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课时2 钠的几种化合物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06203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 课时2 钠的几种化合物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06203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 课时2 钠的几种化合物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06203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 课时1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062039/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 课时1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062039/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 课时1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062039/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2022学年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一册同步学案(含答案)
- 1.3 氧化还原反应--(新教材)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一册同步学案(含答案) 学案 19 次下载
- 第一章 章末整合提升--(新教材)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一册同步学案(含答案) 学案 12 次下载
- 2.2 氯及其化合物--(新教材)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一册同步学案(含答案) 学案 14 次下载
- 2.3 物质的量--(新教材)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一册同步学案(含答案) 学案 18 次下载
- 实验活动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新教材)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一册同步学案(含答案) 学案 12 次下载
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学案及答案,文件包含1课时1活泼的金属单质钠doc、2课时2钠的几种化合物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eq \a\vs4\al(一、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教材梳理】
1.氧化钠
(1)物理性质:白色粉末状固体。
(2)化学性质:一种碱性氧化物,能与水、酸、酸性氧化物等发生反应。
①与水反应:Na2O+H2O===2NaOH(填化学方程式,下同);
②溶于盐酸:Na2O+2HCl===2NaCl+H2O;
③与CO2反应:Na2O+CO2===Na2CO3。
2.过氧化钠
(1)物理性质:淡黄色粉末状固体。
(2)化学性质
①与水反应
[实验探究]
[实验结论]Na2O2与水反应生成O2和碱性物质,同时放热。
化学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反应中氧化剂是Na2O2,还原剂是Na2O2。
②与CO2反应
化学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反应中氧化剂是Na2O2,还原剂是Na2O2。
(3)重要用途:供氧剂和漂白剂。
【辨析拓展】
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Na2O、Na2O2都是易与水反应的白色固体( )
(2)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的产物也相同 ( )
(3)反应2Na2O2+2H2O===4NaOH+O2↑中,H2O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
(4)Na2O2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变成白色黏稠物的原因是2Na2O2+2CO2===2Na2CO3+O2( )
答案:(1)× (2)× (3)√ (4)×
2.Na2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它属于碱性氧化物吗?为什么?
答案:不是,碱性氧化物指能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Na2O2与酸反应时不仅生成钠盐和水,还有氧气生成,故不属于碱性氧化物。
3.Na2O2与CO2、H2O的混合气体反应时,可以认为先与CO2反应再与H2O反应吗?应如何理解?
答案:可以。假设Na2O2先与水反应,但CO2与生成的NaOH反应又会生成水,具体如下:2Na2O2+2H2O===4NaOH+O2↑、2CO2+4NaOH===2Na2CO3+2H2O。两个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故可以认为Na2O2先与CO2反应再与H2O反应。
eq \a\vs4\al(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教材梳理】
1.实验探究一 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溶解性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各约1 g),完成下列实验,并将实验现象和相应结论填入下表:
[注意] 碳酸钠晶体(Na2CO3·xH2O)易风化变成碳酸钠粉末。
2.实验探究二 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3.实验探究三 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比较
(1)按下列要求完成实验: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 mL稀盐酸,将两个各装有少量等质量的Na2CO3、NaHCO3粉末的小气球分别套在两支试管的管口。将气球内的Na2CO3和NaHCO3同时倒入试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两个气球均膨胀;NaHCO3与盐酸混合比Na2CO3与盐酸混合气球膨胀得快且大。
(2)实验结论:NaHCO3与盐酸反应比等质量的Na2CO3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多且剧烈。
Na2CO3、NaHCO3分别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eq \\al(2-,3)+2H+===CO2↑+H2O、HCOeq \\al(-,3)+H+===CO2↑+H2O。
4.归纳总结
【辨析拓展】
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碳酸钠又名纯碱,说明碳酸钠既属于盐类也属于碱类( )
(2)除去Na2C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HCO3,可以加入适量的盐酸( )
(3)碳酸钠可以用来治疗胃酸过多( )
(4)澄清石灰水加入NaHCO3溶液中不产生沉淀,而加入Na2CO3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
(5)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都呈碱性( )
答案:(1)× (2)× (3)× (4)× (5)√
2.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时,会有什么现象出现?为什么?
答案:析出白色晶体。反应消耗溶剂水,生成NaHCO3的质量比Na2CO3大,又NaHCO3的溶解度比Na2CO3小,故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时有NaHCO3晶体析出。
eq \a\vs4\al(三、焰色试验)
【教材梳理】
1.定义: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出特征颜色,根据火焰呈现的特征颜色,可以判断试样所含的金属元素,化学上把这样的定性分析操作称为焰色试验。
[注意] (1)焰色试验产生的火焰颜色与元素的存在状态无关;
(2)焰色试验属于物理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
2.操作步骤
3.应用
(1)检验金属元素的存在,如钠元素的焰色呈黄色,钾元素的焰色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2)制作节日烟花。
【辨析拓展】
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焰色试验体现的是元素的化学性质( )
(2)某化合物能使火焰颜色变为绿色,说明该化合物中含有铜元素( )
(3)进行焰色试验时,可用光洁无锈的铁丝代替铂丝( )
答案:(1)× (2)√ (3)√
2.用光洁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中一定不含K+吗?
答案:不一定,观察钾元素的焰色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学习任务1 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比较
[误区警示]
(1)Na2O2与H2O、CO2的反应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2)Na2O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是1∶2,而不是1∶1。
下列对于Na2O、Na2O2的比较正确的一项是( )
A.Na2O2、Na2O都是钠的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B.Na2O、Na2O2都是易溶于水(与水反应)的白色固体
C.Na2O2在和CO2的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Na2O2、Na2O均可做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解析] Na2O2与水反应时除了生成碱外,还生成了O2,故Na2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A项错误;Na2O2是淡黄色固体,故B项错误;Na2O2与CO2反应时,Na2O2中的氧元素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O2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Na2O2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故C项正确;Na2O与CO2和H2O的反应中无氧气产生,不能做呼吸面具的供氧剂,故D项错误。
[答案] C
1.下列关于钠的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a2O2是白色固体,和冷水作用得到O2和NaOH
B.Na2O2与水的反应中,氧化剂是Na2O2,还原剂是水
C.Na2O不稳定,加热时能继续被O2氧化生成Na2O2
D.Na2O2与水反应生成1个O2时电子转移的数目为4
解析:选C。A中,Na2O2是淡黄色固体;B中,Na2O2与H2O的反应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中,Na2O2与水反应生成1个O2时电子转移的数目为2。
2.下面是比较Na2O和Na2O2性质异同点的有关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过氧化钠和氧化钠长期置于空气中最终所得固体产物相同
B.过氧化钠和氧化钠都能与二氧化碳或水发生化合反应
C.过氧化钠和氧化钠与水反应都有氢氧化钠生成
D.过氧化钠是强氧化剂,而氧化钠只是一种碱性氧化物
解析:选B。因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Na2O+H2O===2NaOH,Na2O+CO2===Na2CO3,故C项正确,B项错误;将两者长期置于空气中,最终都变为碳酸钠白色粉末,故A项正确;D项显然也正确。
学习任务2 碳酸钠、碳酸氢钠的鉴别与除杂
1.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鉴别方法
[知识拓展]
互滴法鉴别Na2CO3和稀盐酸
互滴法指当两种溶液反应时有两个不同的反应过程,且这两个过程的实验现象各不相同,则可以通过滴加顺序不同,利用产生的现象不同进行鉴别。
(1)将盐酸逐滴加入Na2CO3溶液中
①现象:开始无明显现象,后有无色气体放出。
②原理:COeq \\al(2-,3)+H+===HCOeq \\al(-,3)(无明显现象),HCOeq \\al(-,3)+H+===H2O+CO2↑(有无色气体放出)。
(2)将Na2CO3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中
①现象:立即有无色气体放出。
②原理:COeq \\al(2-,3)+2H+===H2O+CO2↑。
2.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除杂方法
有两支试管分别装有Na2CO3和NaHCO3溶液,下列鉴别二者的操作和判断均正确的是( )
[解析] A项,发生的反应分别为Na2CO3+Ca(OH)2===CaCO3↓+2NaOH,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两者现象相同(产生白色沉淀);B项,加入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时,NaHCO3溶液反应更剧烈;C项,Na2CO3与CaCl2发生反应Na2CO3+CaCl2===CaCO3↓+2NaCl,产生白色沉淀,NaHCO3与CaCl2不反应;D项,逐滴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时,NaHCO3立即产生气泡,Na2CO3开始无气泡产生,过一会儿才产生气泡。
[答案] C
1.纯碱和小苏打都是白色固体,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找到。若要在家中将它们区分开来,下面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
A.分别放在炒锅中加热,观察是否有残留物
B.分别用干净铁丝蘸取样品在煤气炉的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
C.将样品溶解,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D.在水杯中各盛相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加入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白醋,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
解析:选D。2NaHCO3eq \(=====,\s\up7(△))Na2CO3+H2O+CO2↑,Na2CO3加热不分解,两者都有固体残留物,A不可行;Na2CO3和NaHCO3的焰色均为黄色,B不可行;在Na2CO3和NaHCO3溶液中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均有CaCO3白色沉淀生成,C不可行;两水杯中均有CO2气体生成,但Na2CO3不如NaHCO3反应剧烈,D可行。
2.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A.Na2CO3溶液(NaHCO3),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
B.NaHCO3溶液(Na2CO3),通入过量的CO2气体
C.Na2O2粉末(Na2O),将混合物在氧气中加热
D.Na2CO3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OH)2溶液,过滤
解析:选D。Ba(OH)2+Na2SO4===BaSO4↓+2NaOH,虽除去了Na2SO4,但又增加了新的杂质NaOH,并且Na2CO3溶液也能与Ba(OH)2溶液反应。
1.“神舟”号载人航天器中,宇航员所在的返回舱都是密封的,宇航员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如果二氧化碳含量过大,会使宇航员困乏,呼吸频率加快,严重的会窒息,为使二氧化碳含量降低而保持舱内氧气的适当比例,可以在返回舱内放入( )
A.Na2O2 B.Na2CO3
C.NaOH D.氧气瓶
解析:选A。由于2Na2O2+2CO2===2Na2CO3+O2,所以Na2O2可以使CO2含量降低且保持舱内O2的适当比例。
2.(2020·南宁高一检测)Na2O和Na2O2在下列哪一点性质上是相似的( )
A.颜色 B.水溶液的酸碱性
C.强氧化性 D.漂白性
解析:选B。Na2O为白色固体,无强氧化性和漂白性,Na2O2为淡黄色固体,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故A、C、D不正确;Na2O+H2O===2NaOH,2Na2O2+2H2O===4NaOH+O2↑,两者的水溶液都是强碱溶液,故B正确。
3.下列物质中,既能和盐酸反应,又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物质是( )
A.碳酸钠 B.碳酸氢钠
C.氯化钠 D.硫酸铜
解析:选B。碳酸氢钠既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又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
4.对于反应2Na2O2+2H2O===4NaOH+O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a2O2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
B.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目为4e-
D.每有18 g H2O与足量Na2O2反应,则固体增重4 g
解析:选B。在Na2O2与H2O的反应中,Na2O2中-1价氧元素原子之间发生电子转移,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电子转移的数目为2e-;根据原子守恒,固体增重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水中氢原子的质量,即18 g H2O参加反应,固体增重2 g。
5.A、B、C、D、E五种物质的焰色试验都呈黄色,A、B与水反应都有气体放出,A与水的反应放出的气体具有还原性,同时都生成C,C溶液与适量的CO2反应生成D,D溶液与过量的CO2反应生成E,E加热能变成D。
(1)写出A~E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E加热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C溶液和CO2反应生成D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焰色试验都呈黄色则都含有钠元素,A、B与水反应都有气体放出,可以推断出A和B是过氧化钠和金属钠中的一种,二者生成的气体是氧气和氢气,氢气具有还原性,故A是钠,B是过氧化钠,生成的C则是氢氧化钠;由题意可以推断出D是碳酸钠,E是碳酸氢钠。
答案:(1)Na Na2O2 NaOH Na2CO3 NaHCO3
(2)2NaHCO3eq \(=====,\s\up7(△))Na2CO3+CO2↑+H2O
(3)CO2+2OH-===COeq \\al(2-,3)+H2O
[核心素养水平])
[合格考检测])
1.在做面包、蛋糕等面食点心时需要加入一定量的发酵粉,下列物质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的是( )
A.氯化钠 B.碳酸钠
C.硫酸钠 D.碳酸氢钠
解析:选D。做面包、蛋糕等面食点心时加入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碳酸氢钠,在做糕点时它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糕点疏松多孔,而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性质稳定,加热不易分解。
2.(2020·洛阳高一检测)一个集气瓶中放有一团棉花,向其中倒入CO2气体时棉花燃烧起来,则棉花中可能包有( )
A.烧碱 B.氧化钾
C.过氧化钠 D.小苏打
解析:选C。2Na2O2+2CO2===2Na2CO3+O2,反应生成氧气且放出热量,使棉花燃烧起来。
3.(2020·北京海淀区高一检测)下列物质的溶液,能与1 ml·L-1小苏打溶液发生化学反应,既无气体生成也无沉淀生成的是( )
A.苏打 B.氯化氢
C.熟石灰 D.烧碱
解析:选D。A项,不反应,不符合题意;B项,反应为NaHCO3+HCl===NaCl+CO2↑+H2O,不符合题意;C项,反应为NaHCO3+Ca(OH)2===CaCO3↓+NaOH+H2O或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不符合题意;D项,反应为NaHCO3+NaOH===Na2CO3+H2O,符合题意。
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NaHCO3溶液中加入稀盐酸:COeq \\al(2-,3)+2H+===CO2↑+H2O
B.碳酸钠溶液与硫酸反应:COeq \\al(2-,3)+2H+===CO2↑+H2O
C.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钙溶液:Ca2++HCOeq \\al(-,3)+OH-===CaCO3↓+H2O
D.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钙溶液:Ca2++2HCOeq \\al(-,3)+2OH-===CaCO3↓+COeq \\al(2-,3)+2H2O
解析:选B。A项,HCOeq \\al(-,3)不能完全电离,不能拆成离子,错误;C项,加入少量氢氧化钙时OH-不可能有剩余,错误;D项,加入足量氢氧化钙不可能生成COeq \\al(2-,3),错误。
5.某溶液中含有HCOeq \\al(-,3)、Na+、Ba2+、NOeq \\al(-,3)等4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少量的Na2O2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数目保持不变的是( )
A.HCOeq \\al(-,3) B.Na+
C.Ba2+ D.NOeq \\al(-,3)
解析:选D。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溶液中Na+数目增大;由于发生反应HCOeq \\al(-,3)+OH-===H2O+COeq \\al(2-,3),所以溶液中HCOeq \\al(-,3)数目减小;由于发生反应Ba2++COeq \\al(2-,3)===BaCO3↓,所以溶液中Ba2+数目减小;NOeq \\al(-,3)数目保持不变,D正确。
6.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的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 )
A.热稳定性:Na2CO3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实验2-1,实验2-2,交流讨论,实验探究,实验2-3,实验2- 4,实验2-5,实验2-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化学键学案,共2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离子键),共价键),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金属材料导学案,文件包含1课时1铁合金铝和铝合金新型合金doc、2课时2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