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2.2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 导学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06658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科粤版2.2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科粤版2.2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学案设计,共3页。
学习目标:
明确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认识分子的特性。
能初步运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生活的现象。
学习重点:分子的概念及其特征。
学习难点: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某些生活现象。
环节一:课前自测
1、在八年级物理中,我们学习到物体是由大量 组成的,分子间是有 的,分子在不停息地做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这就是分子动理论。
2、现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分别是酒精、醋酸和香水,简述鉴别方法。
环节二:自主阅读,分析归纳
请阅读课本P43页“知识视窗”——分子有多大?,并回答下列问题
1、1滴水里的水分子要数 年才能数得完。
2、1个水分子的质量有 kg,体积约 cm3.
分析归纳:根据上述资料,可得出分子 。
环节三:分组探究实验一 ——分子运动现象
[探究目的]:分子运动现象
[探究用品]:2个小烧杯、1个大烧杯、试管、玻璃棒、蒸馏水、酚酞溶液、浓氨水
[实验结论]: 。
[拓展]猜想:通过物理知识和生活常识,你认为分子的运动跟 有关,并能简单设计一个实验说明吗?
实验设计: 。
环节四:学以致用、联系实际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晾衣服时,有什么办法让衣服干得快?为什么?
现在一瓶空气,一瓶红棕色的NO2气体,如右图,若抽去中间的玻璃片,
你认识可能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
该实验说明的问题是 (用分子特性来解释)
环节五:分组实验探究二
[实验目的] 分子之间的间隔一样吗?
[实验用品]两个矿泉水瓶
[实验步骤]用一矿泉水瓶装满空气,另一瓶装满水,两者等体积,然后用力捏。
[实验现象]装满 的矿泉水瓶比较容易压缩。
[实验结论]分子之间的间隔 。
环节六: 课堂总结
1、本节课,我收获了什么知识点?
2、本节课,我还有什么问题未解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1、 向盛有约40mL蒸馏水
的烧杯中加入2-3滴酚
酞溶液,搅拌均匀,
观察溶液的颜色。
可观察到溶液的为 色
水 (能或不能)使酚酞变色
往一试管中加入少
量的氨水,然后往
无色的氨水中滴入
2-3滴酚酞溶液,振
荡,观察溶液颜色。
溶液颜色由 色变为
色。
酚酞溶液遇碱(如 )显红色。
3、 用另一烧杯B装
20mL的浓氨水,
然后用大烧杯将
步骤1装有酚酞
溶液的A烧杯和B烧杯罩住一段时间,观察
A烧杯的溶液颜色 ,B烧杯的溶液颜色 。
氨水中的微粒从烧杯B中 烧杯A中,发生化学变化,使酚酞变 。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科粤版5.3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方法,探究重点,探究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科粤版九年级上册4.1 我们的水资源学案及答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自主探究,自我测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九年级上册2.2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学案设计,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尝试,课堂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