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6.2 插秧歌导学案
展开1.能够清晰、流畅、有感情地诵读全文。
2.能够把握全诗的情感变化,理解诗歌内容,学会鉴赏诗歌。
3.能够结合本诗的社会背景、作家生平,对本诗有个性化的理解和鉴赏。
自主预习
1.补充下列横线处的内容
杨万里,号 ,与 、 、 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 ”。
2.任务情境
微电影课程班同学准备拍一期15秒左右的小视频,主题为“体味劳作艰辛,感悟劳动精神”。请你们小组以《插秧歌》为蓝本,撰写小视频脚本。
任务活动一:研习文本,做好撰写准备。
任务活动二:分化镜头,感知农事繁忙。
任务活动三:优化细节,感悟劳动内涵。
(1)同期声台词。
田妇:
情绪表达:
田夫:
情绪表达:
(2)结尾引导语。
课后作业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游西湖
苏辙
闭门不出十年久,湖上重游一梦回。
行过闾阎争问讯,忽逢鱼鸟亦惊猜。
可怜举目非吾党,谁与开樽共一杯?
归去无言掩屏卧,古人时向梦中来。
【注】苏辙,宋代文学家,晚年为避新旧党争之祸,辞退官职,筑室于颖川,自号颍滨遗老。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说从梦中醒来到西湖之上再游览一次,结尾说古时的贤人在梦中纷纷向“我”走来,前后照应,强调“梦”带来的快乐。
B.颔联运用拟人、对偶手法,通过描述乡民和鱼鸟对他出游西湖的反应,从侧面烘托出诗人多年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
C.尾联中“归去”一句,是说回到家后什么话也不说,挡住屏风就睡下,是前面主要事件——游西湖的结局。
D.本诗结构圆合,以“闭门”始,以“闭门”终,表达宦情淡薄。文章也自然淡泊,意境闲淡,情趣悠远。
2.本诗颔联在表达技巧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3.与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心情相比,作者在本诗尾联表达出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
1.诚斋 陆游 尤袤 范成大 诚斋先生
2.任务活动一:研习文本,做好撰写准备。
任务活动二:分化镜头,感知农事繁忙。
任务活动三:略
课后作业
1.A “带来的快乐”的说法有误,其感情应是郁郁寡欢、苦闷。
2.颔联运用侧面烘托,通过描述市民和鱼鸟对他出游西湖的反应,从侧面烘托出诗人多年深居简出的生活;运用拟人、对偶,写百姓问讯和鱼鸟惊猜,说明人已陌生,物亦惊猜,表意深刻,形象生动。
3.陶渊明是田园诗人,向往田园生活。“樊笼”比喻官场生活,“复得返自然”,如鸟儿离开樊笼一般投进大自然的怀抱,内心的快意不言而喻。而苏辙虽是辞官归隐,但由注释可知,是迫于无奈。通过“闭门不出十年久”可知其深居简出的生活,并无投身自然的乐趣。通过尾联“古人时向梦中来”可知诗人不与外界交往,只与古人为友,聊以自慰,写出了内心的孤独、寂寞、无奈之情。
学案设计(二)
学习目标
1.能够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掌握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
2.能够对杨万里作品和田园劳动诗有基本的体会。
3.能够就不同作品展开比较阅读,形成有逻辑的思考。
课堂探究
【情境创设】
惠山区吴文化公园拟举行“吴地三百六十行泥塑展”,需要完成“插秧”泥塑,请你根据杨万里的《插秧歌》设计“插秧”场景,供泥塑艺人选用。
任务活动一:了解泥塑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表格。
无锡去县北五里为铭山。进桥,店在左岸,店精雅,卖泉酒、水坛、花缸、宜兴罐、风炉、盆盎、泥人等货。
——明·张岱《陶庵梦忆》
一丸捻就作婵娟,引得游人绝爱怜。常把桃花坞(惠山第二坞)中土,换来仕女几多钱。
——清·杜汉阶《梁溪竹枝词一百首》
高宗南巡,驾至无锡惠泉山,山下有王春林者,卖泥人铺也。工作精妙,技艺万端。至此,命作泥人数盘,饰以锦片,金叶之类,进御时,大称赏,赐金甚丰。
——清·徐珂《清稗类秒·工艺录》
惠山泥人简介
任务活动二:场景设计
任务活动三:尝试捏塑
课后作业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伐檀
坎坎伐檀①兮,置之河之干②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③貆④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⑤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⑥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注】①檀:檀树。②干:岸。③县:通“悬”,悬挂。④貆(huán):兽名,猪獾。⑤特:三岁的兽,泛指大兽。⑥漘(chún):水边。
1.下列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反映了《诗经》“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
B.这首诗每段的三、四句,是奴隶们对不劳而食的奴隶主发出的愤怒质问。
C.这首诗每段的末句,表现了奴隶对不平等的社会现象的感叹,标志着奴隶们的初步觉醒。
D.这首诗采用了“赋”与“兴”相结合的手法,从而更有力地突出了“刺贪”的主题。
2.本诗中作者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分别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试举例分析。
参考答案
课堂探究
任务活动一:了解泥塑
惠山泥人简介
任务活动二:场景设计
任务活动三:略
课后作业
1.C
2.①“兴”的手法。②每章前三句起兴,以奴隶在河边伐木劳动的情景起兴,由景入情,引出对奴隶主不劳而获的冷嘲热讽和愤怒质问。③以劳动情景起兴不仅烘托气氛,引出所咏之辞,而且也与奴隶主坐享其成形成对比。④“重章叠句,反复咏叹”的手法。全诗三章,只有少数几个词的变化,使诗的主题鲜明,音律和谐。
文本解读
(内容、主题)
呈现内容
视频时长
整体风格
镜号
景别
演员
镜头内容
同期声
台词
道具
备注
1
远景
2
中景、
近景
3
近景
文本解读
(内容、主题)
呈现内容
视频时长
整体风格
以插秧活动展现农民吃苦耐劳的精神
场景一:
农事劳作:抛秧、接秧、拔秧、插秧;
场景二:夫妇对话
15秒
积极向上
镜号
景别
演员
镜头内容
同期声
台词
道具
备注
1
远景
/
大雨倾盆,
田野凄迷
/
/
营造
氛围
2
中景、
近景
田夫、
田妇、
大儿、
小儿
抛秧、接秧、
拔秧、插秧
/
斗笠、蓑
衣、秧田
凸显农
事繁忙
3
近景
田夫、
田妇
对话
田妇:吃早饭了。
田夫:(先低头不语)栽种未完,要照看好小鹅小鸭。
斗笠、蓑
衣、秧田
展现农
民吃苦
耐劳的
精神
产地
分类
制作方法
特征
影响
场景概括
突出特征
主要物象
反映主题
产地
分类
制作方法
特征
影响
铭山、
惠山
人物、物品、场景等(或泥耍货、手捏戏文)
捏塑
模拟万物,外加装饰
深受群众及帝王喜爱
场景概括
突出特征
主要物象
反映主题
全家插秧
动作:抛、接、拔、插
田夫、田妇、大儿、小儿
插秧紧张有序,农家辛苦忙碌
雨中劳作
衣着、神情
斗笠、蓑衣、大雨
夫妇对话
动作:低头折腰
田夫、田妇、秧田、鹅、鸭等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2.2 红烛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第一单元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2.2 红烛导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基础检测,课内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2.4* 致云雀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2.4* 致云雀导学案及答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基础检测,课内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2.2 红烛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2 红烛学案设计,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基础检测,课内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