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设计,共3页。
初中数学
年级/册
八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十二章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教学目标
为什么没有边边角公理?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两边一角问题”是在学生学习了边边边公理后学习探究的内容,“两边夹一角”好理解,但是,为什么没有边边角公理?课本上虽然给出了说明,但是条件有些相似,容易混淆关系。
难点分析
学生很容易理解两边夹一角公理,因为他们通过画图,剪纸的方法进行了验证,但是他们忽视了“边边角条件”能否识别两三角形全等,所以往往凭感觉用边边角方法来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教学方法
通过观察,画图,比较,用几何画板演示动画,启发学生思考再推理论证。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A
B
C
D
E
出示学生的错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小明的思路对吗?
如图,已知△ABC中,AB=AC,D ,E分别是AB ,
AC的中点,且CD=BE,△ADC与△AEB全等吗?
小明是这样分析的:
因为AB=AC,BE=CD,∠BAE=∠CAD,
所以△ADC≌△AEB(SSA),
他的思路正确吗?
请说明理由.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几何画板演示:用动画来演示为什么没有边边角公理,促进学生深入思考。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探索“SSA”能否识别两三角形全等:
提出问题:两边一角分别相等包括“两边夹角”和
“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相等两种情况,前面已
探索出“SAS”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那么由“SSA”
的条件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2.得出结论:如图,在△ABC 和△ABD 中, AB =AB,AC = AD,∠B =∠B,
但△ABC 和△ABD 不全等.
C
B
A
三.学生错误分析:
思路错误.小明错把“SSA”作为三角形全等的判别方法,两边及一边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A
B
C
D
E
四:正确的两种解法:
正确的解法1:△ADC≌△AEB.
∵AB=AC,D,E为AB,AC的中点,
∴AD=AE.
在△ADC和△AEB中,
∵AC=AB,AD=AE,CD=BE,
∴△ADC≌△AEB(SSS).
另一种解法:
∵AB=AC,D,E为AB,AC的中点,
∴AD=AE.
在△ADC和△AEB中,
∵AC=AB,∠CAD=∠BAE,AD=AE,
∴△ADC≌△AEB(SAS).
小结
课堂小结:1.根据“边角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要找出
两边及夹角分别相等的三个条件.
2.找使结论成立所需条件,要充分利用已知条件
(包括给出图形中的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
角等),并要善于运用学过的定义、公理、定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表格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展示,拓展延伸,达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只有一个条件,只有两个条件,有三个条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