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引入,应用举例,拓展提升,课堂小结,当堂训练,知识网络,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
课题 | 第2课时 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 | 授课人 |
|
教 学 目 标 | 知识技能 | 能识别从不同方向看简单物体得到的平面图形. | |
数学思考 | 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结果,发展空间思维. |
教 学 目 标 | 问题解决 | 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和合理的想象能力;在观察过程中,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得到的结果可能是不一样的;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合理清晰地向别人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 | ||
情感态度 | 通过创设情景与主动探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体会观察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形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 | |||
教学 重点 | 识别从不同的方向看简单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 | |||
教学 难点 | 识别从不同方向看两个简单几何体的组合体和多个小正方体组合体得到的平面图形. | |||
授课 类型 | 新授课 | 课时 |
| |
教具 | 多媒体 | |||
教学活动 | ||||
教学 步骤 | 师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活动 一: 创设 情境 导入 新课 | 【课堂引入】 图4-1-28 内容:课件展示《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问题:1.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苏东坡从不同角度对庐山进行了仔细观察,那他从哪些角度对庐山进行了观察呢? 2.诗中隐含着什么道理,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从不同方向看山可看到“峰”,看到“岭”,那么从不同方向看几何体又能看到什么呢?你想知道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课题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 处理方式:展示《题西林壁》时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情绪,可以教师给出两句,让学生接另外两句.
| 跨越学科界限,让苏东坡的一首《题西林壁》把同学们带入了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再从诗歌中提炼出隐含的数学知识.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的人文意识,还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中的“美”. | ||
活动 二: 实践 探究 交流 新知 |
一、探究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 图4-1-29 (1)图①从正面看是________形,从左面看是________形,从上面看是________形. (2)图②从正面看是________形,从左面看是________形,从上面看是________形. 二、合作交流 (1)从不同方向看几何体:在各小组的桌子前面按顺序分别摆放圆锥、四棱锥的纸模型和正方体及乒乓球实物模型.让学生思考从不同方向可能看到什么图形? (2)识别从不同方向看正方体和圆锥、四棱锥和球得到的图形. 教师板演画出从不同方向看正方体和圆锥、四棱锥和球得到的图形,让学生识别.小组内的同学思考交流每个人看到的平面图形是否一样. (3)每一组用4盒粉笔盒设计简单组合体(模仿老师在讲台上设计好的模型),放在小组的桌子前端,各小组学生统一站在桌后面观察,通过观察,从教师画出的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中找到自己看到的图形,小组内比较、交流、讨论各自所看到的图形是否一样.如果时间允许,可变动其中一个粉笔盒,再练一次.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不断巡视各小组的情况,帮助学生解疑.视学生情况,可以让学生自己试着画出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不要求画出标准的图形,能画出示意图即可).
|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让学生体会从前、后、左、右、上、下各个方向看几何体.通过活动,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通过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并能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教师成为真正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
活动 三: 开放 训练 体现 应用 | 【应用举例】 例1 下列几何体中,同一个几何体的从正面看到的图形与从上面看到的图形不同的是(C) 图4-1-30
图4-1-31 例2 如图4-1-31是由6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那么这个几何体从上面看得到的图形是(C)
图4-1-32
【拓展提升】 例3 小明从正面观察如图4-1-33所示的物体,看到的是(C) 图4-1-33
图4-1-34 | 在这里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观察讨论,并发表意见,领会从不同的方向看得到的图形可能是不同的.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会识别从不同方向看两个简单几何体的组合体得到的平面图形. |
活动 四: 课堂 总结 反思
| 【课堂小结】 请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什么数学思想方法? | 注重课堂小结,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与表现创造机会. |
【当堂训练】 1.下面是由4个相同的正方体堆成的几何体,指出图4-1-35的平面图形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此物体得到的平面图形. 图4-1-35 图4-1-36 2.观察图4-1-37的三个平面图形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图4-1-38的立体图形得到的? 图4-1-37图4-1-38 3.如图4-1-39①是一个倒扣的碗,从图②中选出从正面看、左面看、上面看它得到的图形. 图4-1-39 布置作业:教材P118练习第1题. | 利用典型的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新知,同时检测学习效果,做到“堂堂清”. | |
【知识网络】
|
提纲挈领,重点突出.
|
活动 四: 课堂 总结 反思 | 【教学反思】 ①[授课流程反思] 通过苏东坡的《题西林壁》把学生带入了一个如诗如画的意境,再从诗歌中提炼出隐含的数学知识.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的人文意识,还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中的“美”及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②[讲授效果反思] 由观察实物得到的直观感受作为基础,再引导学生想象、验证自己的结论,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③[师生互动反思] 本课时难度较小,重视学生的自学能力的提高,教师起到引导、点拨、评价的作用. ④[习题反思] 好题题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题题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反思,更进一步提升. |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优质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说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上册3.3 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说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