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节 化学平衡同步训练题
展开1.图中曲线分别表示相同温度下,压强为P1、P2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mX(g)+nY(g)2Z(g)+W(s)的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P1>P2 B.m+n=2
C.m+n=3 D.P1、P2下平衡常数相同
C [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缩短反应达平衡的时间,所以P1>P2,A正确;增大压强,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该反应图像显示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说明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所以m+n=2,B正确,C错误;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由于该图像表示相同温度下,压强为P1、P2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温度未变,所以平衡常数不变,D正确。]
2.(2021·永安市第三中学高二月考)某温度下气体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平衡常数K=eq \f(cA·c2B,c2E·cF)。恒容时,若温度适当降低,F的浓度增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恒容时,向容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反应速率不变
B.增大c(A)、c(B),K增大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E(g)+F(s)A(g)+2B(g)
D.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A [恒容时,向容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A正确;增大c(A)、c(B),平衡逆向移动,但K只与温度有关,温度没变,因此K不变,B错误;根据平衡常数的计算式得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E(g)+F(g)A(g)+2B(g),C错误; 降低温度,F的浓度增加,平衡逆向移动,逆向是放热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D错误。]
3.反应 H2(g)+I2(g)2HI(g)的平衡常数K1 ,反应 HI(g)eq \f(1,2)H2(g)+eq \f(1,2)I2(g)的平衡常数K2 ,则K1、K2的关系为(平衡常数为同温度下的测定值)( )
A.K1=2K2 B.K1=Keq \\al(2,2)
C.K1=eq \f(1,2)K2 D.K1=eq \f(1,K\\al(2,2))
D [反应H2(g) + I2(g)2HI(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1=eq \f(c2HI,cH2·cI2),反应HI(g)eq \f(1,2)H2(g)+eq \f(1,2)I2(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2=eq \f(\r(cH2)·\r(cI2),cHI),因此K1=eq \f(1,K\\al(2,2))。]
4.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I-(aq)=Ieq \\al(-,3)(aq)。测得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如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I2(aq)+I-(aq)Ieq \\al(-,3)(aq)的ΔH>0
B.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溶液中c(Ieq \\al(-,3))减小
C.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eq \f(cI2·cI-,cI\\al(-,3))
D.25 ℃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KI固体,平衡常数K小于689
B [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知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A错误;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溶液中c(Ieq \\al(-,3))减小,B正确;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eq \f(cI\\al(-,3),cI2·cI-),C错误;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25 ℃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KI固体,虽然平衡向正方向移动,但平衡常数不变,D错误。]
5.某温度下,可逆反应mA(g)+nB(g)pC(g) ΔH<0的化学平衡常数为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K值增大
B.其他条件不变,恒容条件下,通入稀有气体,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C.其他条件不变,减小C(g)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D.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有效碰撞几率增加
D [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温度越高,平衡常数K值越小,A错误;其他条件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参加反应的气体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也不变,B错误;其他条件不变,减小C(g)的浓度,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向移动,反应物浓度减小,正反应速率也逐渐减小,C错误;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体积减小,分子总数不变,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增加,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有效碰撞几率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但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D正确。]
6.(2021·苏州陆慕高级中学高二月考)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置入一定量的NO(g)和足量C(s),发生反应C(s)+2NO(g)CO2(g)+N2(g),平衡状态时NO(g)的物质的量浓度c(NO)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ΔH>0
B.若该反应在T1、T2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
D [根据图像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NO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错误;由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则K1>K2,B错误;根据图像可知,由状态D到平衡点B,需要减小NO的浓度,所以反应正向进行,则v正>v逆,C错误;由于反应物碳是固体,所以在反应进行过程中,气体的总质量一直在变,V一定,气体的密度也就一直在变,当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则可以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D正确。]
7.可逆反应aA(g)+bB(g)cC(g)+dD(s) ΔH=Q kJ·ml-1,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C的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Q>0
B.增大压强,B的转化率增大
C.当反应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D.p1>p2,a+b<c
B [由图可知,随着温度升高,平衡常数逐渐增大,说明平衡向正向移动,因此正向为吸热反应,Q>0,A正确;根据“先拐先平”可知,p1>p2,增大压强,C的百分含量减小,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因此增大压强B的转化率将减小,B错误;该反应中D为固体,因此在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时,气体的总质量会发生变化,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气体总质量不变,气体体积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C正确;由B可知,p1>p2,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因此a+b<c,D正确。]
8.(2021·山东高二期中)将1 ml M和2 ml N置于体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s)+2N(g)P(g)+Q(g) ΔH。反应过程中测得P的体积分数在不同温度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X、Y两点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
B.温度为T1时,N的平衡转化率为80%,平衡常数K=40
C.无论温度为T1还是T2,当容器中气体密度和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平衡状态
D.降低温度、增大压强、及时分离出产物均有利于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A [若X点P的体积分数40%,Y点P的体积分数小于40%,X点P的含量高,P为生成物,产率越大,平衡常数越大,两点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A正确;温度为T1时,设N的变化量为x ml,根据反应:
M(s)+2N(g)P(g)+Q(g)
初始/ml: 1 2 0 0
变化/ml: x eq \f(x,2) eq \f(x,2)
平衡/ml: 2-x eq \f(x,2) eq \f(x,2)
温度为T1时,X点P的体积分数=eq \f(\f(x,2),\f(x,2)+\f(x,2)+2-x)×100%=40%,解得x=1.6。
N的平衡转化率为=eq \f(1.6 ml,2 ml)×100%=80%,平衡常数K=eq \f(\f(\f(1.6,2) ml,2 L)×\f(\f(1.6,2) ml,2 L),\b\lc\(\rc\)(\a\vs4\al\c1(\f(2-1.6,2) ml/L))eq \s\up12(2))=4,B错误;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体系,压强不影响平衡移动,不能做为达到平衡的判断依据,C错误;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体系,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但压强不影响平衡移动,转化率不变;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的原则,T2>T1,降低温度P的体积分数减少,反应向逆向进行,即放热的方向进行,反应物的转化率较低,D错误。]
t/℃
5
15
25
35
50
K
1 100
841
689
533
409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能力练习2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能力练习2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含解析,共4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节 原电池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节 原电池课后作业题,共7页。
人教版 (2019)第二节 反应热的计算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二节 反应热的计算巩固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已知反应器中存在如下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