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十单元综合跟踪练习 苏教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04757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十单元综合跟踪练习 苏教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04757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十单元综合跟踪练习 苏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十单元综合跟踪练习 苏教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理解,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对于柳,人们又是呤诗,又是作画,又是感叹它的多情,又是赞赏它的多资。我却总忍不住要摘一片下来嚼一嚼。而且,我想告诉人们,它味苦,微涩,但能救人。如果你没东西吃,它能够让你活下去。
①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
嚼: 涩:
②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改为 改为
2.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4分)
“寻根文学”作家莫言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以一系列乡土作品而崛起,充满着“怀乡”“怨乡”的复杂感情。1997年,他的代表作《丰乳肥臀》夺得中国有史以来最高额的大家文学奖。该书在读者中广泛的产生了影响。
修改①:
修改②:
3、名著欣赏与阅读(6分)
(甲)他两个斗在一处,胜败未分,早有佑圣真君,又差将佐发文到雷府,调三十六员雷将齐来,把大圣围在垓心,各骋凶恶鏖战。那大圣全无一毫惧色,使一条如意棒,左遮右挡,后架前迎。一时,见那众雷将的刀枪剑戟、鞭简挝锤、钺斧金瓜、旄镰月铲,来的甚紧。他即摇身一变,变做三头六臂;把如意棒幌一幌,变作三条;六只手使开三条棒,好便似纺车儿一般,滴流流,在那垓心里飞舞,众雷神莫能相近。
(乙)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那怪见棍子起时,依然抖擞,又出化了元神,脱真儿去了,把个假尸首又打死在山路之下。唐僧一见,惊下马来,睡在路旁,更无二话,只是把《紧箍儿咒》颠倒足足念了二十遍。可怜把个行者头,勒得似个亚腰儿葫芦,十分疼痛难忍,滚将来哀告道:“师父莫念了!有甚话说了罢!”
①甲段文字中的“齐天大圣”的法号是“ ”,他护送唐僧西天取经成功后被如来佛祖封为“ ”。(2分)
②乙段文字讲述的故事情节是 ,请结合具体故事情节简要说说“齐天大圣”的性格特点。(4分)
4.诗、文名句填空(8分)
①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咏梅》)
②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③足蒸暑土气, 。(白居易《观刈麦》)
④ ,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⑤居高声自远, 。(虞世南《蝉》)
⑥ ,卷舒开合任天真。(李商隐《赠荷花》)
⑦ ,闻歌始觉有人来。(王昌龄《采莲曲》)
⑧请你写出一句完整的表达乡愁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阅读与理解(48分)
黄鹤楼(阎伯理)15分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尝驾黄鹤返憩于此_________ ②事列《神仙》之传_________
③四闼霞敞_________ ④亦荆吴形胜之最也_________
⒍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译文
②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
译文
⒎仙人跨鹤,本属虚无,作者却以无作有,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3分)
⒏本文语言优美而极具感染力,请赏析“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一句。(4分)
最好的结果(莫小米)17分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里人同去的,怎奈那人喝醉了,自己都不知怎么回的家,父亲就此不知去向。
父亲当时年纪不算老,不到50岁,可父亲是哑巴,没读过书,打生下来就在家里,或者在田里,从未出过远门。
子女们一直在找,一有机会就打听,遍寻无着,时光在寻找中过去了二十多年。
他们渐渐地失望了,每逢过节,多摆一副碗筷,假设着各种结果。不奢望最好的结果,也不敢想最坏的结果。
与此同时,许多年前,方圆百里海拔最高的小山村,来了个看不出年龄的人,衣衫褴褛,身上到处是伤,已经奄奄一息。
给他吃的,他狼吞虎咽,给他包伤,他默默流泪。问他打哪儿来,他不开口。很久人们才知道,他是个哑巴。
小山村不富,但村里人淳朴,山林莽莽,生人走得进来走不出去,若不理会他,他也许会死;收留他,只是多双筷子的事,苞米红薯漫山遍野长着的。
哑巴吃饱后,对人们笑,抢着下地干活,哪家活儿重他就到哪家。人们渐渐习惯村里多了个外人,渐渐地都把他当成自家人。每月为他理一次发,帮他收拾得干干净净的。
哑巴渐渐老了,力不从心,仍想干活,小山村人就派给他细碎的活计。哑巴仍很开心地干活、吃饭。
促使人们加快寻找哑巴的家人,是因为不久前他生了一场大病,人们连夜将他抬下山抢救才捡回了命。哑巴七十多岁了,按小山村的风俗,人们为他造了一座坟,可是坟上写什么字好呢?难道光写“哑巴”么?
于是20年前丢失父亲的那个儿子,有一天看着报纸忽然流下泪来。他看到一位老汉的相片,非常像父亲。
哑巴回家了,他不仅安然无恙,而且健康,快乐。离开小山村时,带着山货礼物,带着很多祝福,一步一回头,他舍不得……
这是一个走失者最好的结果。小山村人淡淡地说,这个结果并非那么难得,只要人人都稍稍善待一下偶遇的陌生人,每个人都会得到最好的结果。
《中华活页文选》初一版2012、 6
⒐文题为“最好的结果”,你如何理解这个题目?(4分)
⒑文章篇幅不长,但小山村里的人们和那个走失的父亲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分别用一句话说说他们各有什么特点?(4分)
⒒将文中加点的“非常像”改成“就是”好吗?为什么?(3分)
⒓画线处 “他舍不得……”中的“……”省略了哑巴的心理话,请展开想像,以第一人称手法写出哑巴心里想说的话。(3分)
⒔文章画线段落写哑巴回家的状态,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3分)
有人送我一枝草(16分)
1971年的夏天,我在美国伊利诺斯州立大学。
不知是抵美的笫几个长日了,我由一个应征事情的地方走回住处。那时候身上只剩下一点点生活费,居留是大问题,找事没有着落,前途的茫然将步子压得很慢,穿过校园时,头是低着的。
远远的草坪边半躺着一个金发的青年,好似十分注意地在凝视着我。他看着我,我也知道,但没有抬头,他站起来了,仍在看我,他又蹲下去在草坪上拿了一样什么东西,然后向我走来。
步子跨得那么大,轻轻地吹着他的口哨,不成腔调又愉快的曲。
不认识走过来的人,我没有停步。一片影子挡住去路,那个吹着口哨的青年,把右手举得高高的,手上捏着一枝碧绿的青草,正向我微笑。
“来!给你——”他将小草当一样珍宝似的递上来。我讶然地望着他,然后忍不住笑了起来。“对,微笑,就这个样子,嗯!快乐些……”他轻轻地说。
说完拍拍我的面颊,将我的头发很亲切地乱弄弄,眼神送过来一丝温柔的鼓励,又对我笑了笑。
然后,他双手插在口袋里,悠悠闲闲地走了。那是我到美国后第一次收到的礼物。
小草,保留了许多年才找不到了,连名字都没有法子知道,他的脸在回忆中也模糊了,可是直到现在,没有法子忘记他。
很多年过去了,常常觉得欠了那位陌生人的一笔债,一笔可以归还的债:将信心和快乐传递给另一些人类。将一份感激的心,化作一声道谢,一句轻微的赞美,一个笑容,一种鼓励的眼神……送给似曾相识的面容,那些在生命中擦肩而过的人。
我喜爱生命,十分热爱它,只要生活中一些小事使我愉快,活下去的信念就更加热切,虽然是平凡的日子,活着仍是美妙的。这份能力,来自那枝小草的延伸,将这份债,不停地还下去,就是生存的快乐了。
⒕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⒖文中“我”的感情经历了几次变化?通读全文,完成下面( )里的内容(4分)。
茫然 —— ( ) ——理解 —— ( )
⒗一枝小草本很普通,金发青年却将小草当“珍宝”似的递过来,你如何理解这其中的含义?(4分)
⒘作者觉得欠了这陌生人的债是有可能归还的,那么她将以怎样的方式归还呢?你认为这样的结尾有什么好处?(4分)
三、写作(50分)
18.请以“你辛苦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文章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七年级语文(十)
⒈Jiá;sè 呤---吟;资---姿
命名。”
②观看这矗立着的楼宇,高高耸立,十分雄伟,它顶端靠着银河,底部临近大江。
⒎作者这样写,告知人们这是一个神仙来过的地方,从而增添了黄鹤楼的神秘色彩,突出了楼的不同寻常,从而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⒏这句话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写登楼的感触,悠闲自在的一“坐”,城乡之景尽收眼底;身微“俯”手轻“拍”,云雾之仙气便尽揽入怀。这两句虽未直接写楼之高,但一座直耸云霄的高楼已矗立于读者面前,实在妙不可言。
⒐一个走失的哑巴,20多年来一直被善良山民收养,又在山民帮助下顺利回家,这是哑巴最好的结果,也是一个走失者最好的结果。(3分)只要人人都稍稍善待一下偶遇的陌生人,每个人都会得到最好的结果。(1分)
⒑山民:这是一群淳朴善良、乐于助人(乐善好施)、待人热情的村民。
哑父:这是一个勤劳能干、懂得感恩的聋哑老人。
⒒不好。“非常像”传达出这样的信息:老汉的相片是二十年后所拍,与二十年前的“爸爸”一定有很大的区别,如果改成“就是”,与事实有出入,反而不真实了。
⒓乡亲们,再见了,我走了。感谢你们这么多年来对我的照顾,你们的恩情我这一辈子都报答不了,再见了,好人一生平安!(能表达出感激、留恋之情,语言表述清晰即可)
⒔写哑巴回家的状态,是一种侧面描写。侧面烘托出山里人的热情、淳朴与善良。“带着山货礼物,带着很多祝福”表明山里人的热情淳朴,他的安然无恙、健康、快乐与舍不得突出了山里人的善良。这样的描写有力地表现了主题。
⒕我在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感到前途茫然之际,一个金发青年送我一枝小草(3分)使我振奋的事情(1分)。
⒖茫然 —— ( 讶然、不解)——理解——(怀念、感激、赞美、感恩)(每处填一个词语即可,一处2分)
⒗一枝小草很普通,但面对我的茫然,小草已被金发青年赋予了新的意义,它象征着人在困难时刻的信心和快乐,(2分)所以,他把小草当“珍宝”似的递过来,表现金发青年很郑重的态度,他对我寄予殷切的希望。(2分)
⒘“我”将信心和快乐传递给另一些人类。将一份感激的心,化作一声道谢,一句轻微的赞美,一个笑容,一种鼓励的眼神……送给似曾相识的面容,那些在生命中擦肩而过的人。(2分)这样的结尾深化了文章的主题(2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八单元综合跟踪练习 苏教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诗、文名句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跟踪练习 苏教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释加点的词语,翻译下列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综合跟踪练习 苏教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湖北武汉市武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