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高中历史全一册文本素材岳麓版必修1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第7课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维系帝国影响后世文本素材岳麓版必修1202104251160 其他 0 次下载
-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光荣革命”文本素材岳麓版必修1202104251187 其他 0 次下载
-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第9课北美大陆的新体制“分权与制衡”文本素材岳麓版必修1202104251190 其他 0 次下载
-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文本素材岳麓版必修1202104251185 其他 0 次下载
-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文本素材岳麓版必修1202104251184 其他 0 次下载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权利法案与责任制内阁文本素材岳麓版必修1202104251188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权利法案与责任制内阁文本素材岳麓版必修1202104251188,共1页。
(1)背景:“光荣革命”后,议会的权力有相当的扩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了限制王权,在议会中通过了一系列的法案,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
(2)内容:《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英王的实际统治权,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注意《权利法案》分别从立法权、征税权、军权等方面限制了王权;从选举权、演说权、集会权等方面保证了议会的权力。
(3)作用:它使议会的权力逐渐超过国王,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逐渐确立起来。“法治”代替“人治”,即以法律为代表的国家权力取代了以君主为代表的贵族权力,确立了资产阶级的法制原则,是历史的进步。
2.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1)形成过程:英国的内阁制是在君主立宪政体的条件下产生的,内阁由枢密院演变而来。国王召集贵族大臣共商国是是英国的传统。1688年政变后,国王经常在一个秘密的小房间召开有枢密大臣参加的会议,人们称之为内阁会议,“内阁”一词由此产生。18世纪上半期,辉格党领袖华尔波尔当政时期,经常代替国王主持会议,实际上等于首相,后因对西班牙作战不利,他的内阁集体辞职,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它有几个重要原则:内阁必须得到下议院议员的支持,占有决定作用的多数;阁员在大政方针上一致,集体负责;内阁必须设一个首脑,即后来的首相,首相控制内阁的发言权,又必须是下议院多数派的领袖。内阁制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
(2)内容特点
①议员和首相由选举产生,体现了公民选举的民主原则。下议院的议员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下议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即为首相。
②内阁实际上对议会负责。首相当选后提出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的名单,送交国王批准,组成责任制内阁或称责任制政府,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或首相负责。
③首相实际是国家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英国首相既是政府首脑,又是议会党团领袖、多数党领袖,手中握有各部大臣、主教的提名权,高级文官的任免权,内阁会议的主持权,各项重大政策的决策权等行政与立法大权。国王没有实际权力。
3.英国代议制的意义及特点
以君主立宪制为特征的英国代议制的确立,是英国革命的一个最重要的成果。它以《权利法案》的通过为标志而开始确立,并且不断发展完善。
(1)意义
①政治意义:国内:英国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确立了选举的原则,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政党即可组织内阁,不同政党都通过议会斗争来掌握政权,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这就避免了暴力斗争和由此带来的社会动荡,既规范了政治斗争,有助于政权的稳定,又促进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国际:英国首创了君主立宪制,后来又完善了议会制,形成了内阁制,作为典型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国家,它确立的基本政治原则,为其他国家政治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②经济意义:这种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尤其是1832年的议会改革使新兴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广泛的选举权,适应了工业革命后工商业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需要,促进了资本主义更加迅速的发展。
(2)特点
①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位一体。保留君主,议会分上下两院,议员和执政党由民主选举产生。
②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英国的议会处于主导地位,内阁或代议制政府掌握大权。
③国王没有实权。国王的政治作用主要在于:作为国家元首,外交上代表国家;作为英联邦首脑,维系英联邦等。他游离于政党政治之外,无权废止法律。
误区警示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的不同:
就国家最高权力的归属而言,西方国家可划分为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与君主立宪制相对的是民主共和制(简称共和制),共和制政体的主要特点在于国家元首要经过选举产生,并不得终身任职。在共和制中,又分为总统共和制和议会共和制。
(1)背景:“光荣革命”后,议会的权力有相当的扩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了限制王权,在议会中通过了一系列的法案,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
(2)内容:《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英王的实际统治权,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注意《权利法案》分别从立法权、征税权、军权等方面限制了王权;从选举权、演说权、集会权等方面保证了议会的权力。
(3)作用:它使议会的权力逐渐超过国王,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逐渐确立起来。“法治”代替“人治”,即以法律为代表的国家权力取代了以君主为代表的贵族权力,确立了资产阶级的法制原则,是历史的进步。
2.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1)形成过程:英国的内阁制是在君主立宪政体的条件下产生的,内阁由枢密院演变而来。国王召集贵族大臣共商国是是英国的传统。1688年政变后,国王经常在一个秘密的小房间召开有枢密大臣参加的会议,人们称之为内阁会议,“内阁”一词由此产生。18世纪上半期,辉格党领袖华尔波尔当政时期,经常代替国王主持会议,实际上等于首相,后因对西班牙作战不利,他的内阁集体辞职,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它有几个重要原则:内阁必须得到下议院议员的支持,占有决定作用的多数;阁员在大政方针上一致,集体负责;内阁必须设一个首脑,即后来的首相,首相控制内阁的发言权,又必须是下议院多数派的领袖。内阁制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
(2)内容特点
①议员和首相由选举产生,体现了公民选举的民主原则。下议院的议员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下议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即为首相。
②内阁实际上对议会负责。首相当选后提出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的名单,送交国王批准,组成责任制内阁或称责任制政府,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或首相负责。
③首相实际是国家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英国首相既是政府首脑,又是议会党团领袖、多数党领袖,手中握有各部大臣、主教的提名权,高级文官的任免权,内阁会议的主持权,各项重大政策的决策权等行政与立法大权。国王没有实际权力。
3.英国代议制的意义及特点
以君主立宪制为特征的英国代议制的确立,是英国革命的一个最重要的成果。它以《权利法案》的通过为标志而开始确立,并且不断发展完善。
(1)意义
①政治意义:国内:英国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确立了选举的原则,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政党即可组织内阁,不同政党都通过议会斗争来掌握政权,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这就避免了暴力斗争和由此带来的社会动荡,既规范了政治斗争,有助于政权的稳定,又促进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国际:英国首创了君主立宪制,后来又完善了议会制,形成了内阁制,作为典型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国家,它确立的基本政治原则,为其他国家政治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②经济意义:这种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尤其是1832年的议会改革使新兴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广泛的选举权,适应了工业革命后工商业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需要,促进了资本主义更加迅速的发展。
(2)特点
①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位一体。保留君主,议会分上下两院,议员和执政党由民主选举产生。
②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英国的议会处于主导地位,内阁或代议制政府掌握大权。
③国王没有实权。国王的政治作用主要在于:作为国家元首,外交上代表国家;作为英联邦首脑,维系英联邦等。他游离于政党政治之外,无权废止法律。
误区警示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的不同:
就国家最高权力的归属而言,西方国家可划分为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与君主立宪制相对的是民主共和制(简称共和制),共和制政体的主要特点在于国家元首要经过选举产生,并不得终身任职。在共和制中,又分为总统共和制和议会共和制。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