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 丰收的果园(4)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06056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 丰收的果园(4) 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06056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丰收的果园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丰收的果园教学设计,共4页。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0-81页“丰收的果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应用学过的数、计算以及简单的方位知识解决现实情境中
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数与加减法、多与少、确定位置等方面
最基本、最简单的知识,能提出相应的数学闻题,理饵并能解决相应的问题。
2.使学生发展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发展观察、
抽象和分析、综合等方面的思维能力,培养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蹈的意识和
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在现实情境里的应
用价值;在观察事物数量联系中获得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初步体验;在与
同伴台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体会合作的作用,增强学习数学的
信心。
[教学重难点]
发现情境里的数学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小动物们都在它们的果园里忙着
收获呢!想象一下,小动物们果园的丰收景象会是什么样子呢?
小动物想邀请我们去它的果园做客,你们愿意吗,
现在,我们就出发去丰收的果园吧!(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
趣,才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展示秋天的美景,创设游园的教
学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二、收集信息.综台应用
1.1.整体感知。 (课件出示果园图)
师:大象伯伯的果园好热 闹,在果园里,你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独立观察后)
(1)同桌互相交流活动: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2)全班交流活动:让学生们充分说一说。
2.应用几和第几。
提问:果园里运苹果的车有几辆,是哪几辆'运梨的车呢?
你还能先数一数,再用几或者第几来说一说吗,先自己找一找有哪些
可以数出有几个,有哪些可以说成第几个,再互相说一说。
让学生交流,用几或第几说一句话。(如运水果的小车有7辆}梨树有4
棵;小松鼠运2筐梨;苹果树有5棵,从左数起第2棵上有5个苹果-结苹果
最多的是第5棵,第5棵上有7个苹果;运水果的小动物有7贝t小白兔排在
第2个等等。)
让学生数一数、填一填;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 )棵。
苹果一共有( )筐,梨一共有( )筐。
指出:生活里处处都有数,只要认真观察,随时随地都可吼数一数,排一
排,知道有几个,或者看出谁排在第几个。
3.应用认位置。
谈话:我们说哪个在第几个,就是说那个物体排的位置在哪里。我们还
可以用前后、上下、左右说说物体的位置。体能用前后、上下等词语说说果
园里的位置关系吗?自己试一试。
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用方位阋说说图里的物体或小动物的位置.引
导学生根据交流观察、判断。
结合交流提问;谁在梨树上,谁在梨树下?树上小猴在谁的上面,在谁
的下面的前面一辆车是谁在推.后面一辆车是谁在推?
左边是什么树,右边是什么树?先讨论,再说一说。(注意指导学生理解左、右的正确说法)
4.应用加、减法。
(l)提问:刚才数一数知道了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9棵。你能根据这两
种树的棵数,说三句话来提出求一共有几棵的问题吗?想一想,再交流。
学生交流得出:果园里有5棵苹果树.4棵梨树,一共有多少棵?
学生列算式算出结果.再交流算式,教师板书,5+4-9。
追问:为什么用加法,
(2)引导:你能根据小鸟只数,提一个用加法算的问题吗?说说看。
学生填写课本上的实际问题,再说三句话:树上有4只鸟,又飞来3只,
一共有多少只,
学生列式并说说自己的理由,教师板书。
(3)提问:苹果一共有几筐?除了数一数,你能用连加算式来算一算吗?
试着列出算式。
交流算式:为什么用3个3连加?
指导学生数出3个3筐:1个3筐、2个3筐、3个3筐。
指出:要把3个3筐合起来,我们用连加算式算出了一共有9筐。小朋
友真不简单!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学过的内容,有目的地分几个方面组织学生综合
应用知识·且数学内客的发现和整理、应用主要由学生自己完成,这就便于
学生在综合应用中加深对已经学过的不同数学内容的理解,加深对数学本
质的体验,也有利于逐步增强数学眼光,促进应用意识的发展。
(4)分小组讨论。(分成6-8个小组)
引导:除了上面这几道加法和连加问题外,你还能提出哪些用加、减法
计算,或者用连加、连减计算的实际问题呢?小组里的小伙伴都要动动你的
聪明小脑袋t看哪个组能提得对、提得多,等会儿小组之间来比赛。(小组
活动)
组织交流和解决问题:现在要以小组来比一比。有数学问题的小组先
举手,老师让你提你再提出来,其他小组开劫脑筋,举手来回答列式。我们
要看哪个组的问题提得对、提得多,哪个组的问题解决得对、解决得多,行
吗'老师会在表里记录下来。
小组间互动,教师评判、评价。
交流互动结束,评比小结,激励学生。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看、议、提、答”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探究,小组
合作,在尝试中有所发现,在讨论中明白道理,在质疑中发展自我,给学生创
造7宽松环境和充分展示个陛的机会。学生在收集信息、组织信息和解决
问题的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创造,并成为学习资源,从而培养学生的
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
教学反思:
这是一次场景型实践活动。教科书创设的果园里,苹果和梨都成熟了,小动物们在果园里收获水果、玩耍休息,生动有趣的景象会深深吸引学生。这次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观察场景,从中收集数学信息,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提出并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积累数学学习情感。
场景里的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仔细观察场景十分重要。了解复杂场景的线索仍然是从整体到部分,先粗放后细致,看看并数数是主要的方法。教师在这方面的作用,在于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时间,组织学生交流看到的内容,引导他们整理出有用的信息和数据。
开展场景型活动要提出和解决问题。教科书在画面里已经提出了一些问题,要求学生思考和回答。这些问题大致是两类,一类问题能引领学生继续观察场景,获取信息。如第80页的运苹果的车有几辆,哪几辆?谁在梨树上,谁在梨树下?……另一类问题要到场景里收集有关的数据,通过计算才有答案。如第81页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几棵?苹果一共有几筐,梨一共有几筐?……要注意的是,回答这些问题不是这次实践活动的全部内容,要让学生感受这些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怎样到画面中去选择有关的信息,更要让学生试着提出一些问题并自己解决。如果学生都能积极热情地参加活动,主动地与同伴合作交流,增进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就达到了这次实践活动的目的。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苏教版丰收的果园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具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丰收的果园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收集信息,综合应用,全课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一年级上册丰收的果园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