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作业 8 南水北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同步练习-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高中地理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05592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课时分层作业 8 南水北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同步练习-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高中地理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05592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课时分层作业 8 南水北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同步练习-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高中地理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05592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南水北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综合训练题
展开课时分层作业(八)
(建议用时:40分钟)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对水土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得出下表资料。读表,回答1~2题。
占全国的百分比 | 长江流域以南地区 | 长江流域以北地区 |
水资源 | 80% | 14.7% |
人口 | 53.5% | 44.4% |
耕地 | 35.2% | 59.2% |
1.我国水资源和耕地的分布特点是( )
A.南方地多水少 B.南方地少水多
C.北方地多水多 D.北方地少水少
2.针对水土资源的配置情况,经过多年研究、论证、规划,我国正在实施的巨大工程是( )
A.长江三峡工程 B.淮河治理工程
C.南水北调工程 D.江都水利枢纽工程
1.B 2.C [第1题,由表中数据可以明显看出我国水资源分布是南多北少,而耕地分布则是南少北多。第2题,水土资源明显不匹配,南方地少水多,北方地多水少,为此我国正在实施南水北调跨流域调水工程。]
下图为南水北调东、中线调水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以( )
A.提高华北地区的水运能力
B.带动沿线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C.促进沿线地区的环境治理
D.利用南北地势落差开发水电
4.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利用京杭运河将长江水调往北方,该调水工程会( )
①加重海河的防洪压力 ②缓解京津地区的地面沉降 ③补充黄河的入海流量 ④增加长江下游的泥沙淤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C 4.D [第3题,南水北调主要是解决生活、生产用水紧张问题,对提高水运能力和开发水电影响不大;为了保证调水的水质,沿线不会发展水产养殖业;为了确保调水的水质不被沿线的工业企业污水污染,必须加强沿线地区的环境治理。第4题,南水北调是有计划地人工调水的工程,可以控制调水量,不会加重海河的防洪压力,①错误;京津地区因大量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南水北调可以缓解京津地区水资源的不足,减少地下水的抽取,缓解京津地区的地面沉降,②正确;南水北调的水并不汇入黄河,所以不会补充黄河的入海流量,③错误;大量抽水北调,长江的入海水量减少,水流减慢,泥沙沉积增多,可能增加长江下游的泥沙淤积,④正确。]
南水北调东线穿黄河工程项目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打通东线穿黄河隧洞,并连接东平湖和鲁北输水干线,实现调引长江水至鲁北地区,同时具备向河北省东部、天津市应急供水的条件。读我国南水北调工程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完成5~6题。
5.关于a、b两地段其周围所在大地形区叙述错误的是( )
A.a地区年降水量较大,但该地区仍然缺水
B.b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较发达,缺水较严重
C.a以南的大地形区发展农业应因地制宜,以立体农业为主
D.b以西的大地形区以鱼塘-台田方式治理低洼地
6.关于利用隧洞在黄河河床下输水叙述正确的是( )
①黄河该河段含沙量大,大量泥沙易淤塞河道,宜采用河床下输水 ②北上江水经隧洞在黄河河床下自流通过,无须提水跨越黄河 ③有利于降低东线工程的运行成本
④对技术要求较低,施工难度小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5.D 6.B [第5题,a地区在江苏南部,由于工业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污染导致水质性缺水,加之长江流域冬季降水量少,还存在季节性缺水的情况;b地是南水北调调入地,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a地以南为南方低山丘陵,应发展立体农业;b地以西的大地形区为黄土高原,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的治理,而不是低洼地的治理。第6题,南水北调东线自扬州至黄河段需要逐级提水,自黄河至天津段可自流;黄河下游河段为“地上河”,大量泥沙易淤塞河道;东线穿黄河隧洞可使北上江水经隧洞在黄河河床下自流通过,建设隧洞使施工投资较大,建成后自流使供水的运营成本降低;穿黄隧洞在河床下建设,对技术要求较高,施工难度较大。]
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为我国正在建设的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三项工程,回答7~8题。
7.西气东输使长江三角洲地区用上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好处是 ( )
A.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B.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C.消除污染
D.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8.南水北调工程有东、中、西三条线路,最先启动的是东线,其原因是 ( )
A.东线水可以自流,减少工程量
B.东线水质明显优于中、西线
C.东线有可利用的河道,工程量较小
D.其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提高京杭运河的运输能力
7.A 8.C [第7题,天然气是一种比较洁净的能源,长江三角洲地区使用天然气,可减少煤炭等污染较大能源的使用,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但天然气也有污染,并不能完全消除污染。第8题,东线在黄河以南不能自流,需逐级提水;东线沿岸人口、城市密集,污染比较严重,水质比较差;东线可利用京杭运河,减少工程量;目前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交通方式是铁路运输,东线主要借助京杭运河输水,而不是发展航运。]
甘肃省黄河流域地表水年可取水量为48.3亿m3左右。白龙江是嘉陵江上游最大的支流,在甘肃省境内,河流长475 km,流域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量为69.1亿m3。读陇东跨流域调水线路示意图,回答9~10题。
9.相比调水线路甲,调水线路乙具有的明显优点是 ( )
A.可调水量大 B.水质好
C.施工难度小 D.投资成本低
10.陇东跨流域调水工程如能顺利建成,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①有利于陇东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 ②解决陇东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③武都段白龙江的年径流量增大 ④促进陇东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9.A 10.B [第9题,由材料可知,白龙江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量大于甘肃省黄河流域地表水年可取水量,故调水线路乙具有的明显优点是可调水量大。第10题,陇东地区的水土流失主要是人为破坏植被引起的;白龙江武都段位于引水口的下游,调水工程将导致该河段的年径流量减小。]
11.读南水北调输水路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东线方案主要缓解我国水资源最短缺的地区(自南向北)________河、________河、________河三大流域用水紧张的状况。图中A、B、C各段水道中能够自流输水的是________段。
(2)三条线路中,水质最差的是________线工程。
(3)北京人喝的长江水来自________线路调水工程,该线路自南向北依次经过的省市是____________(简称)。
(4)南水北调遵循的三大原则: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5)解决华北地区缺水问题,除跨流域调水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 第(1)题,东线调水方案自南向北依次经过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输水到天津,其中黄河以南地势北高南低,需要动力提水,黄河以北地势南高北低,水可以自流;东线调水路线经过的淮河、黄河和海河流域由于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降水较少,用水特别紧张。第(2)题,东线工程源于长江下游,沿江工业园区众多,输水沿线有油田、煤矿及工业发达的城镇,大量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第(3)题,中线工程将长江水输送到北京,中线工程沿途经过湖北、河南、河北、北京。第(4)题,南水北调遵循的三大原则是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第(5)题,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缺乏的主要措施有: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节约用水、植树种草、防治水污染、淡化海水等。
[答案] (1)淮 黄 海 C
(2)东
(3)中 鄂、豫、冀、京
(4)先节水后调水 先治污后通水 先环保后用水
(5)修建水库、节约用水、植树种草、防治水污染、海水淡化等。
位于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是串联在一起的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四个湖的总称。读南四湖流域地理位置示意图,回答12~13题。
12.近年来,南四湖呈现萎缩趋势,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
B.湖底遭受侵蚀,渗漏强
C.周边地区大量引用湖泊水发展灌溉农业
D.地处黄河泛滥平原,河流含沙量大
13.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有利于缓解南四湖萎缩问题,下列关于调水工程对南四湖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湖中微山岛滩涂面积可能扩大
B.生物多样性会减少
C.倒逼流域内企业发展循环经济
D.不会对南四湖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12.D 13.C [第12题,南四湖近年来的萎缩主要与入湖河流流经黄泛区,带来的泥沙多,淤积严重有关。第13题,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使得南四湖水量增大,生物多样性会增加;微山岛滩涂被淹没,面积可能减小;调水工程对水质要求高,所以会倒逼流域内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减少污水排放;调水工程会对南四湖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兰郑长管道起于甘肃省兰州市,止于湖南省长沙市,途经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和湖南5省67个县、市。该工程是国家实施西油东送、北油南调战略工程的具体体现。读兰郑长输油管线示意图,回答14~15题。
14.(易错题)在沿途的配套油库中,中石油投资3.6亿元打造的郑州油库扩建工程,在河南7个油库中容量最大。扩建郑州油库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理位置优越 B.交通便捷
C.市场需求量大 D.运营成本低
15.修建兰郑长输油管线的积极意义有( )
①实现西部资源与石油消费地区供需的对接 ②有利于油品安全、平稳、高效运输 ③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 ④为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部署提供保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C 15.B [第14题,由图可知,该输油管线主要经过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沿途经济发达,对石油的需求量大,市场广阔,因此需要扩建油库。第15题,该管线的修建有利于西部资源与石油消费地区供需的对接,缓解区域间能源紧张的局势,而且相对安全、高效,但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丹江口水库位于湖北省与河南省交界处(图a),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引江济汉”工程作为中线工程的组成部分,于2010年3月在湖北荆江河段与汉江之间开工(图b),截至2018年1月17日8时,南水北调引江济汉工程已累计调水达100.02亿立方米。
图a 图b
(1)说出南水北调和“引江济汉”工程对水循环的影响。
(2)从自然角度分析丹江口水库成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优势条件。
(3)说明“引江济汉”工程对汉江的作用。
(4)说明丹江口水库作为华北未来可持续供水水源地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解析] 第(1)题,南水北调和“引江济汉”工程等人类活动主要影响了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影响着水循环过程中的能量流和物质流。第(2)题,水源地的优势条件主要从水质、水量角度分析, 自流输水也是重要优势。丹江口水库坐落于群山之中,环境优美,水质好;位于湿润地区,库区雨季长,降水丰沛,水源足;集水区面积大,库容量大;地势高,向华北地区供水可自流引水。第(3)题,“引江济汉”工程是将长江水引到丹江口水库,主要是对生态、航运、灌溉等影响。具有生态补水功能,可减少丹江口水库蓄水和调水后对下游的影响,能改善汉江下游河段生态、灌溉、供水和航运条件。第(4)题,保护水源地,主要是保护水质。应减少库区流域内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有利于保护水质;迁移周边工厂,或工业废水实行达标排放,防治工业污染;避免过度的水产养殖;保护森林,防止水土流失,有利于保护水质。
[答案] (1)主要干预或控制了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影响着水循环过程中的能量流和物质流。
(2)水库坐落于群山之中,环境优美,水质好;库区雨季长, 降水丰沛,水源足;集水区面积大,库容量大;地势高, 向华北地区供水可自流引水。
(3)工程具有生态补水功能,可减少丹江口水库蓄水和调水后对下游的影响;能改善汉江下游河段生态、灌溉、供水和航运条件。
(4)减少库区流域内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和农药使用量;迁移周边工厂,或工业废水实行达标排放,防治工业污染;避免过度的水产养殖;保护森林,防止水土流失。
高中第二节 南水北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高中<a href="/dl/tb_c400907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节 南水北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后作业题</a>,文件包含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课时分层作业8南水北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docx、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课时分层作业8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南水北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南水北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同步测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我国南水北调为例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我国南水北调为例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国水资源和耕地的分布特点是,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