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七年级下册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巩固新知,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科
初中数学
年级/册
7年级下
教材版本
新人教版
课题名称
5.1.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难点名称
在较复杂的图形中辩认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学生根据学过的两条相交直线构成的角(对顶角,邻补角)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平面内三条直线相交形成的不共顶点的角的位置关系,主要学习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这三种位置关系的教的结构比较复杂,要求较高的观察图形的能力,很难辨认。它是进一步学习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的必要准备.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学生处于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但学习时精力不够集中,数形结合思想有所欠缺,可学生仍对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学习很有兴趣,在已经学习了对顶角,邻补角的情况下教师更应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培养其观察力抽象思维能力。
难点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先自学课本,再在小组交流中更深刻地认识各类角。1.归纳概括,总结方法。2.讲练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上一节课中我们主要学习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况,两条直线相交时,可以形成哪几种角?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时,还能形成以上的角吗?是否还有其他类型的角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如图,直线AB、CD与EF相交(或两条直线AB、CD被第三条直线EF所截)构成 个角。
我们来研究其中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的关系。
(一)同位角
1、定义:如图,∠1和∠5,分别在直线AB、CD的 ,
在直线EF的 。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一对角
叫做同位角。
2、请你找出图中还有哪几对角构成同位角。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的八个角中,共有 对同位角。
(二)内错角
1、定义:如图,∠3和∠5,分别在直线AB、CD的 ,
在直线EF的 。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一对角
叫做内错角。
2、请你找出图中还有哪几对角构成内错角。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的八个角中,共有 对内错角
(三)同旁内角
1、定义:如图,∠3和∠6,分别在直线AB、CD的 ,
在直线EF的 。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一对角
叫做同旁内角。
2、请你找出图中还有哪几对角构成同旁内角。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的八个角中,共有 对同旁内角
(四)总结:
(1)以上三对角都有一边公共,是第三条直线(截线).
(2)识别“第三条直线(两个角一边所在的同一直线)”是关键.
在一个复杂的图形中,我们有没有快速地找出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方法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微课视频。
师生以来看微课。
(3)归纳: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做练习。 (略)(学生以合作交流的方式做练习)
三、巩固新知
1、如 图
(1)∠1 和 ∠2 是直线_____ 与
直线____被直线______所 截
形成的__________ 。
(2)∠1 和 ∠3是直线____ _
与直线____被直线______所截形成的_________ 。
小结
四、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疑惑?
说说你的看法
(师生一起进行总结)。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上册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探究新知,练习巩固,小结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观察图中的∠1和∠5的位置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作业布置与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