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章 区域类型与区域差异第二节 区域差异与因地制宜测试题
展开课时分层作业(二)
(建议用时:40分钟)
读我国两幅农业景观图,回答1~2题。
甲 乙
1.可以作为甲、乙两图所反映的农业景观界线的是( )
A.200 mm年等降水量线 B.1月份0 ℃等温线
C.太行山脉 D.大兴安岭
2.甲、乙两地农业景观差异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市场
1.D 2.B [第1题,甲图反映的是东北地区的种植业景观,乙图反映的是内蒙古地区的畜牧业景观,这两种农业生产大致以大兴安岭为界线。第2题,东北的种植业处在湿润、半湿润区,内蒙古的畜牧业处在半干旱区,形成两者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降水的差异,因此两地农业景观差异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气候。]
下图为我国农业综合开发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5题。
3.造成我国各地农业生产发展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水源、土壤 B.劳动力、技术
C.气候、地形 D.市场、交通
4.与①区相比,③区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
A.机械化水平高 B.土壤肥力高
C.水热资源丰富 D.人均耕地面积大
5.下列地区中,既体现因地制宜,又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农业生产活动是( )
A.②区进行盐碱地改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B.③区充分利用光照优势,发展大棚农业
C.④区加速开发热带森林,扩大种植园面积
D.⑥区增加牲畜数量,扩大畜牧业规模
3.C 4.C 5.A [第3题,农业生产受气候和地形因素影响最大。第4题,与①区相比,③区纬度低,降水多,水热资源丰富。③区人均耕地面积、机械化水平均不如①区。两地土壤均较肥沃。第5题,黄淮海平原多旱涝、盐碱,故应进行盐碱地改良,采用科学的灌溉方式。长江中游地区冬季气温较高,不必发展大棚农业。华南地区应保护热带森林,发展特色林果和旅游业。西部地区增加牲畜数量会造成草场超载,破坏生态环境。]
甲、乙、丙、丁所示景观均为世界文化遗产。据此完成6~8题。
甲 成都都江堰 乙 苏州园林
丙 拉萨布达拉宫丁 北京长城
6.有关各地自然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所在地形区的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B.乙所在地形区东临太平洋,地震活动较频繁
C.丙所在地形区海拔最高,气压低,光热较充足
D.丁沿线以北植被少,降水多,水土流失较普遍
7.对甲所在地区农业生产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粮食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
B.主要从事旱地耕作
C.畜牧活动是主要农业活动
D.经济作物的种植以大豆和油菜为主
8.对图中乙地所在区域在区域开发中的功能定位是( )
A.支撑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极
B.全国重要的创新区域
C.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
D.我国保护自然文化资源的重要区域
6.A 7.A 8.B [第6、7题,甲所在地区为四川盆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农业以水田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等,大豆种植较少。乙位于长江三角洲,地震较少,工业发达。丙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光照充足,热量不足。长城沿线以北地区降水少,水土流失较轻,荒漠化严重。第8题,乙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为我国的优化开发区域,其功能定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区域,带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全国重要的创新区域,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及有全球影响力的经济区,全国重要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
地理标志是指标志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且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决定。地理标志越来越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点,也是地区的形象名片。比如,浙江绍兴市的绍兴黄酒,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延边苹果梨,宁夏中宁县的中宁枸杞等。据此,回答9~10题。
9.绍兴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中宁县分别位于我国( )
A.地势的第三、二、一级阶梯上
B.东部经济地带、中部经济地带、西部经济地带
C.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宁夏平原
D.长江流域、淮河流域、黄河流域
10.中宁枸杞俗称“红宝”,这里所产的枸杞粒大、肉厚、籽少、含糖量高、营养成分多,近百年来已被引种到十几个省区。但中宁枸杞无论引种到何方,种出的枸杞在外观上与中宁枸杞都有十分明显的区别。这主要是得益于中宁县独特的( )
A.市场优势
B.历史悠久的文化优势
C.科技优势
D.地理环境优势
9.B 10.D [第9题,浙江绍兴、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都处于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明显可以判断出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并不位于华北平原和淮河流域,因此A、C、D项可排除。绍兴市属于东部经济地带,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属于中部经济地带,中宁县属于西部经济地带。第10题,中宁县所产的枸杞品质高,这主要得益于中宁县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的地理环境优势。]
11.图甲、图乙为世界两个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甲 乙
(1)甲、乙两个地区面积较大的是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
(2)比较甲、乙两地区的自然条件。
| 相同点 | 不同点 | |
甲地 | 乙地 | ||
地理位置 |
|
|
|
地形 |
|
|
|
气候 |
|
|
|
河流 |
|
|
|
(3)比较甲、乙两地区有利于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
| 相同点 | 不同点 | |
甲地 | 乙地 | ||
地区开发的有利条件 |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
|
|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甲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经度在120°E附近,东西约跨4°,纬度在30°N以北,南北约跨3°;乙为中欧平原和西欧平原,经度在10°E附近,东西约跨20°,纬度在50°N附近,南北约跨15°。第(2)题,两地区都濒临海洋,气候湿润,地形平坦,河网稠密。但甲地区濒临太平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乙地区濒临大西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河流径流量平稳。第(3)题,甲、乙两地区相比较,两地区都交通便利、市场广阔;但甲地区劳动力资源更丰富,乙地区矿产资源更丰富,技术更发达。
[答案] (1)乙 乙所跨经纬度大
(2)
| 相同点 | 不同点 | |
甲地 | 乙地 | ||
地理位置 | 都濒临海洋 | 濒临太平洋 | 濒临大西洋 |
地形 | 均以平原为主 | 地处长江三角洲 | 西欧平原和中欧平原 |
气候 | 均为湿润的气候 | 亚热带季 风气候 | 主要是温带 海洋性气候 |
河流 | 河网稠密 |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 径流量平稳 |
(3)
| 相同点 | 不同点 | |
甲地 | 乙地 | ||
地区开发的 有利条件 | ①交通便利 ②市场广阔 | 劳动力充足 | 资源丰富、技术发达 |
读图,回答12~13题。
12.①②两区域共同的自然特征是( )
A.南部均为平原地区
B.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C.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四季分明
D.蕴藏着丰富的铁矿资源
13.下列有关①②两区域的人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稠密,自然增长率都较高
B.两区域南部均以电子工业为主
C.②区域北部为重要的粮棉产区
D.①区域城市群形成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是区域内丰富的铁矿资源
12.B 13.C [第12题,根据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可判断,①区域主要为德国,②区域主要为我国湖南省。②区域北部为洞庭湖平原;①区域铁矿资源贫乏;②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两区域降水丰富,河网稠密,水源充足。第13题,①区域(德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城市化水平很高;①区域城市群处于鲁尔区,该工业区的形成和发展建立在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的基础上;②区域(湖南省)北部为洞庭湖平原,是重要的粮棉产区,其南部电子工业不发达。]
由于区域所处的位置不同和自然环境的差异,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读图,回答14~15题。
14.下列关于甲国与乙国在自然环境方面的相似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都是岛国 B.面积相差不大
C.气候比较湿润 D.都多火山、地震
15.下列关于甲国与乙国经济发展差异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国工业起步早,乙国工业起步晚
B.甲国农业以畜牧业为主,乙国农业以渔业为主
C.甲国工业为“资源型”布局,乙国工业为“临海型”布局
D.甲国传统工业曾在世界上地位突出,乙国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上地位突出
14.D 15.B [第14题,英国位于板块内部,地壳运动不活跃,火山、地震少;日本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第15题,英国气候条件利于多汁牧草生长,乳畜业发达;日本为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农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
16.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中国第三个区域经济合作板块——环渤海经济圈正加速崛起。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同时延伸可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约占中国国土的12%和人口的20%。
材料二 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地区图。
(1)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地区港口众多,两幅图标有数码的城市中,为东北石油和华北煤炭重要输出港的是________;为东北地区重要综合性对外贸易口岸的是________;为全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的是________。(填数码)
(2)试比较“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在资源、运输、技术、协作、劳动力等工业布局条件(区位条件)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完成下列表格。
比较方面 | “长三角”地区 | 环渤海经济圈 | |
相同点 | 运输 |
|
|
技术 |
|
| |
协作 |
|
| |
劳动力 |
|
| |
不同点 | 矿产资源 |
|
|
运输 |
|
|
(3)与“长三角”相比,环渤海经济圈发展工业在资源方面的不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为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正在建设的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
(4)“长三角”地区能源需求量大,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
[解析] 第(1)题,考查秦皇岛、大连、上海等城市的主要职能特点,属基础知识考查。第(2)题,比较两地在资源、交通等方面的异同,解答时注意组织答案的简洁性和准确性。第(3)题,环渤海地区水资源短缺,实施的调水工程为南水北调工程。第(4)题,可从能源调入、提高能源利用率及寻找其他能源方面回答。
[答案] (1)③ ① ⑤
(2)如下表所示:
比较方面 | “长三角”地区 | 环渤海经济圈 | |
相同点 | 运输 | 有大型港口、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条件优越 | |
技术 | 有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技术力量雄厚 | ||
协作 | 大型企业密集,门类多,协作条件好 | ||
劳动力 | 人口密集,科技力量强,劳动力数量充足、素质高 | ||
不同点 | 矿产资源 | 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缺乏,需从外区域调入 | 有丰富的煤、石油等能源资源和铁矿等矿产资源,资源条件好 |
运输 | 有长江“黄金水道”,内河运输条件好 | 河流水量较少,有结冰期,内河运输条件较差 |
(3)水资源缺乏 南水北调工程
(4)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发展能耗少的工业;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建设秦山核电站等。
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区域差异与因地制宜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a href="/dl/tb_c400906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节 区域差异与因地制宜课后练习题</a>,文件包含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课时分层作业2区域差异与因地制宜docx、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课时分层作业2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区域差异与因地制宜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区域差异与因地制宜复习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从自然条件看,两地的差异是,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单元活动 分析区域发展差异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单元活动 分析区域发展差异课时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影响大豆开花的主要环境因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