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8.3 摩擦力教案及反思
展开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借助生活体验,知道摩擦力的概念及分类。
2.能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用弹簧测力计粗略地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经历实验探究,能表述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
2.理解在研究多因素问题中怎样运用“控制变量法”。
3.对学生进行学科研究方法的教育,进一步熟悉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以及运用二力平衡和受力分析解决力学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实事求地是进行实验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更注重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测量滑动摩擦力;
2.通过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 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三、教法学法:讲授法、演示法、分析归纳法,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准备:弹簧测力计、小车、钩码、毛巾、木板、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动手实验一:从生活现象引入,学生感受摩擦力。
将甲、乙两本课本的书页依次交叠在一起,提起乙书,甲书没有从乙书中滑落,两同学用力拉两书背,也不能拉动。引出课题:摩擦力
2.动手实验二,用心体验:感受摩擦力
(1)将手掌用力压在桌面上并向前用力,但手掌相对桌面静止。
(2)将手掌用较小力压在桌面上并向前用力,使手掌相对于桌面滑动。
(3)用两根手指在桌面上模仿人走路的情景,感受指尖受摩擦力方向。
你感受到摩擦力是一个什么样的力,作用在哪,作用方向如何?
比如老师使用板擦擦黑板,笔在纸上写字,学生用橡皮擦去铅笔字,这些都是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滑动时,感到受到阻碍。
(二)新课教学
1.摩擦力
由同学们的讨论总结摩擦力的概念。
(1)概念: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f)
(2)摩擦力产生条件:a.两个物体相互接触b.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c.接触面粗糙。
(3)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4)作用点:接触面上(通常画在物体的重心上)。
(5)摩擦力的种类: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以及静摩擦力。
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要小得多,滑动摩擦是初中学习的重点。
2.测量滑动摩擦力:原理:二力平衡
3.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1)探究活动的第一步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
(2)探究活动的第二步是学生制定探究计划与设计实验
(3)探究活动的第三步是学生进行分组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论证,得出实验结论。
总结归纳:
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表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结论: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是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评估交流:
教师:实验时,为了能准确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使物体如何运动?
学生:应尽量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教师:实验过程中,如果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在不停地变化,说明什么?如何才能更方便读数? 学生:木块没有匀速直线运动,这时没法读数;如果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停在某个位置基本不变,就可以读数了。
教师:本实验中,对该装置有没有要改进的地方?分析下图两种设计方案的优劣?
(三)知识小结:
请同学们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有哪些?
1.摩擦力的概念、产生的条件、方向、作用点和分类;
2.滑动摩擦力的测量和影响因素。
(四)布置作业
书面作业:完成实验报告
五、板书设计:
第三节 摩擦力
一、摩擦力
1.概念:
2.产生的条件:
3.方向:
4.作用点:
5分类:
二、测量滑动摩擦力:原理:二力平衡
三、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控制变量法)
压力大小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 运动和力8.3 摩擦力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a href="/wl/tb_c7764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八章 运动和力8.3 摩擦力教案及反思</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摩擦力,摩擦的利用与防止,摩擦力与生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八年级下册8.3 摩擦力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下册<a href="/wl/tb_c7764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8.3 摩擦力教学设计</a>,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摩擦力,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摩擦的利用和防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8.3 摩擦力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8.3 摩擦力教案,共1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提问,学生回答,创设情景导入课题,师生分析,播放视频,学生做做,利用ppt讲解,师生共同进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