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专题8 阶段重点突破练(五) 课件PPT第1页
    专题8 阶段重点突破练(五) 课件PPT第2页
    专题8 阶段重点突破练(五) 课件PPT第3页
    专题8 阶段重点突破练(五) 课件PPT第4页
    专题8 阶段重点突破练(五) 课件PPT第5页
    专题8 阶段重点突破练(五) 课件PPT第6页
    专题8 阶段重点突破练(五) 课件PPT第7页
    专题8 阶段重点突破练(五) 课件PPT第8页
    还剩4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专题8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本单元综合与测试一等奖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专题8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本单元综合与测试一等奖ppt课件,共5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乙和丙,+CH3CH2OH,+H2O,+CH3OH,C6H12O6,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银氨溶液或,溶液变蓝,高级脂肪酸,提高反应的产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乙醇、乙酸的性质及应用1.(2020·邯郸一中高一月考)1 ml乙酸(其中的氧元素都用18O标注),在浓硫酸存在条件下与足量的乙醇充分反应。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成的水分子中含有18OB.生成的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C.可能生成20 g的水和90 g的乙酸乙酯D.反应后的物质中含18O的只有水
    解析 酯化反应中乙酸提供—OH,乙醇提供—H,用18O标注乙酸,则生成的产物中乙酸乙酯的结构中有18O,水分子中也含18O,故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1 ml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由于是可逆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的质量小于90 g,水的质量小于20 g。
    2.(2019·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一期末)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解析 乙醇、乙酸在浓H2SO4催化作用下,需要加热才能生成乙酸乙酯,故A错误;铜丝在外焰a处受热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移到内焰b处时,黑色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与乙醇蒸气反应生成红色的铜、乙醛和水,故B正确;乙醇和水均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无法检验无水乙醇中是否有水,应选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故C错误;碘的沸点高于四氯化碳,蒸馏分离含碘的四氯化碳溶液,最终在蒸馏烧瓶中获得碘,锥形瓶中可获得四氯化碳,故D错误。
    3.(2019·广州高一检测)将W1 g光亮的铜丝在空气中加热一段时间后,迅速伸入到下列物质中,取出干燥,如此反复几次,最后取出铜丝用蒸馏水洗涤、干燥,称得其质量为W2 g。实验时由于所伸入的物质不同,铜丝的前后质量变化可能不同,下列所插物质与铜丝的质量关系正确的是A.NaOH溶液,W1=W2B.无水乙醇,W1=W2C.NaHSO4溶液,W1W2
    解析 铜丝在空气中加热,转变成氧化铜,A项,氧化铜不与NaOH溶液反应,因为铜丝增加了氧的质量,即W2>W1,故错误;B项,乙醇与CuO发生反应:CH3CH2OH+CuO CH3CHO+Cu+H2O,铜丝质量不变,故正确;C项,CuO+2H+===Cu2++H2O,铜转变成Cu2+,质量减少,W1>W2,故错误;D项,CO+CuO Cu+CO2,铜丝质量不变,W1=W2,故错误。
    4.(2020·聊城高一期末)下列有关乙醇、乙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酸羧基中的氢原子比乙醇羟基中的氢原子活泼B.将一小块钠块投入乙醇中,钠块浮在乙醇的液面上C.生活中可以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说明醋酸的酸性弱于碳酸D.乙醇可在银作催化剂并加热条件下生成乙醛,体现了乙醇的氧化性
    解析 乙酸具有酸性,在溶液中可发生电离,而乙醇为非电解质,则可说明乙酸羧基中的氢原子比乙醇羟基中的氢原子活泼,故A正确;钠的密度比乙醇大,钠沉在乙醇底部,故B错误;乙酸可与碳酸钙等反应,说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故C错误;乙醇被氧化生成乙醛,乙醇表现还原性,故D错误。
    5.(2020·苪城县期末)现有四种有机化合物:甲:乙:丙:丁:
    试回答:(1)甲、乙、丁都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四种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填编号,下同)。
    解析 由结构简式可知甲、乙、丁都含有的官能团为羟基,四种物质中,乙、丙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2)1 ml甲、乙、丁分别与足量Na反应,生成H2最多的是_____。
    解析 羟基、羧基与Na反应生成氢气,1 ml甲、乙、丁分别与足量Na反应,甲生成1.5 ml氢气,乙生成0.5 ml氢气,丁生成1 ml氢气,故生成H2最多的是甲。
    (3)丁与醋酸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酯有____种。
    解析 可能只有1个—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2种酯,也可能2个—OH都发生酯化反应,只有1种酯,可以生成3种酯。
    (4)①写出甲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甲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以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CH3CH2OH +H2O
    ②写出丙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丙为酯类,可以在碱性环境下发生彻底水解,反应方程式为 +NaOH +CH3OH。
    二、酯、油脂的结构、性质及应用6.(2020·上海松江一中高一检测)甲酸香叶酯(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为无色透明液体,具有新鲜蔷薇嫩叶的香味,可用于配制香精。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0H16O2B.含有羧基和碳碳双键两种官能团C.能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D.23 g Na与过量的该物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11.2 L气体
    解析 根据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11H18O2,A项错误;结构简式右侧的含氧官能团为酯基,不是羧基,B、D项错误;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C项正确。
    7.(2019·济南高二期末)油酸甘油酯和硬脂酸甘油酯均是天然油脂的成分。它们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油酸的分子式为C18H34O2B.硬脂酸甘油酯的一氯代物 共有54种C.天然油脂都能在NaOH溶液 中发生取代反应D.将油酸甘油酯氢化为硬脂 酸甘油酯可延长保存时间
    解析 A项,油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2)7CH==CH(CH2)7COOH,分子式为C18H34O2,正确;
    B项,硬脂酸甘油酯的结构简式可以表示为 ,存在对称结构,因此硬脂酸甘油酯的一氯代物共有36种,错误;
    C项,天然油脂的主要成分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都能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取代反应),正确;
    D项,油酸甘油酯中含有碳碳双键,容易被氧化变质,将油酸甘油酯氢化转化为硬脂酸甘油酯可延长保存时间,正确。
    8.(2020·闵行区高一期中)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有媒体关于“反式脂肪酸危害堪比杀虫剂”的报道引发轩然大波,天然油脂的氢化过程中会产生副产品反式脂肪酸甘油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氢化油又称人造奶油,通常又叫硬化油B.油脂的氢化与油脂的皂化都属于加成反应C.氢化油的制备原理是在加热植物油时,加入金属催化剂,通入氢气, 使液态油脂变为半固态或固态油脂D.植物油经过氢化处理后会产生副产品反式脂肪酸甘油酯,摄入过多 的氢化油,容易堵塞血管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解析 油脂的氢化属于加成反应,油脂的皂化属于取代反应,故B错误;氢化油的制备原理是油脂中的双键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半固态或固态油脂,故C正确;反式脂肪酸甘油酯摄入过多,容易堵塞血管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故D正确。
    9.(2020·大连市实验中学月考)地沟油泛指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劣质油,如回收的食用油、反复使用的炸油等。地沟油最大来源为城市大型饭店下水道的隔油池。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癌症,对人体的危害极大。根据以上信息和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A.掺假的“芝麻香油”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其原理相同B.淀粉和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可将“潲水油”和“地沟油”分离提纯后来生产肥皂D.纤维素的最终水解产物与油脂水解产生的甘油含有某种相同的官能团
    解析 掺假的“芝麻香油”的酯类分子中含有不饱和碳碳双键,和Br2发生加成反应,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从而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二者褪色原理不同,A错误;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B错误;“潲水油”和“地沟油”中的油脂可发生皂化反应生产肥皂,C正确;纤维素最终水解产物为葡萄糖,油脂水解产物中含有甘油,它们的分子中含有醇羟基,D正确。
    (2)“地沟油”常常含有油酸甘油酯,在微生物作用下水解生成的不饱和脂肪酸中的碳碳双键在日光作用下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有臭味的醛或酮,这种过程称为“酸败”。①试写出油酸甘油酯 [R—为CH3(CH2)7CH==CH(CH2)6CH2—]在微生物作用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油酸甘油酯在微生物作用下发生水解生成油酸和甘油。
    ②工业上为延缓不饱和油脂的“酸败”常采用在一定条件下和H2加成,则1 ml油酸甘油酯最多消耗_____ ml H2。
    解析 1 ml油酸甘油酯中含3 ml ,所以最多消耗3 ml H2。
    三、糖类、蛋白质的结构、性质及应用10.(2019·云南玉溪一中高一月考)人们在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糯米中的淀粉能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银镜B.糯米中的淀粉是否水解完全可以用碘水来检验C.糯米中的淀粉在碱性条件下能发生水解生成葡萄糖D.糖尿病患者不宜吃粽子,因为糯米中含大量的葡萄糖,会使血糖 升高
    解析 淀粉是非还原性糖,所以糯米中的淀粉不能与银氨溶液直接反应产生银镜,A错误;糯米中的淀粉是否水解完全可以用碘水来检验,若溶液变蓝,则淀粉水解不完全,若溶液不变蓝,则淀粉水解完全,B正确;糯米中的淀粉在稀硫酸或人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能发生水解生成葡萄糖,而在碱性条件下不能发生水解,C错误;糖尿病患者不宜吃粽子,因为糯米中含大量的淀粉,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会使血糖升高,D错误。
    11.(2020·安阳市第二中学月考)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蛋白质变性B.蛋白质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C.重金属盐使蛋白质分子变性,所以吞“钡餐”(主要成分是硫酸钡) 会引起中毒D.浓硝酸溅到皮肤上,皮肤立即变黄
    解析 蛋白质分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符合胶体分散质粒子的直径范围,故蛋白质分子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B正确;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变性是不可逆的,但硫酸钡难溶于水和盐酸,因此不会引起中毒,C错误;皮肤中含有多种蛋白质,含有苯环的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色(显色反应),所以浓HNO3溅在皮肤上,使皮肤呈黄色,D正确。
    12.(2020·宁乡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检测)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是人体基本营养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试管中加入0.5 g淀粉和4 mL 20%的稀硫酸,加热3~4 min,然后用碱液中和试管中的H2SO4溶液。①淀粉完全水解生成有机物的分子式为_________。
    ②若要检验淀粉已经发生了水解,可取少量上述溶液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试剂的名称),加热后再根据实验现象判断;若要检验淀粉没有完全水解,可取少量上述溶液,向其中加入几滴碘水,可观察到__________。
    解析 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分子式为C6H12O6,银氨溶液或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可检验葡萄糖,但要在碱性环境下,从而证明淀粉已发生水解,而加入碘水后溶液变蓝,说明淀粉未完全水解。
    (2)油脂在人体内通过水解生成_____________和丙三醇,再氧化分解,为人体提供能量。
    解析 油脂在人体内水解的最终产物为高级脂肪酸和丙三醇。
    (3)为了鉴别某白色纺织品的成分是蚕丝还是“人造丝”,通常选用的方法是______(填字母)。A.滴加稀盐酸 B.滴加浓硫酸C.滴加酒精 D.在火焰上灼烧
    解析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人造丝”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鉴别蛋白质的依据主要有:①某些蛋白质分子跟浓硝酸作用时呈黄色;②蛋白质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常以此来区别毛纺织品和其他纺织品)。
    四、常见有机物的检验、分离与提纯13.(2020·淄博实验中学高一检测)鉴别淀粉、蛋白质、葡萄糖水溶液,依次可分别使用的试剂和对应的现象正确的是A.碘水,变蓝色;浓硝酸,变黄色;新制Cu(OH)2悬浊液,砖红色沉淀B.浓硝酸,变黄色;新制Cu(OH)2悬浊液,砖红色沉淀;碘水,变蓝色C.新制Cu(OH)2悬浊液,砖红色沉淀;碘水,变蓝色;浓硝酸,变黄色D.碘水,变蓝色;新制Cu(OH)2悬浊液,砖红色沉淀;浓硝酸,变黄色
    解析 淀粉遇碘水变蓝色;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色;葡萄糖与新制Cu(OH)2悬浊液混合加热至沸腾产生砖红色沉淀。
    14.(2020·杭州第一中学月考)下列除杂方法(括号内为杂质)正确的是A.乙醇(水) 加新制的生石灰,过滤B.乙烷(乙烯) 通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洗气C.溴苯(苯) 加水,振荡静置后分液D.乙酸乙酯(乙酸) 加饱和Na2CO3溶液,振荡静置后分液
    解析 A项,除去乙醇中的水,加新制的生石灰,蒸馏;B项,乙烷能溶于有机试剂四氯化碳,故除去乙烷中的乙烯,应通过溴水,洗气;C项,因溴苯和苯混合都不溶于水,故加水无法除去溴苯中的苯。
    15.苯甲酸乙酯(C9H10O2)的别名为安息香酸乙酯。它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不溶于水,有芳香气味,用于配制香水、香精和人造精油,大量用于食品工业中,也可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溶剂等。其制备方法为:
    已知:苯甲酸在100 ℃会迅速升华。相关有机物的性质如表所示。
    实验步骤如下:①在圆底烧瓶中加入12.20 g苯甲酸,25 mL 95%的乙醇(过量),20 mL环己烷以及4 mL浓硫酸,混合均匀并加入沸石,按如图所示装置装好仪器,控制温度在65~70 ℃加热回流2 h。利用分水器不断分离除去反应生成的水,回流环己烷和乙醇。
    ②反应结束,打开旋塞放出分水器中的液体后,关闭旋塞,继续加热,至分水器中收集到的液体不再明显增加,停止加热。
    ③将烧瓶内反应液倒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分批加入Na2CO3至溶液呈中性。用分液漏斗分出有机层,水层用25 mL乙醚萃取分液,然后合并至有机层,加入氯化钙,静置,过滤,对滤液进行蒸馏,低温蒸出乙醚和环己烷后,继续升温,接收210~213 ℃的馏分。④检验合格,测得产品体积为12.86 mL。
    回答下列问题:(1)在该实验中,圆底烧瓶的容积最适合的是_____(填字母)。A.25 mL B.50 mLC.100 mL D.250 mL
    解析 圆底烧瓶加热时盛装的液体不超过容积的 ,所加液体总体积为25 mL+20 mL+4 mL=49 mL,故选C。
    (2)步骤①中使用分水器不断分离除去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分离水,能提高反应的产率。
    (3)步骤②中应控制蒸馏的温度为_____(填字母)。A.65~70 ℃ B.78~80 ℃C.85~90 ℃ D.215~220 ℃
    解析 步骤②的主要目的是蒸出反应液中的环己烷和乙醇,故温度选择85~90 ℃。
    (4)步骤③加入Na2CO3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Na2CO3的加入量不足,在之后蒸馏时,蒸馏烧瓶中可见到白烟生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去浓硫酸和未反应的苯甲酸
    苯甲酸乙酯中混有未除净的苯甲酸,在受热至
    解析 Na2CO3是具有碱性的强碱弱酸盐,能中和作催化剂的浓硫酸及未反应的苯甲酸;若加入Na2CO3的量不足,则与碳酸钠反应的苯甲酸可能未完全除尽,受热至100 ℃时会发生升华。
    (5)关于步骤③中的萃取分液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A.水溶液中加入乙醚,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塞上玻璃塞,分液漏斗倒 转过来,用力振摇B.振摇几次后需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放气C.经几次振摇并放气后,手持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D.放出液体时,应打开上口玻璃塞或将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口上 的小孔
    解析 放气时,分液漏斗应倒置,缓慢打开旋塞,B项错误;静置时应置于铁架台上,不能手持,C项错误。
    五、有机化合物官能团的特征反应16.(2020·吉林延边一中高一月考)乌头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乌头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式为C6H6O6B.乌头酸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和水解反应C.乌头酸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含1 ml乌头酸的溶液最多可消耗3 ml NaOH
    解析 乌头酸的分子式为C6H6O6,A项正确;含—COOH和 ,能发生酯化(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但不能发生水解反应,B项错误;碳碳双键能够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C项正确;1 ml乌头酸含3 ml羧基,最多能消耗3 ml NaOH,D项正确。
    17.(2019·成都高一检测)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10H12O6B.1 ml该物质能与2 ml NaHCO3发生反应C.分子中含有两种含氧官能团D.该有机物在浓硫酸作用下,既可以和乙醇, 又可以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解析 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10H14O6,A错误;1 ml该物质含2 ml羧基,能和2 ml NaHCO3反应,B正确;该分子中含有—COOH、—OH两种含氧官能团,C正确;该分子中含有—COOH和—OH,因此既可以和乙醇,也可以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D正确。
    18.关于下列三种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香叶醇在铜作催化剂并加热条件下可与氧气反应生成柠檬醛B.月桂烯属于烃C.都可以发生加成反应、酯化反应、氧化反应D.都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解析 由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类推可知香叶醇在铜作催化剂并加热条件下可与氧气反应生成柠檬醛,A项正确;月桂烯只由碳、氢元素组成,属于烃,B项正确;月桂烯和柠檬醛均不能发生酯化反应,C项错误;三种化合物都含有 ,都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D项正确。
    19.(2020·贵州贵阳市清华中学高一月考)苹果酸是一种无色针状结晶,无臭,几乎存在于一切果实中,以仁果类中最多,是人体内部循环的重要中间产物,易被人体吸收,因此作为性能优异的食品添加剂和功能性食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医疗和保健品等领域。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 。(1)苹果酸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2)苹果酸的分子式为________。(3)1 m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能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氢气_____L。
    (4)苹果酸可能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A.与NaOH溶液反应B.与石蕊溶液作用C.与乙酸在一定条件下酯化D.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酯化
    解析 1个苹果酸分子中含有2个—COOH和1个—OH,都可以与金属钠反应产生H2,故1 m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可产生H2 1.5 ml。它含有—COOH可与石蕊溶液作用,可与NaOH、乙醇反应;含有—OH可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相关课件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二节 烯烃 炔烃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二节 烯烃 炔烃课文课件ppt,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加成反应,苯乙炔,5-二甲基庚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专题9 金属与人类文明本单元综合与测试优质课件ppt: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专题9 金属与人类文明本单元综合与测试优质课件ppt,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节约金属资源,x=336t,氧化剂,或假设b成立,HCl,FeOH2,最后变为红褐色,ADECB,玻璃棒,溶液变成血红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专题8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本单元综合与测试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专题8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本单元综合与测试精品课件ppt,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CH4,碳和水蒸气的反,应为吸热反应,CO2,①④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