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课件PPT+学案+同步练习+单元练习
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章 区域类型与区域差异本章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章 区域类型与区域差异本章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章末综合测评(一)(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据此完成1~2题。1.区域的特点是( )A.区域与区域之间是相互独立、互不联系的B.区域之间具有一定的界线,且界线一定是明确的C.一个区域的发展能促进其内部经济的发展,但并不影响周边地区D.一个区域往往具有一定的优势、特点和功能,这是与其他区域的差异所在2.下列区域中有明确界线的是( )A.河南省 B.中华文化区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温带季风气候区1.D 2.A [第1题,由区域的含义和特点可知,区域之间不是封闭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区域的界线有些具有确定性,如行政区,有些则具有过渡性,如干湿地区。第2题,区域的边界有虚有实,行政区是典型的有明确界线的区域,而文化区、自然带、气候区均没有明确的界线。]下图为西藏自治区的四大区域图。据此完成3~5题。3.这四大区域划分的方法是( )A.按照自然条件和景观特征的一致性划分B.按照人文条件和景观特征的一致性划分C.依据区域内部关联特点划分D.依据年降水量的大小划分4.下列有关这四大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界线是明确的 B.区域内部具有整体性C.四大区域相互联系 D.区域之间具有差异性5.图中从④至①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的差异 B.纬度的差异C.植被的差异 D.夏季风影响的差异3.A 4.A 5.D [第3题,由图可知,图示四大区域是我国的干湿度地区的划分,以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多少为指标划分,符合按照自然条件和景观特征一致性划分的自然区域。第4题,图示四大区域属于自然区域的分界,故没有明确的界线。第5题,图中从④至①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夏季风影响的差异。]读我国西北某地区新垦区位置图,回答6~8题。6.该流域新垦区( )A.区域的界线与行政边界一致B.区域内部农业生产无相似性C.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水源D.与非农垦区相互独立7.图中行政中心与新垦区的区域空间结构分别表现为( )A.面状与点状 B.线状与岛状C.点状与岛状 D.点状与面状8.从区域尺度来看,该区域属于( )A.大尺度区域 B.中尺度区域C.小尺度区域 D.以上都不对6.C 7.D 8.C [第6题,西北地区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因此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水源,C项正确。读图可知,流域新垦区的界线与行政边界不一致,A项错误;区域内部农业生产都靠近水源地,B项错误;新垦区与非农垦区河流是相互联系的,D项错误。第7题,读图可知,行政中心呈点状,新垦区呈面状。第8题,由图可知,该区域为新疆境内的一个新垦区,因此应为小尺度区域。]地理标志是指标志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且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决定的,地理标志已成为区域形象名片,比如,浙江绍兴市——绍兴黄酒,吉林延边州——延边苹果梨,宁夏中宁县——中宁枸杞,安徽黄山市——黄山毛峰茶等。据此完成9~10题。9.黄山毛峰以其独特的色、香、味、形,被誉为茶中精品,定为国家礼品茶。黄山毛峰滋味甘醇,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等特有品质主要得益于黄山独特的( )A.市场优势 B.历史悠久的文化优势C.科技优势 D.地理环境优势10.关于黄山毛峰茶产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B.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C.有一定明确的界线D.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9.D 10.C [第9题,黄山毛峰品质优良主要是由其优越的自然环境决定的。第10题,有的区域界线是明确的,如行政区界;有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黄山毛峰产地没有明确界线。]读我国某专题自然区划图,完成11~12题。11.图中各区域( )A.大小相近 B.内部各要素都相似C.相互独立 D.各有发展优势12.Ⅳ区域目前面临的典型生态环境问题是( )A.森林破坏 B.水土流失C.荒漠化 D.旱涝频繁11.D 12.C [第11题,该题考查区域的特征,读图可知图中各区域大小各异,A错误;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但不是内部各要素都相似,B错误;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而不是相互独立的,C错误;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因此各有发展优势,D正确。第12题,IV区域位于西北地区,该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气候干旱,多大风,目前面临的典型生态环境问题荒漠化,C正确,ABD错误。]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在陕西这块黄土地上,由于气候、经济、文化等原因影响,山西人(关中人)在衣、食、住、行、乐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方式。外地人对此十分好奇,经过汇集称之为“陕西十大怪”: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碗盆难分开,辣子是道菜,泡馍大碗卖,凳子不坐蹲起来,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帕帕头上戴,唱戏吼起来。据此回答13~14题。13.“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的饮食习惯,主要原因是关中地区主要种植作物是( )A.玉米 B.大豆 C.小麦 D.高粱14.“姑娘不对外,帕帕头上戴”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这里风沙大,冬春季节常刮( )A.东南风 B.西北风C.西南风 D.东北风13.C 14.B [第13题, 面条和锅盔等面食的原料是小麦, 关中地区以种植小麦为主。第14题,关中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吹西北风,夏季吹东南风。]下图为甲、乙两区域简图。读图,完成15~16题。甲 乙15.下列有关甲、乙两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区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B.乙地区典型植被为热带雨林C.甲、乙两地区河湖众多,河流径流季节变化都较小D.甲地区矿产资源贫乏,乙地区矿产资源丰富16.甲、乙两区域社会经济特征的共同点是( )A.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热量不足B.加工制造业都接近原料、燃料产地C.水陆交通便利,交通通达度高D.城市高度密集,城市化发展速度快15.D 16.C [第15题,甲图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矿产资源贫乏;乙图为美国五大湖地区,为温带气候,对应的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该地区有丰富的煤、铁等矿产资源;甲、乙两地河湖众多,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第16题,题目要求回答的是“社会经济特征”和“共同点”。A项中的热量不足属于自然条件;美国五大湖地区加工制造业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城市高度密集,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较慢,而长江三角洲地区原料、燃料不足。]读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图,回答17~18题。17.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经济地带和东部季风区的范围是基本吻合的B.西部经济地带位于内陆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均属于沿边省区C.重庆市属东部经济地带D.中部经济地带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18.关于三个经济地带协调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部分高能耗、高原料消耗的企业转移到资源丰富的中、西部B.将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到人口稠密的东部C.将大运输量的企业转移到交通发达的东部D.将轻工业和农牧业转移到资源短缺的东部17.D 18.A [第17题,东部经济地带包括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桂、琼12个省级行政区,与东部季风区相差甚远;西部包括陕、甘、宁、青、新、川、渝、贵、云、藏10个省级行政区,并非都是沿边省区;重庆市属于西部经济地带;三个经济地带中,中部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第18题,东部地带有资金和科技优势,中、西部有丰富的能源、矿产,因此可以把部分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和部分高能耗、高原料消耗的企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适宜在中、西部就地加工的农牧产品加工企业也转移到中、西部的农牧业地区,加强东部与中、西部的联合,协调地区差异,实现共同发展。]读我国某流域部分河段图,回答19~20题。19.该流域图示河段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围湖造田,使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B.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导致降水时间变长C.中下游地区多平原,地势低平,不利于泄洪D.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夏季多暴雨20.该流域的综合开发方向应为( )A.实行梯级开发,实现全流域通航B.修建水利工程,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C.扩大灌溉面积,发展河谷农业D.发展旅游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19.A 20.D [第19题,根据经纬度和水系形态可推断该流域为长江流域,图示河段主要位于长江中游,该地区人们围湖造田,缩小了湖泊面积,使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洪涝灾害多发,A项正确;上游植被破坏严重,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但不会导致降水时间变长,B项错误;C、D项为自然原因,与题干要求不符。第20题,长江流域上游落差大,流速快,可实行梯级开发,但不可能实现全流域通航,A项错误;修建水利工程为工业发展提供的是电力,B项错误;该流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适宜发展季风水田农业,C项错误;长江沿岸景点较多,可以发展旅游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D项正确。]下表为2014年我国三省(市、区)社会经济相关数据。据此完成21~22题。行政区上海辽宁广西人口自然增长率(‰)3.140.267.86城镇人口比重(%)89.6067.0546.01人均GDP(万元)9.76.53.3三次产业结构0.5∶34.7∶64.88.0∶50.2∶41.815.4∶46.7∶37.921.影响表中行政区城镇化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农业发展水平 B.人口自然增长率C.工业发展规模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22.广西境内的喀斯特石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的主体功能是( )A.提供生态产品 B.提供农产品C.提供服务产品 D.提供工业产品21.D 22.A [第21题,该题考查我国四大地区发展差异的原因,归根到底是考查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从东部地区的上海、东北地区的辽宁和西部地区的广西,城镇化水平由高到低,主要是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造成的。第22题,桂黔滇喀斯特石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为限制开发区域,其功能定位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区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示范区,其主体功能是提供生态产品。]不同区域要素的组合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如图为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典型服饰,据此完成23~25题。23.“不对称”是图中民族服饰的重要特点,形成这一特点的地理原因是( )A.山峰多冰川B.昼夜温差大C.草场面积广D.高原光照强24.青藏高原多数地区不宜发展耕作业的主要限制性条件是( )A.日照条件差 B.热量条件差C.干旱多风沙 D.地形起伏大25.我国南方的腌制品多偏向肉类,北方的腌制品多偏向蔬菜。造成腌制品“北素南肉”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南北物产差异 B.饮食习惯不同C.气候差异 D.食用盐的种类不同23.B 24.B 25.C [第23题,青藏高原上昼夜温差大,藏袍的“不对称”与之有关。藏袍宽大,穿脱自如,白天阳光充足,气温升高时,可脱袖露臂,调节体温,中午炎热时甚至褪下袖子缠于腰间;早晚温度低,则两个袖子都穿上。第24题,青藏高原上太阳辐射强,日照条件好。但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多数地区的热量条件不足,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要求。第25题,我国南方的水热条件好,冬季气温较高,也能种植蔬菜,而北方冬季寒冷,所以北方的腌制品多偏向蔬菜,因而造成腌制品“北素南肉”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差异。南北物产差异和饮食习惯不同也是由于南北气候差异造成的。]二、综合题(共50分)2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1)四川凉山素有“小春城”和“月城”美誉,简述其形成原因。(4分)(2)上海,是祖国的东方明珠,海派文化特色;北京,是祖国的心脏,京派文化鲜明。试比较北京、上海两城市文化的主要差异。(4分)城市传统民居戏曲饮食文化北京 京剧、京韵大鼓炸酱面、豆花上海弄堂、石库门 阳春面、五香豆(3)桂林山水甲天下,形成桂林山水景观的外力作用是________。为保护桂林山水旅游环境,请提出你的建议。(6分)[解析] 第(1)题,“小春城”说明四季如春,冬不冷,夏不热,主要从影响气温的因素包括地形、纬度角度分析。纬度较低,凉山平均海拔1 50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月城”说明空气洁净度高,与人类活动及自然环境有关,该地海拔较高,空气洁净,山区人口密度低,大气和光污染较少,所以空气洁净度高。第(2)题,北京位于北方地区,传统民居为四合院,上海地区的戏曲有沪剧和越剧等。第(3)题,桂林山水是石灰岩分布地区受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喀斯特地貌。保护旅游环境主要从提高意识、健全法规、减少排放、建设保护区等方面考虑。具体包括合理控制旅游资源的开发规模,缓解环境压力;污水达标排放,减少污染企业;设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桂林山水的稀缺资源;建立健全旅游环境保护法规;提升游客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旅游等。[答案] (1)纬度较低,凉山平均海拔1 50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该地海拔较高,空气洁净,山区人口密度低,大气和光污染较少。(2)四合院 沪剧、越剧(3)流水侵蚀(溶蚀) 合理控制旅游资源的开发规模,缓解环境压力;污水达标排放,减少污染企业;设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桂林山水的稀缺资源;建立健全旅游环境保护法规;提升游客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旅游。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材料一 大不列颠岛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图甲),与日本北海道岛略图(图乙)。甲 乙材料二 日本东西两岸气温和降水对比表。 日本海侧太平洋侧月份1212平均最低气温(℃)-4.9-5.2-5.2-4.9平均最高气温(℃)1.92.55.96.2降水量(mm)1331047976(1)大不列颠岛该月气温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影响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3分)(2)北海道岛冬季多暴雪。根据材料二的数据可知,暴雪主要分布在________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3)大不列颠岛和北海道岛的地带性植被都是________________。根据北海道岛的地形和气候特征判断,日本的________、________资源均较丰富。(4分)(4)大不列颠岛和北海道岛________(填“东”或“西”)侧海域有世界著名的渔场,其共同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传统上日本人吃米饭寿司,而大不列颠岛居民的食物主要是牛排、奶油和奶酪等,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要素是________。(3分)[解析] 第(1)题,据图描述即可。气温的南北差异主要是纬度影响所致,气温的东西差异主要是受洋流影响所致,英国西部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第(2)题,据材料二表中数据可看出,冬季日本海沿岸降水(暴雪)多,其原因在于北海道岛西侧处于来自日本海的湿润气流的迎风坡。第(3)题,大不列颠岛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北海道岛为温带季风气候,两地的地带性植被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北海道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冬夏降水都比较丰富,因此水、水力和森林资源比较丰富。第(4)题,大不列颠岛的东北侧有北海渔场;北海道岛的东北侧有北海道渔场,都是由于寒暖流交汇而形成的渔场。两岛饮食结构的差异主要源于气候差异:大不列颠岛的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不利于粮食作物成熟,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该地乳畜业发达;北海道岛为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宜水稻种植。[答案] (1)西南高,东北低 纬度 洋流(暖流)(2)日本海(或西) 冬季风(或西北风)经过海洋带来湿润气流在岛屿西侧受到地形抬升影响(3)温带落叶阔叶林 森林 水能(水力) 水(任答两点)(4)东 寒暖流在该海域交汇 气候2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材料 黄河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略图。 (1)说出黄河和长江两河流水文特征的主要差异。(4分)(2)说出黄河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这两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的异同点。(4分)(3)比较两三角洲农业生产。(6分) 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粮食作物 油料作物 耕地类型 [解析] 第(1)题,从水量、含沙量、汛期、有无结冰期等方面分析。第(2)题,两地区地理环境的差异可从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矿产资源等方面进行比较。第(3)题,黄河三角洲是旱地,粮食作物为小麦,油料作物主要为花生;长江三角洲是水田,粮食作物主要为水稻,油料作物为油菜。[答案] (1)黄河:径流量小,含沙量大,汛期短,有结冰期,部分河段有凌汛现象。长江:径流量大,含沙量小,汛期长,无结冰期。(2)相同点:两地都位于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地形都以平原为主,都属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不同点:长江三角洲位于亚热带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作物的生长期较长,土壤以水稻土为主,比较肥沃,但矿产资源贫乏。黄河三角洲位于我国的暖温带,为温带季风气候,土壤盐碱化较严重;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资源。(3) 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粮食作物小麦水稻油料作物花生油菜耕地类型旱地水田29.江苏是我国东部经济较发达的省份之一,但存在明显的南北差异。右图是苏南、苏中、苏北经济差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1)简述江苏南北经济存在的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2)苏中地区包括长江沿线的扬州、泰州和南通三市,与苏北相比经济发展有利的地理位置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3)苏北地区农业所占比重较大,简要评价苏北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_____。(3分)[解析] 第(1)题,由图中信息可知:苏南经济总量多于苏中、苏北;苏南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大于苏中和苏北。第(2)题,由苏中地区的范围可知:与苏北相比,苏中滨江、靠近苏南和上海等发达地区,苏南和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强。第(3)题,评价类题目应注意包括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包括地形、气候、水源和土壤等因素。苏北地区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受季风影响雨热同期,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但受季风影响,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易发生水旱灾害。[答案] (1)苏南经济总量多于苏中、苏北;苏南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大于苏中和苏北(2)滨江、靠近苏南和上海发达地区(3)地形平坦、水热充足、雨热同期、水源充足,但水旱灾害多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区域差异与因地制宜复习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从自然条件看,两地的差异是,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中图版 (2019)第一章 区域类型与区域差异第二节 区域差异与因地制宜课堂检测,共9页。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章 区域类型与区域差异第一节 区域的含义和类型练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