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1.2.1 三角形的内角教案及反思
展开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探索并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体现数学的严谨性和正确性,运用了数形结合、转化、方程等数学思想。教学核心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协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会应用并写出证明过程。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得出需要有“平角等于180°”这个数学事实作基础,而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我们可以进一步推导出“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因此,“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在这部分知识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的设计“猜想”、“讨论”“推理”、“验证”、“应用”等数学活动,充分展现学生思维,在定理的应用环节突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突破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在操作中进行自觉思考,逐渐积累数学探索的经验。
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对教材和教学对象的分析,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能说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能写出严谨的定理证明过程。
能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决数学问题、生活实际问题。
能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交流自己的感受。
以上课堂目标将在教学过程中一一体现并实现。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八年级上的学生。这个学段的学生已经有了“平角等于180°”的知识基础,在上学期《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学习中,学生对几何证明有了初步的了解,能简单的应用“∵”“∴”的三段论格式书写几何证明过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学习和内化几何证明的严谨演绎推理过程。此外,学生在小学学习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已经有了动手操作剪拼的经验,本节课需要将“动手拼成180°”的过程转化为适当的几何图形和几何语言,加以推理论证,这也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教学策略分析
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特征,设计三角形拟人对话的引入方式,包含数学思考,同时激发学生兴趣。
让学生自己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经过“动手—动脑—动笔”的转变,了解几何证明的必要性和严谨性,体现了“自主式学法”策略。
利用已有的经验知识,来获得新知。通过教师的提问,让学生意识到从实际问题到抽象数学语言的转化,从而突破难点。
引导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思,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学生自信。
为及时巩固所学,精心设计练习题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效率。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情境导入
通过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比内角和大小的对话引入。
【问题1】不同类的三角形内角和也不同吗?
看图思考,并回答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学习兴趣,并回忆起所学过的“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二)
自主探究
【问题2】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方法有哪些?
(多媒体演示)
【问题3】以上验证的方法是否全面、严谨,为什么?
明确告知学生这节课的学习任务: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学生回顾小学所学,进行口答
多种验证方法都不具备普遍性或严谨性。
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寻找这些验证方法的弊端,激发认知冲突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就是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
1
2
新课讲授
【问题4】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看到“180°”,你会联想到什么?
【问题5】拼的启发:剪拼的目的是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白板上的拼贴结果,引导他们抽象出数学图像。
【问题6】根据我们刚刚的剪拼结果,同学们能否得出其他的证明方法呢?
教师巡堂,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并关注学生差异,对困难学生进行指导。
讨论完成后,要求学生选择一种方法进行书写。(课下完成)
看到180°通常会联想到平角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为了凑一个平角。
猜想:将角进行了这样的转移之后可能会出现两直线平行
反过来,我们过点A做直线l,就能实现叫的转移。
进行分组讨论,探索更多证法。
讨论结束后,学生代表上台演示。
教学难点的突破口就是180°。
突破难点的方法就是“凑”180°。
培养学生观察,抽象,推理能力
逆向思维,引导学生得出证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使每位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增强生生交流,感受学习乐趣。
照顾学生个体差异,,提高学生推理证明能力,强化学生对定理证明过程的书写。
(四)
新知应用
课前下发的导学案上精心设计的例题
例1如图,CD是∠ACB的平分线,DE∥BC,∠A=50°,∠B=70°,求∠EDC,∠BDC的度数.
例2 在△ABC 中, ∠A 的度数是∠B 的度数的3倍,∠C 比∠B 大15°,求∠A,∠B,∠C的度数.
例3 如图,C岛在A岛的北偏东50°方向,B岛在A岛的北偏东80 °方向,C岛在B岛的北偏西40 °方向.从B岛看A,C两岛的视角∠ABC是多少度?从C岛看A、B两岛的视角∠ACB是多少度?
拓展提升
如图,在△ABC中,BP平分∠ABC,CP平分∠ACB
(1)若∠BAC=60°,求∠BPC的度数.
(2)你能直接写出∠BPC与∠A 之间的数量关系吗?
教师引导思路,学生思考,独立完成,并有代表发言,讲述解题过程
通过一组精心设计的题目,引导学生应用定理解决问题,使其形成一定的解题技巧,学以致用。
让学生体会方程的思想。
学数学,用数学,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感受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过程,为接下来学习外角知识后,补充同类的相应题目,得到解题规律打下基础
(五)
小结作业
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归纳总结
学生说收获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内容的惠顾,让学生有更清晰的回味。
(六)
随堂检测
布置本节课检测题目
1.(陕西中考)如图,AB∥CD,∠CED=90°,∠AEC=35°,则∠D的大小为( )
A.65°B.55°
C.45° D.35°
2.2.如图,直线AB∥CD,一个含60°角的直角三角板EFG(∠E=60°)的直角顶点F在直线AB上,斜边EG与AB相交于点H,CD与FG相交于点M,若∠AHG=50°,则∠FMD等于( )
A.10° B.20°
C.30° D.50°
3.如图,∠1=20°,∠2=25°,∠A=35°,则∠BDC的度数为________.
4.如图,△ABC中,BD是∠ABC的平分线,DE∥BC交AB于E,∠A=60°,∠BDC=95°,求△BDE各内角的度数.
学生独立完成后上交
检测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 三角形11.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11.2.1 三角形的内角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 三角形11.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11.2.1 三角形的内角教案及反思
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 三角形11.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11.2.1 三角形的内角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 三角形11.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11.2.1 三角形的内角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上册11.2.1 三角形的内角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11.2.1 三角形的内角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顾知识,精讲解疑,学习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