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植被与土壤双基训练金卷二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2021062219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06148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植被与土壤双基训练金卷二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2021062219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06148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植被与土壤双基训练金卷二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2021062219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06148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1全册双基训练金卷 含解析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②地典型植被是,图中最适宜贝壳杉生长的区域是,新西兰北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是某地沿20°E所做的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不同数字代表不同自然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位于
A.欧洲B.非洲C.亚洲D.北美洲
2.①处是
A.热带荒漠带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雨林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3.该图主要体现了自然带的
A.纬度地带性规律 B.干湿度地带性规律
C.垂直地带性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
4.该大陆西岸有②自然带分布,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大气环流和地形 B.大气环流和洋流
C.地形地势和洋流 D.人类活动和地形
塞罕坝海拔1 010~1 940米。20世纪60年代林业部在这里建了林场,50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造林过程中发现荒山南坡难以绿化,需要攻克许多难关。下图示意塞罕坝林场的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
A.落叶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针叶林 D.常绿阔叶林
6.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A.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 B.降水较少,土层较薄,砾石较多
C.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 D.风力较大,受低温冻害影响大
读四个不同地点的气候资料图,回答各题。
7.②地典型植被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8.下列选项中,能充分体现自然带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的是
A.从①地到③地B.从②地到③地
C.从①地到②地D.从②地到④地
贝壳杉是世界上最大的巨型树种之一,喜温湿气候,越冬温度不低于10℃,对光照要求较高,在上层深厚肥沃、气候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良好,新西兰北岛有广泛分布,下图为新西兰北岛地理位置及等高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最适宜贝壳杉生长的区域是
A.①地附近B.②地附近C.③地附近D.④地附近
10.新西兰北岛
A.中部山岭起伏,多火山B.混合农业较典型
C.冰川作用弱,岛形平直D.山顶终年积雪多
我国西南地区的喀斯特地貌广布,其中重庆武隆地区是“中国南方喀斯特”的典型代表。下图为当地三维地质和岩层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甲—乙”之间的地质构造是
A.背斜B.向斜C.地堑D.地垒
12.关于中石院天坑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叙述正确的是
A.地表的石英砂岩分布最广泛
B.附近的地貌由流水作用形成
C.当地自然植被主要是针叶林
D.乌江的流量均匀且水质清澈
读非洲植被类型分布图,回答13~14题。
13.A、B两地的植被类型分别是
A.热带荒漠、热带草原 B.热带沙漠、热带草原
C.热带草原、热带荒漠 D.热带草原、热带沙漠
14.有关B地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B.全年炎热干燥
C.全年高温多雨
D.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分布于我国东北平原的黑土有机质含量多,保肥、保水性强,是最适宜农作物生长的肥沃土壤。20世纪50年代以来,黑土区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黑土厚度变薄,肥力下降,引起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据此完成15~16题。
15.引起东北平原黑土厚度变薄、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微生物分解活跃
B.大量施用农药化肥,建设人工水渠
C.人类过度垦殖,流水冲刷严重
D.城市化进程加快,耕地大量被侵占
16.保护与恢复黑土肥力的有效措施是
A.实现秸秆还田,免耕、少耕和休耕
B.发展畜牧业,压缩耕作业规模
C.大力植树造林,抵御寒潮危害
D.完善水利设施,减少水土流失
读风化作用强弱与气候相关示意图,回答17~18题。
17.关于岩石风化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①到②物理风化作用逐渐加强
B.从②到③化学风化作用逐渐减弱
C.从③到④化学风化作用逐渐加强
D.从④到①物理风化作用逐渐减弱
18.①处地表的土地景观特征最可能是
A.红土 B.沙土 C.黄土 D.黑土
读土壤的物质分布图,回答19~20题。
19.在土壤的组成物质中,含有腐殖质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0.在土壤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地形 B.岩石 C.气候 D.生物
牙刷草是找铜矿的指示植物。“牙刷草,开紫花。哪里有铜,哪里就有它”,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广为流传的谚语。据此完成21~22题。
21.牙刷草生长所需的铜元素主要来自
A.生物 B.气候 C.地形 D.成土母质
22.有关土壤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候和地形是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
B.成土母质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
C.陡峭的山坡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D.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风化壳逐渐加厚
土壤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据此回答23~24题。
23.下列关于土壤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①促进植物的生长 ②为动物提供营养来源 ③能够蓄水、保水 ④为微生物提供生存场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4.受土壤影响最大的经济活动是
A.工业 B.农业 C.旅游 D.商业
地表的土壤结构和植被覆盖状况会直接影响到地表水的下渗。图甲为地表单位面积上厚度相同的四类均质土壤(砂土、砂壤土、壤土、黏土)的累积入渗量曲线图;图乙为地表单位面积上的四类均质植被覆盖区(耕地、草地、古老的牧场、大量放牧的牧场)的累积下渗量曲线图。据此回答25题。
25.黏土主要由非常小的(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六章 自然灾害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图中洪涝次数最多的河段是,该河段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是,关于三次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湖州的地带性植被属于,游记中记载的地点位于右图中,根据植被特征可推断当地气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综合与测试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蓝窗的形成过程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