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 1.4 团团圆圆过中秋 部编版 (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9/1205673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 1.4 团团圆圆过中秋 部编版 (1)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9/1205673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 1.4 团团圆圆过中秋 部编版 (1)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9/1205673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 我们的节假日4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 我们的节假日4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问好,谜语导入课题,开开心心话中秋,十五,团团圆圆品中秋,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内容:
2016年教育部编写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14、15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懂得中秋节是我国重大法定节日之一,了解不同地区、不同家庭庆祝中秋节的方式,开拓视野,建立法治意识和多元文化意识;
2.引导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体会中秋团圆的意义及思亲情怀;
3.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收集信息的兴趣,提升其探究、交流、分享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与日常生活事件联系起来,学会按传统的文化仪式来庆祝中秋节,做中华传统文化的践行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现状,向学生说明有一些人为了让我们过一个团圆祥和的中秋之夜,仍坚守在工作岗位,无法与亲人团聚,感受思乡怀亲的情怀。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收集相关资料;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月饼若干
教学过程:
一、课前问好,谜语导入课题
1.出示与中秋相关的儿歌,让学生猜一猜。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您好!
师:今天,包老师特别开心,和咱们二年级二班的同学又见面了。
师:我首先想请同学们跟我一起来读一首小儿歌。这首儿歌里藏着一个节日。是什么节日呢?咱们一起来读一读,找找答案吧。
师:月团圆。
生:月团圆,人团圆,家家户户笑开颜。吃月饼,看花灯,全家赏月聊聊天。
师:声音真洪亮。读完了,你找到答案了么?
生:儿歌里说的是中秋节。
师:你真棒!
2.师生谈话,顺势导入本课的主题——团团圆圆过中秋。
师:那谁能再来说说看,关于中秋节,这儿歌里讲了什么呢?来,你说。
生:讲了月饼。
师:中秋节我们要吃月饼,请坐。你说。
生:中秋节一家人团圆。
师:很好。你说。
生:中秋节有许多活动。
师:有什么呀这里?
生:有看花灯。
师:没错,请坐。还有,你说。
生:还有赏月。
师:还有么?我们全家人团聚在一起,你说。
生:聊天,全家人都很开心,笑开颜了。
师:可以一家人吃月饼、赏月、看花灯,这个中秋节过得多有意思啊。今天呀,咱们上的这节课就和中秋节有关,题目是,大家齐读一遍。
生:团团圆圆过中秋。
师:你们真棒!(板书课题)
二、开开心心话中秋
1.小组讨论:交流中秋节的来历、传说、习俗等。
师:关于中秋节,你们都知道些什么?同学们相互讨论一下吧。
(学生小组讨论)
师: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跟我们大家来说说。谁先来试试?
生:每年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
师:八月十五,是2018年8月15日吗?
生:是,不是……
师:咦,有的同学点了点头,有的同学摇了摇头。
生:咱们说的八月十五中秋节说的是农历,农历是咱们国家特有的,中国人才用,外国人不用。
师:说得真好。那为什么是这一天过这个节呢?这个节日为什么叫中秋节呀?
生:这个节日在秋天中间,所以叫中秋节。
师:看大屏幕,老师这里有一张月亮变化的规律图。说说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月亮有的时候看不见,有的时候像一条线,有的时候又变得圆圆的。
生:月亮变化的周期大概是30天左右。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那我们看这个月相变化规律图,月亮哪天最圆?
生:十六、十五。
师:有一个同学可是发现了十六那天月亮更圆,那为什么八月十五过中秋节?
生:十五在一个月的中间。
师:说的真好,一个月一般30天左右,有的长有的短。按平均三十天来算,三十的一半刚好是十五。
师:那按我国的农历算,秋季是七、八、九月,我们看看八月在秋季的哪儿。
生:中间。
师:对了,秋天中间那个月的中间那天,就是八月十五,所以叫。
生:中秋节。
师:没错,记住了么?
生:记住了。
师:接下来,我们要说说人们为什么要过中秋节,哪个小组给大家讲讲。
生:因为嫦娥飞上了月亮所以我们过中秋节。
师:还有谁来说说。
生:吴刚犯了错,被惩罚在月亮上砍月桂树,所以我们过中秋节。
师:讲得真不错,看来大家课前还真下足了功夫。关于过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特别多,下面请大家跟我一起来看一个短片。
(播放视频短片)
师:好了,短片看完了,你记住了什么?你说说。
生:吃月饼是从元代开始的。
师:观察得真仔细,你真棒。还有么?
生: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特别多。
师:说的对,那其实人们过中秋节,有一个最根本的原因是丰收了,大家要聚在一起吃个饭庆祝一下。在我们中国人的心中,一家人团圆在一起,就是幸福,就是快乐。
师:那么过中秋节的时候,一家人聚在一起除了吃饭吃月饼,还喜欢干什么呢?你都参加了什么?
生:看花灯,猜灯谜。
生:赏月。
生:做月饼。
师:真有趣。
2.交流祖国各地、各民族怎样欢庆中秋。
师:接下来我请同学们看看,别的地区和民族是怎么过中秋节的。看短片。
(播放动画短片)
师:短片看完了,大家看到他们参加的活动有哪些?也可以说说你喜欢的。
生:放孔明灯,舞火龙,放河灯。
师:观察真仔细,很棒,请坐。
生: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赏月。
师:请坐,你说。
生:我和家人去了公园赏月,景色很美,人也很开心。
师:真羡慕你。谁再来说一说?你说。
生:吃月饼。月饼圆圆的,一家人也团团圆圆的。
师:说的真好,那你们吃的月饼都是哪来的?自己做?还是去商店里买来的?
生:我们家是自己做的。
师:哇,这么厉害。
生:我们家是买来的。
师:不管是买来的,还是自己家里做的,月饼啊,可都是中秋节必吃的食品。除了吃月饼,还有些什么活动?
生:赏桂花,饮桂花酒。桂花香甜香甜,生活也香甜。
师:是的,在我们国家有的地区还有赏桂花、饮桂花酒的习俗。桂花有“九里香”的美誉,每年十月是花季,在咱们的北京颐和园、杭州满觉陇、苏州桂花公园都是著名的赏桂花的好去处。(欣赏图片)
生:猜灯谜,赏花灯,可以把灯挂起来,也可以放进小河里。
师:说的真棒,圆圆亮亮的灯象征着希望和团圆。多有意思啊,有这么多活动啊,咱们有的都没参加过。
师:我们祖国地大物博,各个地区的风俗习惯不同,过节的时候人们参加的活动也不一样。还有一些人,他们也过中秋节,但他们不在我们祖国广袤的土地上生活,他们在哪呢?咱们来看看一组图片吧。
师:看完了,大家说说你都看到了些什么。
生:有的人在英国,有的在悉尼,他们在吃团圆饭。
师:请坐。还有么?
生:在伦敦有中国人看花灯庆祝中秋节,芬兰的华联会在舞龙。
师:请坐,这些人常年生活在国外,为什么也要过中秋节呢?你说。
生:一种乐趣。
师:可以,中秋节多有意思,咱得过。请坐。还有么?
生:中秋节是咱中国人的节日,所以他们要过这个节。
师:请坐,你们说的都很棒!中国人在外国也过咱们中国的传统节日,用这种方式告诉祖国虽然我们不能回家和家人团聚,但是我们想你们,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我们想念自己的亲人。中国人到哪都不会忘了我的祖国是中国,我是中国人。(板书过中秋)
三、团团圆圆品中秋
1.交流自己家的中秋节是怎么过的,感受阖家团圆的幸福快乐,体会浓浓的亲情。
师:在咱们课本上有篇小日记,小组读一读,讨论说说自己中秋节是怎么过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小组讨论)
师:好,讨论完了,谁来说说看。
生:中秋节那天我和爸妈一大早就起床,去商店买了月饼,然后去外公、外婆家吃饭,晚上一起吃月饼、赏月,我很开心。
师:老师也替你开心,请坐。可是,并不是每个人的中秋节都能全家人团聚在一起。你来说说。
生:我爸爸是警察,中秋节需要加班,只有我和妈妈在家,我和妈妈特别想爸爸,做好的饭菜,分好的月饼,爸爸都吃不着。我给爸爸打了电话说等爸爸有时间了再回家团聚,我爱我的爸爸。
师:是的,小丽给爸爸打了电话,还特别理解爸爸,真懂事体贴。
师:你们中秋节爸爸妈妈没回来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呀?
生:我想和爸爸妈妈在一起。
生:虽然和爷爷奶奶在一起我很开心,但是爸妈能回来的话,我会更开心。
生:爸妈没回来是因为有重要的工作,我能理解,等有空了他们就会回来团聚。
生:爸妈过年就会回来了,国庆长假我也可以去找他们,能团聚我很开心,不能团聚我也能理解他们的难处。
师:乖孩子,真懂事。团聚和思念都是是中秋节的味道。即使人不能团圆,也要让爱团圆。(板书团圆夜)
2.古时候,漂泊在外的游子常以描写月亮的诗来寄托他们的思乡之情,你知道哪些描写月亮的诗歌?中秋诗词大会。
师:古时候,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人们不能和家人团聚,想家了怎么办?
生:写诗。
师:请坐,写和月亮有关的诗。你们知道哪些和月亮有关的诗?
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师:咱们一起来读一读李白的《静夜思》和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播放舒缓的古典音乐,师生伴乐有感情的朗诵)
3.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诗人,一起来写一写有关月亮的诗歌。
师:和月亮有关的想念家乡家人的诗,还有哪些?大家在书本上写写。也可以自己创作一两句儿歌,表达自己对中秋的理解。
(师巡视指导并用扫描器、投影仪进行作品展示)
师:作品展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体会了中秋节的快乐和诗情画意之后,一起品尝月饼,感受幸福。
师:今天呢?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一份小礼物——一块月饼,请大家一起来尝一尝。说说你尝到的是什么馅儿。
生:老师,我的是豆沙馅。
生:我的是水果馅。
生:我的是五仁月饼,哈哈。
生:老师,我的好像是玉米馅儿的。
师:这么多种馅啊,好像什么都有诶。
生: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果子都成熟了,粮食也都丰收了。
师:看来秋天真是个好季节啊,有这么有意思的节日,还各种粮食啊,水果啊,什么都丰收了,想吃什么馅儿的月饼就有什么馅儿的原料,真好。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分享一下。
师: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课上到这里,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收获呢?说说看,和我们大家分享一下。
生:我知道了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
生:我知道了中秋节有许多有趣的活动,比如吃月饼,赏月,看花灯,饮桂花酒。
生:我知道了不同地区、不同家庭过中秋节的方式不同。
生:我知道了很多和月亮有关的诗句。
师:同学们真是收获满满啊,老师真开心!
2.结束语。
师:好啦,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次课再见!
生:老师再见!
五、板书设计:
4、团团圆圆过中秋
过中秋 团圆夜
六、设计意图:
《课程标准》“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中的第9条规定:“学习利用图书、电视、网络等多种方式收集需要的资料。”《团团圆圆过中秋》是本单元最后一课,以中秋节为例,谈传统节日。教材的使用时间刚好是秋天,在秋天的节日中,中秋节是我国法定的重大节日之一。
说到这个节日,学生一般对《嫦娥奔月》等中秋传说故事有所了解,对中秋节习俗,如赏月、吃月饼,也都有过生活体验。但是对中秋节有别于其他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却缺乏更深入的了解。中秋节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熏陶的有效载体。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节日,可以进行传统文化熏陶,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七、教学反思: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必要从小了解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并能传承与弘扬它。我在教学中有这样一些创新之处:1.课前引导学生收集各地过中秋节的习俗,便于课堂上小组交流分享。2.教学中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通过调查、探究、游戏、讨论、实践等各种学习方式,深入了解中秋佳节。3.紧密联系生活,引导学生从其他人的庆祝方式中,感受人们赋予中秋节的情感,并进一步回望自己和家人是怎么庆祝的,讲述自己的内心体验。4.教学中使用图片、短片等信息化手段让学生较为直观地感受到节日的丰富多彩,在诵诗环节播放舒缓音乐伴奏诵诗营造气氛,写诗环节用扫描仪展示学生作品。5.强调中秋节是我国重大法定节日之一,初步形成法治意识。
我觉得以下方面需要更深入的思考;1.关于中秋节的日子八月十五,涉及到农历、公历的认识和区分,由于二年级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对他们来讲难度较大。2.留守儿童在体会中秋节思亲情怀方面,适当进行情绪疏导。3.作为一门活动型课程,如何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用心去经历、去体验、去感悟,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和情感,更好地去生活。总之,我们要不断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总结经验,优化课堂教学。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二年级上册4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我能行,合作学习齐参与,课堂检测,小结,课后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