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七年级上册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上册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案,共4页。
课程基本信息课题解一元一次方程(二)(2)教科书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年 7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会通过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能够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并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精神和应用数学的意识;通过用方程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体验方程模型的应用性和有效性.教学重点: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列方程.教学难点:选择合适的相等关系,用方程模型表示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 复习1. 解方程,复习解带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2. 复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 分析问题问题:某工厂加强节能措施,去年下半年与上半年相比,月平均用电量减少2000千瓦时,全年用电15万千瓦时,这个工厂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是多少?分析:问题中有哪些量?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 问题中有怎样的相等关系? 可以怎么设未知数?用什么相等关系列方程?分析以上问题,设去年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kw∙h,列方程.问:如何解这个方程呢?因为含有括号,第一步要去括号,然后再利用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步骤求解.完整解答:解:设去年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kw∙h..去括号,得.移项,得.合并同类项,得.系数化为1,得.(口头检验,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答:去年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kw∙h.解方程过程中要注意去括号后符号变化和分配律的正确使用;移项注意要变号;系数化为1时要注意结果的符号和分子分母上的数的位置要写对. 小结一.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1.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2.找出相等关系;3.设未知数;4.根据相等关系列方程.二.解带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 移项 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为1. 分析问题问题:某工厂加强节能措施,去年下半年与上半年相比,月平均用电量减少2000千瓦时,全年用电15万千瓦时,这个工厂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是多少?分析:还有没有其它设未知数、列方程的方法?①设去年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kw∙h..②设去年下半年每月平均用电kw∙h..③设去年下半年每月平均用电kw∙h.对比发现,直接设去年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kw∙h,利用“全年用电量15万千瓦时”列方程,得到的方程更简单,易解,直接得到问题的答案.一般情况下,求哪个未知量,就设它为,并选择适当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课堂总结1.解方程:去括号 移项 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为1.2.列方程:圈画关键字,找出涉及的量;找出相等关系;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检验,答题.3.数学建模思想:分析实际问题,设出未知数,列方程,把实际问题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模型,通过解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作业1.与4之和的1.2倍等于与14之差的3.6倍,求.2.的3倍与1.5之和的二分之一等于与1之差的四分之一,求.3.张华和李明登一座山,张华每分登高10 m,并且先出发30 min(分),李明每分登高15 m,两人同时登上山顶. 设张华登山用了min,如何用含的式子表示李明登山所用时间?试用方程求的值,由的值能求出山高吗?如果能,山高多少米?4.在风速为24 km/h的条件下,一架飞机顺风从A机场飞到B机场要用2.8 h,它逆风飞行同样的航线要用3 h. 求(1)无风时这架飞机在这一航线的平均航速;(2)两机场之间的航程.5.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而行,用了2h;从乙码头返回甲码头逆流而行,用了2.5h.已知水流速度是3km/h,求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1.1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新课讲解】,【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