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三节 化学键第1课时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三节 化学键第1课时导学案及答案,共12页。
一、离子键
1.从微观角度理解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不稳定的钠原子和氯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后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分别形成Na+和Cl-,两种带相反电荷的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物质氯化钠。
2.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
(1)离子键
(2)离子化合物
(3)关系: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1)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
(2)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
(3)单质中一定不含有离子键( )
(4)ⅠA族元素与ⅦA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
(5)离子键是阴离子和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 )
答案 (1)× (2)× (3)√ (4)× (5)×
二、电子式
1.电子式的定义
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的式子叫做电子式。
2.电子式的书写
(1)原子的电子式: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例
Na原子:·Na
Mg原子:eq \\al(·,·)Mg或·Mg·
Al原子:eq \\al(·,·)eq \(Al,\s\up6(·)) 或·eq \(Al,\s\up6(·))·
Si原子:eq \\al(·,·)eq \(Si,\s\up6(·))·或·eq \(Si,\s\up6(·),\s\d4(·))·
P原子:eq \\al(·,·)eq \(P,\s\up6(·),\s\d4(·))·
S原子:·eq \(S,\s\up6(··),\s\d4(··))·
Cl原子:eq \\al(·,·)eq \(Cl,\s\up6(··),\s\d4(··))·
Ar原子:eq \\al(·,·)eq \(Ar,\s\up6(··),\s\d4(··))eq \\al(·,·)
提示 每个方向最多一对电子(两个电子)。
(2)简单阳离子的电子式:
简单阳离子是由金属原子失电子形成的,原子的最外层已无电子,故用阳离子的符号表示,例如:Na+、Li+、Mg2+、Al3+等。
(3)简单阴离子的电子式:
画出最外层电子数,用“[ ]”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出“”以表示其所带的电荷。例如:
氯离子、硫离子。
(4)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
氧化钙:、硫化钾。
提示 相同离子不合并,分列在另一离子的周围。
3.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形成过程
左边写原子的电子式,右边写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中间用“―→”连接,例如:
(1)NaCl:。
(2)MgBr2:。
下列电子式及形成过程是否正确,错误的请写出正确书写。
(1)S2-::错误,;
(2)Na2S::错误,;
(3)Cl-::错误,;
(4)CaF2::错误,[eq \\al(·,·)eq \(F,\s\up6(··),\s\d4(··))eq \\al(·,·)]-Ca2+[eq \\al(·,·)eq \(F,\s\up6(··),\s\d4(··))eq \\al(·,·)]-;
(5)KCl的形成过程::
错误,;
(6)MgCl2的形成过程:Mg+Cl2===Mg2+[eq \\al(·,·)eq \(Cl,\s\up6(··),\s\d4(··))eq \\al(·,·)]eq \\al(-,2):
错误,。
书写电子式的注意事项
(1)一个“·”或“×”代表一个电子,原子的电子式中“·”(或“×”)的个数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2)同一原子的电子式不能既用“×”又用“·”表示。
(3)“[ ]”在所有的阴离子、复杂的阳离子中出现。
(4)在化合物中,如果有多个阴、阳离子,阴、阳离子必须是间隔的,即不能将两个阴离子或两个阳离子写在一起,如CaF2要写成,不能写成,
也不能写成。
(5)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形成过程时,由于不是化学方程式,不能出现“===”。“―→”前是原子的电子式,“―→”后是化合物的电子式。
1.下列哪一组元素的原子间容易形成离子键( )
A.a和c B.a和f C.d和g D.c和g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离子键的成键实质、成键条件,同时还考查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由原子a~g的M层电子数可知,M层即为原子的最外层,元素a~g均为第三周期元素,a为活泼的金属元素,f为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所以a与f形成的化学键为离子键。
2.(2019·山西忻州第一中学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
B.所有金属元素与所有非金属元素间都能形成离子键
C.钠原子与氯原子结合成氯化钠后体系总能量降低
D.在化合物CaCl2中,两个Cl-间也存在离子键
答案 C
解析 离子键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力,包括静电吸引力和静电排斥力,A项错误;一般地,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离子键,但不是所有,如AlCl3中就不存在离子键,B项错误;钠原子与氯原子结合成氯化钠后体系总能量降低,对外释放能量,C项正确;化合物CaCl2中,只存在Ca2+与Cl-之间的离子键,而两个Cl-间不存在离子键,D项错误。
3.下列电子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氮原子:
B.O2-离子:
C.Na2O:
D.CaCl2:
答案 C
解析 电子式中的“·”或“×”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A项错误;阴离子的电子式不仅要标明最外层电子数,而且要用“[ ]”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出“n-”,B项错误;化合物中多个相同的离子要结合离子之间的成键情况,合理分布,C项正确、D项错误。
4.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
A.钠离子的电子式:
B.Cl-的结构示意图:
C.质量数为35的核素氯:eq \\al(17,35)Cl
D.NaCl的形成过程:
答案 B
解析 A项简单阳离子电子式为其离子符号;B项正确;C项质量数为35的核素氯应为eq \\al(35,17)Cl;D项箭头右侧应为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应为。
5.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Ba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g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A组 基础对点练
题组一 离子键与离子化合物
1.如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钠原子易失去一个电子,氯原子易得到一个电子
B.钠离子与钠原子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钠原子与氯原子作用生成NaCl后,其稳定性增强
D.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
答案 B
解析 钠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当它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的Na+具有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当它得到1个电子后形成的Cl-具有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Na+和Cl-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离子键,从而构成离子化合物NaCl。
【考点】 离子键
【题点】 得失电子角度理解离子化合物的形成
2.(2020·北京顺义区高一期末)下列物质中,含有离子键的是( )
A.单质碘 B.HCl
C.水 D.氯化钠
答案 D
【考点】 离子键
【题点】 离子键
3.下列各组元素化合时最易形成离子键的是( )
A.H和S B.S和O
C.Na和F D.C和O
答案 C
解析 活泼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最易形成离子键。
【考点】 离子键
【题点】 离子键的成键元素
4.下列物质是离子化合物的是( )
A.O2 B.HCl
C.NaCl D.Fe
答案 C
解析 A、D均为单质,不是化合物,NaCl为离子化合物。
【考点】 离子化合物
【题点】 离子化合物判断
5.Y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是4;Y元素与M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并在水中电离出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该化合物是( )
A.KCl B.Na2S
C.Na2O D.K2S
答案 D
解析 由信息“Y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是4”,可确定Y元素位于第ⅥA族且不是氧元素;K2S电离出的K+与S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考点】 离子化合物
【题点】 元素推断
6.下列关于离子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离子键是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力
B.离子键是阴、阳离子这样的正、负电荷之间的相互吸引力
C.H-与Ca2+两种微粒之间可以形成离子键
D.F-与K+两种微粒之间可以形成离子键
答案 B
解析 离子键是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这种“作用”并不单纯是正、负电荷之间的吸引力。因为离子都有带正电荷的原子核,一般都有带负电荷的电子,所以,阴、阳离子之间既有异性电荷之间的吸引作用,又有同性电荷之间的排斥作用,这些作用的总和达到一定的强烈程度就形成了离子键。H-与Ca2+是两种带异性电荷的离子,可以形成离子键。F-是带负电荷的阴离子,K+是带正电荷的阳离子,能形成离子键。
【考点】 离子键
【题点】 离子键定义深层理解
7.A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B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8,A和B化合形成化合物Z,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形成+1价阳离子B.Z一定能与水反应
C.Z一定是MO型离子化合物D.Z中含有离子键
答案 C
解析 A是Na,B是O,它们可以形成Na2O和Na2O2,均可以与水反应,均含有离子键。
【考点】 离子化合物
【题点】 离子化合物结构与性质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吸引形成的强烈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
B.第ⅠA族元素原子和第ⅦA族元素原子之间都能形成离子键
C.元素周期表中第一周期元素间不能形成离子键
D.元素周期表中第ⅠA族元素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答案 C
解析 离子键是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静电作用包括引力和斥力,A项错误;第ⅦA族元素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第ⅠA族元素大都是活泼的金属元素,但氢是非金属元素,HF、HCl、HBr、HI等化合物中的化学键都不是离子键,B项错误;第一周期中He的原子结构已达到稳定结构,不可能与H原子再形成离子键,C项正确;第ⅠA族内有非金属元素与活泼的金属元素,它们之间可形成离子键。
题组二 电子式
9.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Na+[eq \\al(·,·)eq \(O,\s\up6(··),\s\d4(··))eq \\al(·,·)]2-Na+ B.[Ca2+][eq \\al(·,·)eq \(O,\s\up6(··),\s\d4(··))eq \\al(·,·)]2-
C.[eq \\al(·,·)eq \(Cl,\s\up6(··),\s\d4(··))eq \\al(·,·)]-Ca2+[eq \\al(·,·)eq \(Cl,\s\up6(··),\s\d4(··))eq \\al(·,·)]- D.Na+[eq \\al(·,·)eq \(Cl,\s\up6(··),\s\d4(··))eq \\al(·,·)]-
答案 B
【考点】 电子式
【题点】 电子式的书写
10.下列化合物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A.Ca2+[eq \\al(·,·)eq \(Cl,\s\up6(··),\s\d4(··))eq \\al(·,·)]eq \\al(-,2) B.Na+[eq \\al(×,·)eq \(S,\s\up6(··),\s\d4(··))eq \\al(×,·)]-2Na+
C.[Mg2+][eq \\al(×,·)eq \(O,\s\up6(··),\s\d4(··))eq \\al(×,·)]2- D.K+[eq \\al(×,·)eq \(F,\s\up6(··),\s\d4(··))eq \\al(·,·)]-
答案 D
解析 两个氯离子均要单独写,不能合并在一起表示,应改为[eq \\al(·,·)eq \(Cl,\s\up6(··),\s\d4(··))eq \\al(·,·)]-Ca2+[eq \\al(·,·)eq \(Cl,\s\up6(··),\s\d4(··))eq \\al(·,·)]-,故A项错误;离子电荷(如R2-)与化合价(如eq \(R,\s\up6(-2)))表示法不同,“2-”表示带两个单位负电荷,而“-2”则表示化合价为-2,另外,化合价应写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应改为Na+[eq \\al(×,·)eq \(S,\s\up6(··),\s\d4(··))eq \\al(×,·)]2-Na+,故B项错误;简单阳离子符号周围不用方括号,应改为Mg2+[eq \\al(×,·)eq \(O,\s\up6(··),\s\d4(··))eq \\al(×,·)]2-,故C项错误。
【考点】 电子式
【题点】 电子式的书写
11.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是( )
A.氯化钠的电子式:Na+[eq \\al(·,·)eq \(Cl,\s\up6(··),\s\d4(··))eq \\al(·,·)]-
B.硫化钾的电子式K+[eq \\al(·,·)eq \(S,\s\up6(··),\s\d4(··))eq \\al(·,·)]2-K+
C.碘化钠的电子式:[Na+][eq \\al(·,·)eq \(I,\s\up6(··),\s\d4(··))eq \\al(·,·)]-
D.CaF2的形成过程可以表示为
答案 C
【考点】 电子式
【题点】 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
12.设X、Y、Z代表三种元素。已知:
①X+和Y-两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②Z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比Y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少 9个;
③Y和Z两种元素可以形成四核42个电子的-1价阴离子。
据此,请填空:
(1)写出X、Y、Z三种元素的名称:X______,Y______,Z________。
(2)X、Y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X、Z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钾 氯 氧 (2)H++OH-===H2O (3)
解析 根据X+和Y-两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可确定X为第ⅠA族元素,Y为第ⅦA族元素,Z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比Y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少9个,Z为Y的前一周期的氧族元素;不难判断出,Y和Z两种元素,形成的4核42个电子的-1价阴离子为ClOeq \\al(-,3),X+为K+。
B组 综合强化练
1.M元素的1个原子失去2个电子转移到Y元素的2个原子中去,形成离子化合物Z。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Z可表示为MY2
B.Z可表示为M2Y
C.Z的电子式可表示为M2+[eq \\al(·,·)eq \(Y,\s\up6(··),\s\d4(··))eq \\al(·,·)]eq \\al(-,2)
D.M形成+1价阳离子
答案 A
解析 M的一个原子失去2个电子,转移到2个Y原子中,故离子化合物Z可表示为MY2,A正确、B错误;Z的电子式不应把2个Y-合并,C错误;M形成+2价阳离子,D错误。
【考点】 离子化合物判断
【题点】 电子得失角度理解离子化合物
2.(2019·河南省天一大联考)X、Y、Z、W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不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X、Y 的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Y 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K 层的3 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Y>Z
B.X 只能形成HXO3型的酸
C.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r(N3-)
C.Na3N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3N+3H2O===3NaOH+NH3↑
D.Na3N与过量的盐酸反应,生成两种盐
答案 B
解析 化合物Na3N是由Na+和N3-通过离子键形成的,故A正确;Na+和N3-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半径取决于质子数,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所以半径:r(Na+)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化学键导学案,共9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化学键第1课时导学案,共9页。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化学键第1课时学案设计,文件包含第4章第3节第1课时离子键学案教师版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第4章第3节第1课时离子键学案学生版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