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1-6单元测试 带答案
展开初中化学1-6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53.0分)
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干冰升华 B. 食物腐败
C. 活性炭吸附色素 D. 矿石粉碎
2. 如图是小科完成CO2的制取、收集和验满的主要操作过程,其中需要纠正的是( )
A. 气密性检查B. 气体验满
C. 添加试剂D. 制取并收集气体
3. 小明整理出了空气成分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其中错误的是( )
A. 氧气支持燃烧,常作宇宙航行中的重要燃料
B.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C. 二氧化碳可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D.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灯泡的填充气体
4.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
A. 一定是单质 B. 一定不是混合物
C. 一定是纯净物 D. 一定不是化合物
5. 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 B. 气体压缩为液体,分子体积变小
C.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D. 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6.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金刚石和石墨均属于碳的单质,所以二者性质完全相同
B.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都能还原氧化铜
C. 二氧化碳能使干燥的石蕊纸花变红
D. 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7. AgNO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保存在棕色瓶中。AgNO3见光分解时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
A. SO2 B. NH3 C. N2 D. NO2
8.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资源可以循环利用,没必要担心淡水资源不足
B. 蒸馏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后有较多泡沫产生
C. 矿泉水是纯净物
D. 硬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后可变为软水
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其核电荷数相等
B. 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C. 原子核一定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 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10. 如图是四种物质a、b、c、d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生成物中c与d的分子个数比为1:2
B. 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改变
D. 物质c可能是一氧化碳
11. 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与溴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个溴原子的质量是79.90g
B. 溴原子的质量由构成其原子的质子和电子决定
C. m=35,n=7
D. 溴化镁的化学式为MgBr
12. 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广泛用于拉灯丝.白钨矿是冶炼金属钨的常用原料,其主要成分是钨酸钙(CaWO4),钨酸钙中钨(W)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6 B. +4 C. +6 D. +7
13. 抗生素不可滥用,阿莫西林就是一种常见的抗生素,其化学式为C16H19N3O5S,下列关于阿莫西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阿莫西林中含有16个碳原子
B. 一个阿莫西林分子中共含有43个原子
C. 阿莫西林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
D. 阿莫西林中氢、氮元素质量比为19:3
14. 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7.6
2.0
0.2
0
反应后的质量(g)
3.2
X
5.8
0.4
A. X=0.4
B. 丁一定是单质
C. 甲和乙是反应物
D. 反应中的甲、丙发生改变的质量比是11:14
15. 已知Ca(HCO3)2. △ CaCO3+CO2↑+H2O.一定量Ca(HCO3)2固体在密闭容器中受热分解(此过程CaCO3不分解).下列图象表示此过程中容器内某些量的变化趋势,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6.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反应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A.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含有三种元素
B. 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1
C.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D.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17. 金刚石、石墨、木炭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的单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都是黑色固体
B. 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C.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D. 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18.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
B. 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C. 该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
19. 1.6克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4.4克CO2和3.6克H2O,关于该物质的以下论断:
①一定含C、H; ②一定不含O; ③可能含O; ④一定含O;
⑤分子中C、H的原子数之比为1:2; ⑥分子中C、H的原子数之比为1:4.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④⑤ B. ①③⑥ C. ①②⑤ D. ①②⑥
20. 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 )
A. 铁 B. 氯化钠 C. 二氧化碳 D. 金刚石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1.0分)
21. 根据题目信息,用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1)2个氮原子 ______ ;(2)铵根离子 ______ ;(3)-2价的硫元素 ______ ;
(4)氧化亚铁 ______ ;(5)干冰 ______ ;(6)表示的粒子 ______ .
22. 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1)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______ (填序号).
A.蒸馏水 B.河水 C.自来水
(2)用图示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可用 ______ 检验a中气体.检验b气体所涉及到的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 .水的电解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3)目前大多农村地区的饮用水主要是取地下水,可用 ______ 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常用 ______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并杀死灭菌.
(4)净水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加明矾吸附沉降;③蒸馏;④杀菌消毒;⑤活性炭层吸附.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请将所选用的方法按净化过程排序 ______ (填序号)
23. 在天平两端各放等质量的两个锥形瓶(瓶口用单孔塞和导管连接起来,气球中装有等质量的大理石),如图所示。左盘锥形瓶中盛有M 克水,右盘锥形瓶中盛有M 克稀盐酸,天平平衡。
(1)实验开始时,将气球中的大理石倒入锥形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天平的指针______(填“偏左”“偏右”“在标尺中央”下同),原因是______。
(2)待上述实验的反应完成后,将锥形瓶瓶口上的单孔塞、导管和气球去掉,天平的指针______;原因是______。
24. 今年内,吉林德惠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发生特大火灾,引发“液氨罐”爆炸,造成多人伤亡.液氨也是氨气加压降温液化而成的,氨气(NH3)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请根据如图所示回答:
(1)写出所标仪器的名称:①是______,②是______.
(2)A、B两装置均可供实验室制取氧气,与A装置相比较,用B装置的优点是______.写出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若用D装置来干燥氧气,则D内应装的干燥剂是______(选填“固体氢氧化钠”或“浓硫酸”).
(3)在不做改动的情况下,C装置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来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4)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写装置对应的字母).
(5)若用D装置来收集氨气,则气体应从______(选填“a”或“b”)通入.
(6)若选用KClO3和MnO2加热制取氧气,要从反应后的残余物中回收MnO2,以下①-④的操作步骤,你认为正确的顺序是______.
①洗涤 ②烘干 ③过滤 ④溶解
A.④③①②B.④③②①C.①②④③D.①②③④
25.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请选择下列物质的字母填空。
A.乙醇 B.活性炭 C.氮气 D.维生素 E.石墨 F,氧气
①可用于制作铅笔芯的是______。
②可用作酒精灯燃料的是______。
③可用作冰箱除味剂的是______。
④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是______。
⑤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富含______。
(2)新时代,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快“绿色科技”创新。目前,我国已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______(合理即可)。近年来,有些城市部分汽车的燃料改为压缩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6. 如图是A、B两组同学分别设计的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验证实验。请根据图示进行思考回答(假设A、B两组药品混合前质量均为m前、混合后质量均为m后):
(1)A组药品混合前、后质量关系为:m前______m后.(填“>”或“=”或“<”)
(2)B组药品混合前、后质量关系为:m前>m后,请解释原因______,该实验若试剂不变,应如何改进此装置______;
(3)有同学认为白糖和水混合前后的质量也相等,说明该实验也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______。
三、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27. 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以下是老师引导学生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片段,请你参与探究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猜想假设】猜想1:不相等;猜想2:______
【实验探究】甲、乙两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甲组
乙组
分别将试管中的溶液倾倒于容器中(如图)
实验
现象
有气泡产生,
天平指针向右偏转
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溶液颜色发生改变,
天平指针没有偏转
结论
猜想1正确
猜想2正确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反思评价】究竞哪种猜想正确?通过讨论,同学们发现甲组中有气体溢出,导致指针向右偏转。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时,凡有气体生成或反应一定要在______中进行。
【优化装置】同学们打算对甲组左盘中的反应装置进行如下三种改进,查阅资料后发现最佳装置是B,则猜想B中氢氧化钠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
【得出结论】同学们利用改进后的最佳装置进行再次探究,均得出猜想2正确。最终得出结论:______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解释应用】
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所以质量守恒。
应用:硝酸铵(NH4NO3)固体在不同温度下发生不同的分解反应,则下列各物质不可能是该反应产物的是______(填序号)。
A NH3 B.H2O C.SO2 D.N2。
四、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8. 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省略.已知A是易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B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C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F是最轻的气体.
(1)G的化学式为
(2)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②______
(3)反应③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1.0分)
29. 为测定一瓶标签破损(如图)的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取10片钙片,放入干燥、洁净的烧杯中,然后逐滴滴加稀盐酸,当加入50g盐酸后,恰好完全反应,此时称量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65.6g(钙片中其他成分不和稀盐酸反应,反应中产生的气体全部放出).试计算:
(1)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g.
(2)该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0. 在实验室里加热30g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20.4g.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g;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食物腐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活性炭吸附色素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矿石粉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B
【解析】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项错误。
B、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需要纠正错误,故选项正确。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项错误。
D、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项错误。
故选:B。
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二氧化碳气体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答案】A
【解析】解:
A、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故A错误;
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能作保护气,故B正确;
C、二氧化碳能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故C正确;
D、稀有气体性质稳定,能作保护气,可用作灯泡的填充气体,故D正确。
故选:A。
本题考查了空气中主要气体的性质及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4.【答案】D
【解析】解:A、一定是单质的说法错误,可能是混合物,如金刚石和石墨,故选项错误;
B、一定不是混合物的说法错误,可能是混合物,如金刚石和石墨,故选项错误;
C、一定是纯净物的说法错误,可能是混合物,如金刚石和石墨,故选项错误;
D、一定不是化合物的说法正确,因为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由同种元素可以构成不同的物质:比如说金刚石和石墨,氧和臭氧等都是由同种元素构成的,要么是结构完全不同,要么是由同种元素的同位素构成的混合物,进行解答本题。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同素异形体的理解与掌握,并能灵活应用于解题当中。
5.【答案】B
【解析】解:
A、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故正确。
B、气体压缩为液体,分子间隔变小,分子体积不变,故错误;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故正确;
D、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钠原子和钠离子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其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故正确;
故选:B。
A、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分析。
B、根据微粒的特征分析;
C、根据分子的性质解答;
D、根据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来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原子、离子的理解与掌握。本题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大,平时要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6.【答案】D
【解析】解:A.金刚石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最硬的物质,石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原因是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错。
B.二氧化碳没有还原性,不能还原氧化铜,故错。
C.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红,因此二氧化碳本身没有酸性,不能使石蕊纸花变红,故错误。
D.二氧化碳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用于灭火,着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故正确。
故选:D。
A.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考虑.B.根据还原剂来分析.C.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红进行分析.D.根据性质来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的一种重要学习方法--类推法,属于易错题目,因而同学们对一些典型的概念、理论准确记忆,理解把握,并多涉猎题型进行训练.
7.【答案】D
【解析】
【分析】
该题主要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该题还要求学生要善于从题中挖掘出有用的解题信息(例如分解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以及要求学生要学会用排除法做选择题。
【解答】
A、AgNO3中不含有硫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不可能是SO2,故错误;
B、AgNO3中不含有氢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不可能是NH3,故错误;
C、N2无刺激性气味,不可能含有,故错误。
D、AgNO3中存在银、氮、氧三种元素,NO2又有刺激性气味,所以有可能,故正确;
故选:D。
8.【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水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解答】
A、虽然水是可再生资源,但可以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却是十分有限的,并且现在水污染情况非常严重,故说法错误;
B、蒸馏水属于软水,蒸馏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后有较多泡沫产生,故说法正确;
C、矿泉水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天然水,含有较多的矿物质,因此矿泉水是混合物,故说法错误;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色素和异味,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说法错误。
故选:B。
9.【答案】A
【解析】解:A.在原子里,根据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可得核电荷数与核内质子数相等,故正确;
B.在原子核中,质子数与中子数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故错误;
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并不是所得原子核内都有中子,如氢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故错误;
D.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故错误。
故选:A。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原子结构以及原子中微粒的等量关系即可解答.
10.【答案】A
【解析】解:由该反应的微观过程可推测知:该反应的反应式为:2a+b=c+2d;
A、由图可知:该反应生成物中c与d的分子个数比为1:2;
B、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由该图示的分析可知:物质c中含有一个乙原子和两个丙原子,不可能是一氧化碳;
故选:A。
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可假设:反应物a的分子为由2个,反应物b的分子为由1个,生成d分子2个,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c中含有一个乙原子和两个丙原子,该反应的化学反应式为2a+b=c+2d,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解决这种题的关键就是辨别分子是由何种原子构成,每种原子有几个,这样就可以得出分子的化学式,再利用化学方程式对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11.【答案】C
【解析】解:A.79.90是溴的相对原子质量而不是1个溴原子的质量,故错误;
B.溴原子的质量由构成其原子的质子和中子决定,错误;
C.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m=35;n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n=35-2-8-18=7;正确;
D.根据镁的化合价为+2价,由C的分析可知,溴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故溴的化合价是-1价,故不正确.
故选C.
根据微粒结构示意图的意义以及具体的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中一个小格表示的意义进行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了微粒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2.【答案】C
【解析】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钙元素化合价为+2,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可得钨酸钙中钨(W)元素的化合价为:(+2)+x+(-2)×4=0,解答x=+6.
故选C.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化合价的解题能力.
13.【答案】C
【解析】解:A、阿莫西林分子中含有16个碳原子,故A错;
B、一个阿莫西林分子中共含有原子数为:16+19+3+5+1=44,故B错;
C、阿莫西林是由C、H、N、O、S五种元素组成,故C正确;
D、阿莫西林中氢、氮元素质量比为:(1×19):(14×3)=19:42,故D错.
故选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元素质量的计算方法,分子中原子的数目计算方法:各元素右下角数字之和,尤其要注意数字没有的是1.
14.【答案】B
【解析】解:A、X=7.6+2+0.2-3.2-5.8-0.4=0.4,正确;
B、甲乙质量减少,是反应物,丙丁质量增加,是生成物,丁不一定为单质,错误;
C、甲乙质量减少,是反应物,正确;
D、反应中的甲、丙发生改变的质量比是:(7.6-3.2):(5.8-0.2)=11:14,正确;
故选:B。
化学变化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反应后乙物质的质量X;根据反应后质量增加的物质为生成物、质量减小的物质为反应物,判断反应的发生情况。
该题要求学生要掌握好质量守恒定律并能灵活的加以运用,还要求学生具有会从图表中挖掘出有效数据进行处理的能力。
15.【答案】D
【解析】解:刚开始加热时,温度不能达到碳酸氢钙的分解温度,因此要经过一段时间后,碳酸氢钙才开始分解,当碳酸氢钙完全分解后,容器中仍然有一定量的固体--碳酸钙,所以固体的量不能为零,该选项不正确;
B、因为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因此碳元素的质量始终不变,该选项不正确;
C、当碳酸氢钙完全分解后,碳酸钙的质量不再增加,该选项不正确;
D、加热一段时间后,产生二氧化碳,当碳酸氢钙完全分解后,二氧化碳质量不再增加,该选项正确.
故选:D.
碳酸氢钙受热才分解为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此过程CaCO3不分解,根据反应情况可以判断相关方面的问题.
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
16.【答案】D
【解析】解:A、由图示可以看出该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参与;
B、由该反应的方程式y2+3x2=2yx3可以看出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3;
C、从图示情况可以看出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单质,而生成物是一种化合物;
D、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而生成物是一种,所以该反应符合化合反应“多变一”的特征;
故选:D。
依据图示及有关说明可假设:用x元素表示,用y元素表示,然后依据反应前后物质分子的结构书写出该过程的反应方程式,即y2+3x2=2yx3,据此对选项进行分析探讨即可;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图中的信息,并写出该过程的化学反应表达式,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7.【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碳单质的性质以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难度不大。
【解答】
A.金刚石是无色固体,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金刚石、石墨、木炭和C60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该选项说法正确;
C.四种单质的物理性质差别很大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化学变化,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18.【答案】C
【解析】解:A、反应生成的丙物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为单质分子,所以物质丙属于单质;故A正确;
B、反应前的甲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于反应后的丙物质的分子构成,因此可判断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故B正确;
C、根据化学变化是实质为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可知在变化过程中,原子的种类不会改变;故C错误;
D、反应前共有6个A原子和2个B原子,而反应后丙分子中只含有2个B原子,所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每个乙分子中应含有2个A原子;故D正确;
故选C.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为2个甲物质的分子,每个甲的分子由3个A原子与1个B原子构成;反应后生成1个丙的分子,丙分子由2个B原子构成,还生成3个乙物质的分子.
分子由原子构成,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
19.【答案】D
【解析】解:4.4gCO2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4.4g×1244×100%=1.2g,1.8g水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3.6g×1×218×100%=0.4g,生成物4.4g二氧化碳和3.6g水中所含碳、氢元素的质量和=1.2g+0.4g=1.6g,1.6g=1.6g,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不含氧元素.
根据化合物原子的个数比=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比,则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g12:0.4g1=1:4.
故①②⑥说法正确.
故选:D.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生成物可以初步确定该物质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由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和与该物质的质量进行对比,从而确定该物质的组成元素.化合物中原子的个数比=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比,可以计算出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本题难度稍大,主要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式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
20.【答案】B
【解析】解:A、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C、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1.【答案】2N;NH4+;S-2;FeO;CO2;Al3+
【解析】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氮原子可表示为2N.
(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铵根离子可表示为:NH4+.
(3)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2价的硫元素可表示为:S-2.
(4)氧化亚铁中铁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FeO.
(5)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其化学式为:CO2.
(6),核内质子数为13,核外电子数为10,为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其离子符号为:Al3+.
故答案为:(1)2N;(2)NH4+;(3)S-2;(4)FeO;(5)CO2;(6)Al3+.
(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3)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4)氧化亚铁中铁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写出其化学式即可.
(5)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写出其化学式即可.
(6),核内质子数为13,核外电子数为10,为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写出其离子符号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2.【答案】A;带火星的木条;2H2+O2. 点燃 2H2O;肥皂水;煮沸;②①⑤④
【解析】解:(1)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河水、自来水中常含有一些杂质,属于混合物;
(2)由电解水的装置可知,a中收集到的气体是电源的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能助燃,可用将带火星的木条检验a中气体.b气体是电源的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具有可燃性,检验所涉及到的反应方程式为:2H2+O2. 点燃 2H2O.水的电解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3)人们常用肥皂水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少的是硬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多的是软水;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病菌.
(4)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加明矾吸附沉降是把水中小颗粒泥尘聚集成大的,以利于沉降;不溶性小颗粒固体杂质可以通过过滤除去;活性炭吸附,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等;投药消毒杀菌可以除去细菌微生物;故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将所选用的方法按净化过程排序是②①⑤④,没有蒸馏操作.
故答为:(1)A;(2)将火星的木条;2H2+O2. 点燃 2H2O;(3)肥皂水;煮沸.(5)②①⑤④.
(1)根据各种“水”的组成分析;
(2)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的现象和结论、生成气体的性质分析回答.
(3)根据硬水、软水的区别和硬水的软化方法分析回答.
(4)根据净化水的方法和原理分析回答,水中含有的不溶性固体大颗粒杂质可以通过沉降除去;不溶性小颗粒固体杂质可以通过过滤除去;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投药消毒杀菌可以除去细菌微生物,将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是一般用蒸馏的方法.
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水的组成,电解水的实验、活性炭的吸附性是解答本题的基础知识.
23.【答案】左盘锥形瓶中无明显现象,右盘锥形瓶中产生气泡,气球胀大 偏左 由于气球体积膨大,所以产生向上的浮力,导致天平右侧受力减小 偏左 右盘锥形瓶中产生二氧化碳逸出,质量减小
【解析】解:
(1)右侧的反应是碳酸钙和盐酸的反应,要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左侧不反应,但右侧是在密闭环境中进行的,由于气球体积膨大,所以产生向上的浮力,导致天平右侧受力减小,天平向左偏。
故答案是:左盘锥形瓶中无明显现象,右盘锥形瓶中产生气泡,气球胀大。 偏左。 由于气球体积膨大,所以产生向上的浮力,导致天平右侧受力减小。
(2)中将锥形瓶瓶口上的单孔塞、导管和气球去掉,右侧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剩余质量减少,天平向左倾斜。故答案是:偏左; 右盘锥形瓶中产生二氧化碳逸出,质量减小。
故答案为:
(1)左盘锥形瓶中无明显现象,右盘锥形瓶中产生气泡,气球胀大,偏左由于气球体积膨大,所以产生向上的浮力,导致天平右侧受力减小。
(2)偏左;右盘锥形瓶中产生二氧化碳逸出,质量减小。
本题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而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对于生成物中有气体或者是有烟雾生成的反应,为了把所有生成物的质量都包括在内,要在密闭环境中进行。
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24.【答案】(1)长颈漏斗;试管
(2)可以控制反应速率;2H2O22H2O+O2↑;浓硫酸
(3)不能
(4)C
(5)a
(6)A
【解析】解:(1)熟记常见仪器的名称和用途:①是长颈漏斗;②是试管;
(2)比较B和A装置可以知道它们的主要差别在于B选择了分液漏斗,通过旋转分液漏斗的活塞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B装置适合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的方程式为:2H2O22H2O+O2↑;
装置D适合液体作为干燥剂,因此干燥氧气可以使用浓硫酸;
(3)因为多余的氢气要溢出试管,所以该装置不能作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装置,应该去掉橡皮塞,将导管伸到试管底部氧化铜的上方;
(4)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因此发生装置的特点是固体加热型的C装置;
(5)因为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会聚集在集气瓶的上方,故进气口是短管;
(6)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的残余物是可溶性的氯化钾和难溶性的二氧化锰,因此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分离提纯;因此要从反应后的残余物中回收MnO2,可以通过溶解然后过滤的方法得到二氧化锰,然后对二氧化锰进行洗涤后烘干即可得到干燥的二氧化锰,因此经过的操作步骤是溶解、过滤、洗涤、烘干,故选择A.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试管; (2)可以控制反应速率;2H2O22H2O+O2↑;浓硫酸; (3)不能; (4)C; (5)a; (6)A.
(1)熟练掌握常见的化学仪器名称和用途;
(2)比较装置A和B,根据它们的差别来进行分析的优点;根据B装置的特点选择氧气的制取并写出反应的原理;根据D装置的特点选择干燥剂;
(3)根据氢气还原氧化铜的装置特点分析: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不使用橡皮塞,将导管伸到试管底部氧化铜的上方;
(4)实验室制取氨气时需要加热,反应物都是固体,应该选择能够加热的实验装置;
(5)根据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选择进气口;
(6)根据二氧化锰难溶于水,采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选择合适的顺序.
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方法的选择及反应原理的书写、混合物的分离等知识,并对装置进行评价,难度不大,关键是掌握发生装置和收集方法的选择并灵活运用;在分析混合物分离的方法时,要把握好物质的性质结合分离方法的原理进行解析.
25.【答案】E A B C D 太阳能 CH4+2O2- 点燃 CO2+2H2O
【解析】解:(1)①石墨是天然存在的最软的物质之一,在纸张上划过时容易留下痕迹,可用来制作铅笔芯。
②乙醇具有可燃性,可用作酒精灯燃料。
③活性炭能够吸附色素和异味,可用作冰箱除味剂。
④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
⑤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
(2)已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水能、潮汐能、核能等;甲烷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点燃 CO2+2H2O。
故答案为:(1)①E;②A;③B;④C;⑤D;(2)太阳能;CH4+2O2- 点燃 CO2+2H2O。
(1)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从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分析回答:
(2)根据新能源的分类进行分析;根据甲烷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及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6.【答案】= 反应生成的CO2气体从烧杯中逸出,总质量减少 将烧杯改成密闭容器 因为两种物质未参加化学反应,所以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可知A组药品混合前、后质量关系为:m前=m后。
(2)考虑二氧化碳的生成,故B组药品混合前、后质量关系为:m前>m后,请解释原因反应生成的CO2气体从烧杯中逸出,总质量减少,该实验若试剂不变,应如何改进此装置将烧杯改成密闭容器;
(3)质量守恒定律只对化学变化适用,不能解释物理变化。故有同学认为白糖和水混合前后的质量也相等,说明该实验也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说法错误,因为因为两种物质未参加化学反应,所以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故答案为:(1)=。
(2)反应生成的CO2气体从烧杯中逸出,总质量减少;将烧杯改成密闭容器
(3)因为两种物质未参加化学反应,所以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进行解答,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的反应原理,然后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27.【答案】相等 Fe+CuSO4=FeSO4+Cu 密闭容器 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 参加化学反应 C
【解析】解:【猜想假设】猜想1:不相等;猜想2:相等;故答案为:相等;
(1)【实验探究】实验探究中,乙组中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故答案为:Fe+CuSO4=FeSO4+Cu;
(2)【反思评价】反思评价中,通过讨论,同学们发现甲组中有气体溢出,导致指针向右偏转。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时,凡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故答案为:密闭容器;
(3)【优化装置】优化装置中,同学们打算对甲组左盘中的反应装置进行如下三种改进,查阅资料后发现最佳装置是B,则猜想B中氢氧化钠具有的化学性质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故答案为: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
(4)【得出结论】得出结论中,同学们利用改进后的最佳装置进行再次探究,均得出猜想2正确。最终得出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故答案为:参加化学反应;
(5)【解释应用】硝酸铵(NH4NO3)固体在不同温度下发生不同的分解反应,则下列各物质不可能是该反应产物的是SO2,因为反应前物质中没有硫元素;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其内容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猜想假设中,猜想1:不相等;猜想2:相等;实验探究中,乙组中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思评价中,通过讨论,同学们发现甲组中有气体溢出,导致指针向右偏转。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时,凡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优化装置中,同学们打算对甲组左盘中的反应装置进行如下三种改进,查阅资料后发现最佳装置是B,则猜想B中氢氧化钠具有的化学性质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得出结论中,同学们利用改进后的最佳装置进行再次探究,均得出猜想2正确。最终得出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解释应用中,硝酸铵(NH4NO3)固体在不同温度下发生不同的分解反应,则下列各物质不可能是该反应产物的是SO2,因为反应前物质中没有硫元素。
本考点考查了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考题在中考中经常出现,要抓住要点:五个一定不变,一个一定变。还要注意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本考点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和实验题中。
28.【答案】3CO+Fe2O3- 高温 2Fe+3CO2 2H2O- 通电 2H2↑+O2↑ 火星四射,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解析】解:(1)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是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所以A是一氧化碳,B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所以B是氧化铁,C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所以C是水,F是最轻的气体,所以F是氢气,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会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E是氧气,D会与氧气反应生成G,所以D是铁,G是四氧化三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G是Fe3O4;
(2)反应①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 高温 2Fe+3CO2;
反应②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 通电 2H2↑+O2↑;
(3)反应③是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实验现象是:火星四射,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故答案为:(1)Fe3O4;
(2)3CO+Fe2O3- 高温 2Fe+3CO2;2H2O- 通电 2H2↑+O2↑;
(3)火星四射,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根据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是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所以A是一氧化碳,B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所以B是氧化铁,C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所以C是水,F是最轻的气体,所以F是氢气,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会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E是氧气,D会与氧气反应生成G,所以D是铁,G是四氧化三铁,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9.【答案】4.4
【解析】解:(1)因为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烧杯中的物质减少的质量就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g×10+50g-65.6g=4.4g;
(2)设10片片剂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消耗盐酸中的氯化氢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4.4g
则10044=x4.4g,解得x=10g.
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0g20g×100%=50%.
故答案为:
(1)4.4;(2)50%.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烧杯中的物质减少的质量就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2)由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反应的方程式.求出碳酸钙的质量进而计算出该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本题主要考查了人体中元素的作用、质量分数的计算,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求出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是进行后面计算的基础,体现出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30.【答案】9.6
【解析】解:(1)由于是完全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减少的质量就是生成的氧气的质量,即制得氧气:30g-20.4g=9.6g;故填:9.6;
(2)设氯酸钾质量为x:
2KClO3-MnO2△2KCl+3O2↑
245 96
x 9.6g
245x=969.6g
x=24.5g
答: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24.5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试管内物质质量的减少量就是生成的氧气的质量,根据方程式由氧气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即可.
做本题的关键是要分析出试管内质量的减少量就是生成的氧气质量,再根据氧气质量进行进一步计算.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本单元综合和测试单元测试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本单元综合和测试单元测试同步测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及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初中化学单元测试卷 九年级上册综合测评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初中化学单元测试卷 九年级上册综合测评卷,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及简答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初中化学全套单元测试(无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初中化学全套单元测试(无答案),共4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简答题,附加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