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方导学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章有理数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05873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5.1 乘方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5.1 乘方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问题导读单,问题训练单,问题生成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5.1 乘方(1) 导学教案 班级:XXX班 总课时第( )节科目数学主备人&&&授课人&&&课型( )问题发现生成课( )问题综合解决课( )问题拓展训练课 教法( )谈话法( )讨论法( )复习导入( )实验法( )情景导入课题1.5.1 乘方(1)第 周 第 课时授课时间9月 日教学目标1.能说出乘方、底数、幂的意义,会读乘方算式,会进行有理数乘方运算.2.经历乘方符号法则的探究过程,知道乘方的符号法则.重点乘方概念,进行乘方运算.学法( )观察方法( )总结方法( )动手操作( )动手实践难点探究乘方符号法则.关键乘方意义的理解记忆。导学流程问题训练单内容设计师生行为与设计意图方法与措施 一:学习定向(3分钟) 二:学习新知(10分钟) 三:新知释疑(10分钟) 四:基础过关(10分钟) 五:难题突破(7分钟) 六:成果汇报(5分钟) 七:课外作业:P 填写P___页练习册二、问题导读单:阅读P41—42页回答下列问题:1.仔细研读P41—42页相关内容,并回答相应问题(在课本空白处写出答案)或填空。2.举例说明“乘方”并指出其相关概念—--底数、幂、指数等,与同学交流书写与两种读法都就注意什么?如:举例1_______,底数______幂______指数______;表示的含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读法1_____________________读法2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例2_______,底数______幂______指数______;表示的含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读法1_____________________读法2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例3______(自己说明相关含意).3. 直接写出计算结果: (1)(-2)×(-2)= (2)(-2)×(-2)×(-2)=(3)(-2)×(-2)×(-2)×(-2)= (4)(-2)×(-2)×(-2)×(-2)×(-2)=得出结论: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 ;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 .4.仔细研读P41例1说明解题每一步的目的和根据是什么(与同学交流).5.仔细研读分析P42“思考”你得到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研读P42例2,按教材要求进行操作,练习使用计算器进行乘方运算。7.完成42页中的练习.三、问题训练单:7.把下列各数写成数的乘积的形式:(1)53= ;(2)(-7)4= ;(3)(-)5= .8.把下列各数写成乘方的形式:(1)3×3= ; (3)(-5)×(-5)×(-5)×(-5)= ;(2)2×2×2= ;(4)(-0.6)×(-0.6)×(-0.6)= ;(5)(—)×(—)×(—)×(—)= ;(6)•••••……•(2010个)= 9.填空:(1)94的底数是 _ ,指数是 __ ,幂是 __ ,读作 ;(2)(-7)3的底数是 ,指数是 __ ,幂是 _ ,读作 ;(3)8的底数是 __ ,指数是 __ ,幂是 _ __ ,读作 .10.计算:(1)63= (2)05=(3)(-5)3= (4)(-)4=11.探究题:(1)直接写出计算结果:(-2)2= (-2)3= (-2)4= (-2)5=(2)从上面四道题,你发现:当底数是负数,指数是奇数时,乘方的结果是 数,也就是说,负数的奇次方是 数;当底数是负数,指数是偶数时,乘方的结果是 数,也就是说,负数的偶次方是 数.12.不计算,判断下列乘方结果是正数还是负数: 83结果为( ),(-8)3结果为( ),(-8)4结果为( ),(-8)16,(-8)17结果为( )13.我们已经学习了五种运算,请把下表补充完整:运算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结果和 14*.用乘方的意义计算下列各式:(1); (2) ; (3).四、问题生成单:一:学习定向交待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生明确学习要点和努力方向二:学习新知 (完成问题导读单部分)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填写回答相应问题,达到自主学习目的三:新知释疑就问题导读单部分进行释疑,解答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四:基础过关(学生完成问题训练单部分)教师参与学生活动中,发现问题,在下一环节与学生提出的“难题”一同解决五:难题突破学生提出问题和教师发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纠正,让学生突破“难题”,体会学习的快乐六:成果汇报主要谈本课的收获和体会,知识、方法、新思想思路的总结及注意方面等等,相互交流学习愉悦,并发展学生总结和表达能力。 通过某种细胞分裂和正方形面积,正方体体积的表示,引出相同因数相乘的计算问题,使学生对乘方的意义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同时也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乘方运算存在于生活实际中.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以及一定量的练习,使学生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熟悉掌握相同因数相乘的简单表示法及乘方的表示,并计算出结果. 教师要结合书上的图示讲清楚乘方是一种运算,幂是乘方的结果,以及底数和指数的区别.在例1的教学中,教师应提醒学生:负数和分数的乘方,在书写时要将整个负数或分数用小括号括起来.例2中用计算器计算要放手让学生操作,但要引导他们去发现正数幂的特点与负数幂的特点.由学生总结学过的几种运算,回忆这些运算法则,认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培养学生独立思索和探索的能力,注重学生总结归纳能力的提高.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1.5 有理数的乘方1.5.3 近似数第3课时教案,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探索新知,讲授新课,巩固知识,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5.2 科学记数法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讲解例题,巩固知识,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5.1 乘方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