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5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上册5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教学过程,课堂总结,畅谈收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58页的《垂线的画法》。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过程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本节课内容是《数学课程标准》“图形”领域图形的认识中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及角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垂直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的特殊的位置关系,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此,根据教材编排意图,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知道平面上两条直线相交确定一个点;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垂直关系,认识垂线和点到直线的距离。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观察、测量、画图等数学活动中,经历认识垂线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在观察、测量、画图等数学活动中,经历画垂线的过程
教学难点:认识垂线和画垂线。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达成以上学习目标,我进一步分析了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
二、说学情:
学生已经掌握了直线、角的基础知识,并且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看到一些垂直的现象,学生具备一些简单的分类思想,能够从实际的操作活动中进行分析、思考,这也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提供了可能。
三、教学过程: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我安排了4个环节:课前准备——口算;活动一——创设情景;活动二——构建模型;活动三——拓展交流;活动四——解释应用。下面,我将详细讲解每个环节。
(一)创设情景:
1.投影出示交叉的小棒、竹篱笆、十字路口。提问:这些现象可以看做什么?学生经过观察,指出这些现象都可以近似地看做两条直线相交。(设计意图:突出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让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两条直线相交。通过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构建模型:
(一)认识交点
1、提出画图要求,让学生独立、任意画出两条相交直线,(你能画出几种情况)。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2、交流学生画的图形,让学生展示不同位置关系的图形。然后讨论“说一说”的问题,“两条直线相交组成几个角?有几个交点?”
3、讨论结果:
(1)两条直线相交有四个角。师根据学生交流的用数字标出四个角。
(2)两条直线相交有一个交点。师应点明: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指交点。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在观察、操作中使学生明白了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二)认识垂线
1、认真观察学生画出的两条直线相交图,你想到了什么问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全班展示:
讨论结果:
(1)∠1+∠2=180° ∠ 2+∠3=180 ° ∠ 1+∠4=180 °师最后应归到每相邻的两个角的和都是180度。
(2)在图形③中四个角可能都是直角。让学生用量角器去量一量,验证自己的想法。(验证成立)
2、教师介绍两条直线垂直的定义,认识垂线和垂足。
3、举生活中垂直的现象。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察、交流、操作、验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数学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两条直线相交或垂直的基本特征,丰富学生对相交和垂直的感性经验。)
(三)联系实际、巩固深化。
多媒体课件出示58页做一做。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的了解和深化。让学生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四、课堂总结,畅谈收获。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小结,有利于知识的积累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同步教案】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8.7垂线的画法 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同步教案】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5.1.2《垂线的画法》教案(含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二幅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八 垂线与平行线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引新,学习画法,练习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