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八年级物理上册5.2生活中的透镜练习新版新人教版第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5.2生活中的透镜练习新版新人教版第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5.2生活中的透镜练习新版新人教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人教版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课后测评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课后测评,共11页。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19•凉山州)以下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
    A.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人离平面镜越远,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就越小
    C.“潭清疑水浅”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
    D.凹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具有发散作用
    2.(2019•邵阳三模)如图所示,小宇同学正在用“自拍神器”摄影留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手机的摄像头是凸透镜
    B.手机摄像头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与直接用手机自拍相比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
    D.与直接用手机自拍相比减小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录范围
    3.(2019•泰安模拟)国庆假期,公园里游人如织。有来自外地的四位游客在同一地点,分别用不同型号的甲、乙、丙、丁相机(焦距f甲>f丙>f丁>f乙),对同一景物﹣﹣“亭子”,各拍了一张照片,如图 A、B、C、D所示。我们可以判定:乙相机拍摄的照片是( )
    A.B.C.D.
    4.(2019秋•防城港期末)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被观察物体要放在放大镜的一倍焦距内
    B.望远镜的物镜成放大的实像
    C.照相时被拍者距离相机在一倍焦距以外
    D.投影仪成放大的虚像
    5.(2019秋•渝中区校级期末)小红用同一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同一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乙两图成像都是因为光的折射
    B.甲图中成的是虚像,乙图中成的是实像
    C.甲图中书本到凸透镜的距离比乙图中书本到凸透镜的距离大
    D.甲图中的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放大镜,乙图中的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
    6.(2019•西宁)很多车主都在车上安装了行车记录仪,便于及时用摄像头将行车过程中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在夜间可以利用摄像头周边的多点红外线补光,拍出依旧清楚的画面。关于行车记录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两倍焦距外
    B.行车记录仪的摄像头中用的是凹透镜
    C.人肉眼是可以观察到红外线的
    D.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一倍焦距内
    7.(2019•常德)毕业了,小明与全班同学用胶片照相机照了合影后,接着照一张单身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应远离镜头,同时胶片应靠近镜头
    B.小明应靠近镜头,同时胶片应远离镜头
    C.小明在相机中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D.小明在相机中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8.(2019•建湖县校级三模)如图是小明用凸透镜观察课本上的鹦鹉图片的情景,左图是书上鹦鹉图片,右边四个图是他看到的鹦鹉的像。开始将凸透镜紧靠课本观察,然后逐渐增大凸透镜到课本的距离,则他先后看到的像应是( )
    A.②④③①B.②③①④C.④②③①D.④③②①
    9.(2019•兰州)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投影仪投影在屏幕上成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下列关于上述“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B.属于虚像的是④⑤
    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①②⑤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③④
    10.(2019•广陵区二模)下列关于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虚像是指人眼能看到,又能成在光屏上的像
    B.虚像是指人眼看不到,又不能成在光屏上的像
    C.虚像是指人眼能看到,但不能成在光屏上的像
    D.虚像是指人眼看不到,但能够成在光屏上的像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1.(2019•蓝田县一模)我们经常提到的像:
    (1)小孔成像; (2)平面镜成像;(3)放大镜成像; (4)电影银幕上的像;(5)汽车观后镜中的像; (6)水面的倒影。
    其中属于实像的是 ,属于虚像的是 ;由于光的反射的是 ,由于光的折射的是 ,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填序号)
    12.(2019春•陈仓区期中)通过放大镜看到的像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光通过近视眼镜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选填“正立的“或“倒立的”) 像(选填“实”或“虚”)。
    13.(2019•扬州)某手机拍照镜头可看作凸透镜,其拍照的原理是:当被拍摄的物体离凸透镜距离 (大于/等于/小于)2f时,成倒立的 的实像。当手机离被拍摄的物体很近时,物体所成实像的像距将变 ,从手机中看到的像变模糊,为了仍能拍摄出清晰的像,我们可以自制手机微距镜头,即在手机镜头前加一 (凸/凹)透镜,使近距被拍摄的物体清晰成像。
    14.(2019•龙岩模拟)无人机利用携带的焦距一定的微型摄像机进行航拍,来自地面景物的光通过摄像机镜头,会聚在感光晶片上,形成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当无人机上升时,镜头与感光晶片间的距离应为 ,才能拍摄到清晰的画面。
    15.(2019•广东模拟)二维码在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能看见二维码是由于光在二维码图案上发生了 (填“反”或“折”)射;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手机的镜头相当于 镜,二维码图案通过手机镜头成实像。如图所示是时下流行用自拍杆拍照的情景,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使用自拍杆增大了 (填“物距”或“像距”)。
    16.(2019•满洲里市模拟)最近,支付宝推出了“扫二维码,领红包”的活动。用手机摄像头扫描如图所示的二维码即可获得红包。手机摄像头是一个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摄像头越靠近二维码时,所成的像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17.(2019•钦州模拟)通过晶莹剔透的露珠,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小草的叶脉,这是利用了 (填“放大镜”、“幻灯机”或“照相机”)的原理:太阳出来,露珠会慢慢消失,这是 (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的结果。
    18.(2019秋•安达市期末)透过滴在玻璃台板上的水滴看过去,可以发现压在台板下报纸上的文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 ,报纸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 像(填“实”或“虚”)。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9.(2019秋•苏州期末)小明利用家中一架焦距固定为60mm的照相机做了如下实验:
    (1)取下镜头,让阳光正对镜头,观察到镜头对太阳光有 作用,这是因为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
    (2)用镜头来观察距离镜头40mm左右地上的小昆虫时,能看到小昆虫 像,此时的镜头功能相当于一个 。
    (3)把镜头装回相机,小明在拍一棵银杏树时,银杏树在底片上成的像是 像。
    (4)要使银杏树的像小一些,则小明应将镜头 (远离/靠近)银杏树,同时调整镜头 (远离/靠近)底片。
    20.(2016•广州校级一模)(1)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1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物距, 人像的大小。(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2)手机摄像头成像,根据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在如图2中大致成像光路,标出像A′B′(透镜内光路可以不画出)。
    (3)小明用手机的“微距照相”功能,拍摄小蚂蚁,小蚂蚁的照片比蚂蚁还大,此时手机离蚂蚁3cm,则手 机镜头焦距应为 (选填小于1.5cm、大于1.5cm 且小于3cm、大于3cm)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
    解:
    A、投影仪的工作原理: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错误;
    B、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总是大小相等,所以,人离平面镜越远时,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大小不变,故B错误;
    C、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导致看到的“物体”变高,所以“潭清疑水浅”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故C正确;
    D、凹透镜对平行或不平行的光都具有发散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2.
    解:手机的摄像头是凸透镜,手机摄像头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可知“自拍神器”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故ABC正确,D错误。
    故选:D。

    3.
    解: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越大,则像越大;
    由图可知,乙相机的像距(底片到镜头的距离)最小,像最小,故照片B是用乙拍摄的;
    故选:B。

    4.
    解:A、被观察物体要放在放大镜的一倍焦距内,成正立放大虚像,故A正确;
    B、望远镜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
    C、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之外,故C错误;
    D、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错误;。
    故选:A。

    5.
    解:
    A、图中都是使用凸透镜观察物体,光透过凸透镜会发生折射,故A正确;
    B、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则甲图中成的是虚像;乙图中成的是实像,故B正确;
    C、甲图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小于焦距;乙图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所以甲图中书本到凸透镜的距离更小,故C错误;
    D、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放大镜;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故D正确。
    故选:C。

    6.
    解:AD、摄像机的镜头与照相机的镜头类似,应用的凸透镜成实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正确,D错误;
    B、行车记录仪的摄像头中用的是凸透镜,故B错误;
    C、红外线属于不可见光,人肉眼是不可以观察到红外线的,故C错误。
    故选:A。

    7.
    解:毕业合影上的人头小,单身像的人头大,像变大,要减小镜头和同学的距离,增大镜头和底片的距离。
    故选:B。

    8.
    解:小明将凸透镜紧靠书上的一幅卡通图片,说明物距小于一倍焦距,凸透镜成的虚像是放大的,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接近物体的大小,也就是成的虚像越小,故先看到②,当在一倍焦距远离凸透镜的过程中,看到的像逐渐变大,当大于一倍焦距时,成倒立的像,即看到的为④,继续远离大于2倍焦距时,看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即为③;成实像时,物距越远,像越小。因此最后看到的是①,故四个像的顺序为②④③①。
    故选:A。

    9.
    解:①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
    ②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③放大镜成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④电影银幕上的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观后镜是凸面镜,所以它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其中,属于实像的是①④;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⑤;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③④。
    故选:D。

    10.
    解: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能成在光屏上;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不能成在光屏上,但是虚像也能用眼睛看到,故只有选项C正确。
    故选:C。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1.
    解:(1)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
    (2)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3)放大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4)电影银幕上的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5)汽车观后镜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6)水面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综上可知:其中属于实像的是(1)(4);属于虚像的是(2)(3)(5)(6);由于光的反射的是(2)(5)(6);由于光的折射的是(3)(4),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1)。
    故答案为:
    (1)(4);(2)(3)(5)(6); (2)(5)(6);(3)(4);(1)。

    12.
    解:放大镜是根据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制成的;
    这里近视眼镜只是起发散作用,不能成像;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即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的实像;
    故答案为:虚像;倒立的;实。

    13.
    解:照相机成像,成倒立缩小实像,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物距变小像距变大,为能拍摄出清晰的像,应减小像距,物距变大,应装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可以使光线会聚,提前会聚。
    故答案为:大于;缩小;大;凸。

    14.
    解:(1)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其成像的原理是: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当物距增大时,像距减小,也就是当无人机高度上升时增大了物距,这时需减小镜头与感光晶片的距离,才能拍摄到清晰的画面。
    故答案为:缩小;减小。

    15.
    解:
    看见二维码是由于光在二维码图案上发生了反射,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
    手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二维码反射的光经过摄像头后,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用自拍杆拍照时,增大了人与镜头间的距离,增大了物距。
    故答案为:反;凸透;物距。

    16.
    解:手机摄像头是一个凸透镜,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规律工作的;摄像头越靠近二维码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则像变大。
    故答案为:凸透镜;变大。

    17.
    解:露珠中间厚,边缘薄,形成一个水凸透镜,叶脉在水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和放大镜的原理是相同的。
    露珠会慢慢消失是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
    故答案为:放大镜;汽化。

    18.
    解:水滴中间厚边缘薄是一个水凸透镜。报纸上的字在水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字射出的光线经水凸透镜折射后形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凸透镜;虚。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9.
    解:(1)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要将凸透镜做为放大镜使用,需使物体在1倍焦距之内,并且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3)用照相机拍银杏树的照片时,由于物距比较大,大于2倍焦距。所以成银杏树倒立、缩小的实像。
    (4)要成更小的像,需要增大物距,而缩小像距。所以小明要远离银杏花,同时将镜头靠近底片。
    故答案为:(1)会聚;凸;(2)放大、正立、虚;放大镜;(3)倒立、缩小、实;(4)远离;靠近。

    20.
    解:(1)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可知“手机自拍杆”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
    (2)经过光心光线不改变方向;平行于主光轴光线折射经过右焦点。两条光线交点就是成像点,光路图如图所示:
    (3)小蚂蚁的照片比蚂蚁还大,说明小蚂蚁的物距满足条件,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又知手机离蚂蚁3cm,则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5cm且小于3cm。
    故答案为:(1)增大;减少;(2)如图所示;(3)大于1.5cm且小于3cm。

    相关试卷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课时作业,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光学仪器成缩小实像的是,如图所示是幻灯机的工作原理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测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虚像和实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同步测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