奇”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黄鹤楼》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代人,文章选自《_______》。 (4)《于园》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历史时期)的家,著有《_____________》等。 5.将下面句子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成语意连贯的话。 ①比如汽车喇叭声是90分贝,载重汽车声100~110分贝。 ②所谓噪声,从广义来说,凡是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 ③噪声的声压级要用“分贝”计算,就像称量人的体重用公斤表示一样。 ④包括影响旁人工作、休息及睡眠的歌声、琴声。 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只填写序号) 6.对下列各句所采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①祭堂是一座宽27米,深22米,高26米的重檐歇山式建筑。 ②驰名世界的凡尔赛宫坐落在巴黎西南18千米的凡尔赛镇,它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③今日的凡尔赛宫已是举世闻名的游览胜地,各国游人络绎不绝,参观人数每年达200多万,仅次于巴黎市中心的埃菲尔铁塔。 ④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 A.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打比方 B.列数字、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 C.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作比较 D.列数字、作比较、作比较、打比方 7.下列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何必濑乡九柱,东阳八咏,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 翻译:为何一定要到濑乡的九根柱子,东阳的八咏楼,才可以观赏到应时的景物,遇会到神仙呢! B.非显者利,则门钥不得出。 翻译:不是有地位的人去刺探,这座园子门上的钥匙是不会拿出来打开门锁开门迎客的。 C.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 翻译:由于坡上栽种牡丹、芍药,人不能够到上面去,这里因为没有空隙满满当当而奇特。 D.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穷。 翻译:好像在深山密林之中,人们坐在阁子里,这里的境界给人舒坦、碧绿、幽深之感。 8.仿照下面例句写一句话,要求与例句的格式相似,并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 例句;我不是挺立在高山峻岭中的巨松,而是辽阔草原上的一棵小草——为壮丽的河山添上一笔绿意。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房四宝”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人四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花中四君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测试题(一)黄 鹤 楼阎伯理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现其耸构巍峨,高标 ,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何必濑乡九柱,东阳八咏,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 1 黄鹤楼,与湖南__________、江西__________齐名,号江南三大名楼,有“天下绝景”之称。 2 唐代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赏景时写下千古流传的名诗《黄鹤楼》,你能默写下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这篇文章句式多变,多用对偶。强调黄鹤楼名称由来之根据充足,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组对偶。为了突出黄鹤楼的高大雄伟,又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组对偶。 4 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先交代黄鹤楼的地理位置,紧接着交代黄鹤楼命名的由来。 B.文章的重点是写黄鹤楼的巍峨高大和登楼所见所感。 C.作者对黄鹤楼的形态以及登楼所见所感已描写尽致了,所以最后四句可有可无,甚至有画蛇添足之嫌。 D.这篇文章介绍黄鹤楼因仙而得名,因“上倚河汉”而成仙境,因“会集灵仙”而成名楼,以“仙”字贯穿全文。(二)于园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胎于石,娠于磊石之手,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至于园可无憾矣。 1 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他是__________文学家。 2 这段文字可分三层。第一层采用__________的写法,先__________一笔,指园子的奇特在于“__________”。奇在哪里?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 3 第二层写__________。作者采用__________结合的写法,有限的空间,却意境__________,给人宛若置身山林的感受。 4 第三层说明__________。作者不仅写出__________的全过程,而且赞颂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 这篇园林小品按照__________顺序有层次地写于园,抓住__________的特征,营造了富有诗意的意境。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题 1.yī kuī tà tì qì 2.(1)银河(2)门(3)城乡(4)水边停船之处(5)妊娠,孕育(6)小船 3.隅 濑 壑 槛 携 4.略 5.②④③① 6.A 7.D(A中的“柱”应译为“屋宇”B中的“刺”应译为“投名帖”C中的“缘”应译为“沿着”“顺着”) 8.我不是矗立在广场中间的高大石像,而是绵延千里的路轨下的一颗小石子——为繁忙的交通运输献上全部的力量。 爬山虎不是攀附权贵的小人,而是奋力向上攀登的君子——为了心仪的蓝天力争上游。(只要句式相似,内容正确,符合要求即可) 9.(1)笔墨纸砚(2)琴棋书画(3)梅兰竹菊 阅读测试题 (一) 1 岳阳楼 滕王阁 2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鹦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 事列《神仙》之传,迹有《述异》之志 耸构巍峨,高标 4 C(为了侧面写黄鹤楼的地位、价值。) (二) 1 《于国》张岱 明末清初 2 总分 总写 “磊石” “实奇” “空奇” 3 水阁和四周的景色及感受 动静 幽远 4 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闻名的原因 假山建筑 能工巧匠的一双手 园林主人的高超的艺术构思。 5 空间 于园山石和建筑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5课 赵普课时训练2 苏教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积累, 解释句中加点实词,解释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用现代白话文翻译下列句子,翻译句子, 辨析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 柳叶儿课时训练 苏教版,共4页。
这是一份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3课 我的老师课时训练1 苏教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综合性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