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展开一、重要字词解释及句子翻译。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人和:作战时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时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天时比不上地利,地利比不上人和。)
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城:内城。
七里之郭:方圆七里的外城。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环:围。 然而:这样,却。 …者… :……的原因。 是:这。
译文:(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必定有得天时之处,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天时比不上地利啊。
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城:城墙。 池:护城河。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衣。
坚利:指军备精良。 米粟:泛指粮食。 多:充足。
委而去之:意思是弃城而逃。委,放弃。去,离开。之,代词,指城。
译文: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地利比不上人和啊。
4.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故:连词,因此,所以。 域:使动,使…定居下来。 以:凭借。
固:巩固。 山溪:泛指山河。 威:威服,震慑。
译文: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只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 之:到。 至:极点。
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畔:同“叛”,背叛。 顺:归顺,服从。
以:介词,凭借。君子:这里指能够施行仁政的君主,即上文中所说的得道者。 有:或,要么。
译文: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人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二、问题探究
1.赏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答案】“得道”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
本文结尾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从正反两方面对比“得道”,即“得人心”的重要: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强调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深化了文章主旨。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答案】(明确)从攻方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从守方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弃城而逃,说明“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3.“人和” 与下文所说的“道”是什么关系?
【答案】“道”即指仁政。“得道”就是施行仁政。
施行仁政则 “多助”,“多助”则“天下顺之”,这就是“人和”,即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4.应该怎样看待孟子的“人和”的主张?
【答案】孟子提出的“人和”,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性,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5.“人和”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请你结合历史或现实,再举出一个能体现“人和”重要性的事例。
【答案】含义: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相关事例如:①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人民紧密团结,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战,终于取得抗战胜利。②1998年我国军民团结,取得抗洪救灾的胜利。③2003年,我们万众一心,战胜“非典”。④2008年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冰冻灾害。⑤汶川大地震,13亿中国人手牵手,心连心,共克时艰。
6.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理解。
【答案】在现代生活中的“道”其实就是一个人的行为准则,是一个人对待家人朋友和社会的态度,如果你对家人朋友和社会态度是好的、积极的、良善的、有道德底线的,那么你就会得到周围的人和社会的肯定和支持,反之亦然。
7.主旨归纳:本文是一篇政治短论,论述了战争中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初中人教部编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表格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表格教案设计,共4页。
初中人教部编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文学常识——《孟子》,梳理文意,课文小结,写作特色,课后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资料助读,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