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有趣的乘法计算教案及反思
展开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探索活动,探索特殊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规律
2.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计算、猜想、验证、应用等操作和思维能力,体会探索的方法
3.通过探索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体会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
教学难点:发现算式的特点,归纳计算的规律,体会探索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同学们,我们这节课的课题是《有趣的乘法计算》,怎么有趣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今天的课堂
二、交流共享
1.探究两位数乘11的计算规律。
(1)出示题目:24×11 53×11 62×11
谈话:仔细观察,这3道算式有什么特点?它们都是两位数乘11的算式。你们会笔算吗?能不笔算直接说出得数吗?
提问:得数是否正确,我们怎么验证呢?请同学们完成探究一
(2)老师为什么能这么快速的算出答案呢?因为蕴藏着规律。下面我们就一起去探究规律,好吗?
首先用眼观察,比较积每一位上的数和原来的两位数,大胆猜想,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有想法了吗?下面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
小结:我们可以把刚才的发现归纳成:两头一拉,中间相加
验证:这里只有3道算式,是不是其它的两位数乘11都遵守这个结论呢?不一定。我们还需要验证。怎么验证?
举一道两位数乘11的例子,并用竖式计算,再在小组里分享交流,看猜想是否正确?
小组反馈:下面看看大家的验证结果,这个结论正确吗?
学生没有想到,可以补充:如果两位数的数字再大一些呢?64×11 ,6104对不对呢?
归纳总结:看来之前我们的结论还是有漏洞的,需要补充一点!两头一拉,中间相加,满十进一。
小结:回顾一下刚才我们探索规律的过程,经历了哪些步骤?
2.探究同头尾合十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
(1)出示题目:22×28 35×35 56×54
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找出每组中两个乘数的特点。十位相同,个位相加满十,我们取个简洁的名字:同头尾合十,“头”一样,“尾”加起来等于10。
学生算一算,填一填,教师展示相应过程。
(2)追问:请大家按照刚才的探索方法,用眼观察,用心比较每个算式的积和原来的两位数,把你们的发现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提示:积的末两位是怎么算出来的?末两位前面的数呢?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小结:末两位 尾乘尾 前面数 头乘头加头
验证:先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再用竖式计算验证。
15×15 43×47 69×61
(3)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并比较每组的两道题,说说有什么发现,和同学交流。
24×26= 44×46= 74×76=
25×25= 45×45= 75×75=
三、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规律,发现规律后,再通过计算进行验证。用发现的规律进行计算,能够算得又对又快。
在乘法计算中,还存在着这样很多有趣的规律,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通过你们的仔细观察、大胆猜想和反复验证,找到更多关于乘法计算的有趣规律。
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有趣的乘法计算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有趣的乘法计算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探究有趣的乘法计算,本课总结,拓展研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苏教版有趣的乘法计算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苏教版有趣的乘法计算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自学,小组合学,小组展学,练习拓展,总结归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有趣的乘法计算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有趣的乘法计算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探究有趣的乘法计算,本课总结,拓展研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