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章_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练习题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练习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与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 )
①性质;②变化规律;③组成;④结构。
A.①②B.③②C.③④D.③④①②
2. 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吸附性B.溶解性C.氧化性D.挥发性
3. 下列与常德特色有关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门柑橘榨汁B.桃源沙里淘金C.鼎城桂花飘香D.澧县葡萄酿酒
4. 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电解水
B. 铁钉生锈
C. 品红在水中扩散
D.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
5. 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 活性炭作除味剂
B. 液氧用于火箭发射
C. 石墨用作电刷
D. 干冰用于食品保鲜
6.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下列认识不合理的是( )
A.垃圾分类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符合“低碳经济”理念
C.研制合成新药物为生命健康提供保障
D.材料科学的发展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提供有力支撑
7. 一元硬币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吸一下。“拿磁铁吸一下”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实验B.假设C.解释和结论D.表达与交流
8. 小明用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检验蜡烛燃烧有水生成时,发现烧杯内壁被熏黑。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
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
C.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
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9. 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刚熄灭时,烛芯会冒出一缕白烟,燃着的火柴只碰到白烟,便能使蜡烛复燃,如图所示。此白烟可能是( )
A.氮气B.水蒸气
C.二氧化碳D.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10. 在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气体中各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只有滴入到呼出气体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A.吸入的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B.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比在吸入的空气中的含量高
D.氧气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比在吸入的空气中的含量低
11. 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熄灭酒精灯B.闻药品气味
C.读出液体体积D.稀释浓硫酸
12. 如图,将两只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高层房间中逃离。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湿毛巾捂住鼻子B.成蹲立姿势跑出
C.沿墙角伏低身子迅速爬向门外D.打开窗户跳出
13. 某同学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量筒放平衡。先仰视液面,读数为19mL,倾倒部分液体后,又俯视液面,读数为10mL.则该学生实际倾倒的液体体积( )
A.为9mLB.大于9mL
C.小于9mLD.因操作错误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
1. 在我省中小学开展“三色文化”的教育活动中,某校组织学生进行了系列研学旅行。“古色文化”之旅;观乐平古戏台,传中华戏文化。古戏台上木雕人物栩栩如生,木材雕刻发生了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建造古戏台时,把埋入池下的一部分木头表面稍稍烤焦成木炭,所利用的炭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
2. 下列对酒精部分性质的描述:
①无色透明的液体,②有刺激性气味,③能与水以任意比率互溶,④易挥发,⑤具有可燃性,⑥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
(1)请用序号回答: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
(2)在上述性质中,如果这种性质是在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用语言描述其相应的变化: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
3. 如图两个实验操作都是错误的,简要回答它们错在什么地方,指出可能造成的后果。
(1)图①中的错误之处________,造成后果________
(2)图②中的错误之处________,造成后果________。
4. 规范使用仪器是实验成功的保障,结合如图所示玻璃仪器,回答问题。
(1)可用作热源的是________(填序号),若往仪器E中加入块状固体,则应先将该仪器________(填“平”“立”或“斜”)放。
(2)若用仪器A和D稀释浓硫酸,则D的作用是________,若用仪器A和D进行过滤操作,还必须用到上述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填名称)。
(3)若某气体只能用F装置收集,则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且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个小题12分)
1. 我们身边的物质处于不断地变化过程中,有时我们可以利用物质发生的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达到一定的目的。请在下表中回答:
下列事实利用的是物质发生的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并写出属于该变化的另一种事实。
2. 清华大学发生的PX词条“保卫战”,终在百度百科上锁定“PX”为“低毒化合物”的准确描述,向国人揭示了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PX是“对二甲苯”,其相关性质如下:
①无色透明液体,还有芳香气味;
②熔点13.2∘C、沸点138.5∘C;
③密度0.86g/cm3;
④可燃;
⑤有挥发性,但比汽油低;
⑥遇火可爆炸,但爆炸性比汽油低;
⑦低毒,毒性与汽油相当。
根据上述信息,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中属于PX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填数字序号),属于PX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填数字序号)
(2)根据PX性质,从防止环境污染和安全的角度考虑,应如何保存和储运PX?________。
3. 请根据提供的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用于收集或储存少量气体的仪器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2)加热时需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用加热的方法使氯化钠从其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时,应将氯化钠溶液放在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加热。
(4)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夹持木炭需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填仪器名称)。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3个小题24分)
1. 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现有如图仪器可供选择,请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B________,I________。
(2)用于少量试剂相互反应时的仪器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3)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药品的仪器是________。
(4)量取液体时,需要用________和________。
(5)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
(6)在家庭小实验中,家庭中的一些物品可用来代替实验仪器,请找出以下家庭物品可替代的实验仪器,并用序号填空:①玻璃水杯:________;②竹筷子:________。
2. 某同学对蜡烛的性质进行如下探究。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放入水中,蜡烛浮于水面上,由此说明蜡烛常温下为固体,还可以说明蜡烛的其他物理性质有________等。
(2)点燃蜡烛,观察其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将一火柴梗放在蜡烛火焰中(如图所示)约2s后取出,看到火柴梗的________(填“a”“b”或“c”)处最先碳化,由此说明,蜡烛具有可燃性,且火焰的________部分温度最高。
(3)取一根10cm长的玻璃管,用试管夹夹住,将玻璃管插入蜡烛火焰中,看到管口有白烟冒出,用燃着的火柴点燃白烟,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白烟的成分可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章 走进化学世界》2020年单元测试卷(4)
一、选择题
1.
【答案】
D
【考点】
化学的研究领域
【解析】
根据化学的定义、研究内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物质,研究内容有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用途等。
2.
【答案】
C
【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
【解答】
A. 吸附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 溶解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 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发生化学变化时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D. 挥发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3.
【答案】
D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
A、石门柑橘榨汁只是将其汁液提取出来,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桃源沙里淘金只是将金子从沙子里找出来,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鼎城桂花飘香是分子在不断运动的结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澧县葡萄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4.
【答案】
C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B.铁定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
C.品红在水中扩散只是分子在不断运动的结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
D.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包含着物质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C。
5.
【答案】
B
【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活性炭作除味剂,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错误;
B.液氧用于火箭发射作助燃剂,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正确;
C.石墨用作电刷,是利用了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错误;
D.干冰用于食品保鲜,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错误;
故选B。
6.
【答案】
B
【考点】
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化学的用途
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解析】
A.根据垃圾分类存放、回收和处理,有利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进行分析;
B.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C.根据化学的用途来分析;
D.根据化学的用途来分析。
【解答】
A.垃圾分类回收,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的综合利用,故正确;
B.化石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大量使用不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故错误;
C.通过化学手段研制合成新药物为生命健康提供保障,故正确;
D.利用化学方法研制新材料,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提供有力支撑,故正确;
故选B。
7.
【答案】
A
【考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
科学探究的一般环节包括提出问题,假设问题,设计与分析,实验,检验实验,表达与交流,用磁铁吸一下是一个具体的操作过程。
【解答】
根据叙述可知“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是设计操作实验阶段,所以属于实验部分。假设是对物质的成分等提出可能,之后是针对这些可能进行实验验证的阶段,细分为提出实验方案(就是设计阶段)、实验操作阶段两部分。
8.
【答案】
B
【考点】
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
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发现了问题,就应该探究形成原因,解决自己发现的问题;可以反复实验,来探究黑色的物质的成分;也可以查阅资料、与同学讨论、咨询老师,而不能不予理睬,否则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也不符合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解答】
A、反复实验,根据不同的现象来探究烧杯被熏黑的原因,就是进行对比实验,故选项做法正确。
B、认为与本次试验无关,不予理睬,没有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探究,不符合探究的学习精神,故选项做法错误。
C、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也是探究学习的过程,符合科学探究的过程,故选项做法正确。
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就是通过咨询老师、积极探讨,来解决问题,故选项做法正确。
故选:B。
9.
【答案】
D
【考点】
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
烟是固体小颗粒,我们可以根据白烟的特征和实验现象来判断。
【解答】
蜡烛刚熄灭时,烛芯冒出的一缕白烟,燃着的火柴只碰到白烟,便能使蜡烛复燃,说明该白烟具有可燃性不是二氧化碳和氮气和水蒸气,它是石蜡的固体颗粒。
10.
【答案】
C
【考点】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解析】
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内带出水蒸汽,人体呼出气体和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汽含量不同;氮气的含量基本不变,因为人体没有吸收氮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具有“两多一少”的特点,即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A、发现只有滴入到呼出气体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低,不能说明吸入的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错误。
B、发现只有滴入到呼出气体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含有二氧化碳,不能说明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错误。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气体中各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只有滴入到呼出气体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故选项说法正确。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气体中各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只有滴入到呼出气体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不能得出氧气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比在吸入的空气中的含量高低的结论,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1.
【答案】
D
【考点】
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
酒精灯的使用
量筒的使用
常用加热仪器、夹持仪器、辅助仪器
【解析】
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B、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12.
【答案】
D
【考点】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
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上面先缺氧;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说明燃烧产生烟尘等物质,所以不能站立姿势跑出;高楼层跳窗会造成身体伤害。
【解答】
B、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上面先缺氧;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说明燃烧产生烟尘等物质,成站立姿势跑出容易导致窒息,所以不能站立姿势跑出,方法正确,故选项错误(1)C、伏低身子逃出有利于防止因为吸入有毒气体和烟尘而窒息,方法正确,故选项错误(2)D、因为是高层着火,跳窗会造成身体伤害,方法错误,故选项正确(3)故选:D。
13.
【答案】
B
【考点】
量筒的使用
【解析】
本题考查量筒的使用,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高。该学生倾倒液体前仰视液面,其读数会比实际偏低,那么实际体积应大于19毫升,我们可估计实际体积为20毫升;他倾倒液体后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高,实际体积应小于10毫升,我们可估计为9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倾倒的液体体积为20−9=11毫升,大于9毫升。
【解答】
A、该学生实际倾倒的液体体积大于9毫升,故此项错误。
B、实际倾倒的液体体积大于9毫升,故此项正确。
C、该学生实际倾倒的液体体积大于9毫升,故此项错误。
D、可以判断该学生倾倒的液体体积,故此项错误。
二、填空题
1.
【答案】
物理,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考点】
碳的化学性质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
木头表面稍稍烤焦成木炭,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木材雕刻,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木头表面稍稍烤焦成木炭,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容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可以使用更长的时间。
2.
【答案】
①②③④,⑤⑥
酒精溶解于水,酒精燃烧
【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
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解答】
属于物质物理性质的有:①②③④。
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⑤⑥。
需要通过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物理变化是:酒精溶解于水,酒精挥发。
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化学变化是:酒精燃烧,酒精与活泼金属反应。
3.
【答案】
俯视读数,量取的实际体积偏小
胶头滴管没有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沾污滴管或会造成试剂污染
【考点】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液体药品的取用
【解析】
(1)量取液体时,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量取液体时,①俯视: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偏小;②仰视: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偏大。
(2)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
【解答】
图①中的错误:俯视读数,故造成后果为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偏小;
图②中的错误: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没有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故造成后果为:会沾污滴管或造成药品的污染。
4.
【答案】
C,平
搅拌、散热,漏斗
溶于水
【考点】
常见气体的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固体药品的取用
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
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解析】
(1)根据酒精灯作为热源和固体的取用分析解答即可;
(2)根据浓硫酸的稀释和过滤操作解答即可。
(3)根据气体的收集分析即可;
【解答】
酒精灯作为热源,往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时,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药品送到试管口,再把试管慢慢竖起;
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所以稀释浓硫酸时,要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使产生的热量加快散失,过滤时需要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
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说明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且溶于水,
三、简答题(共3个小题12分)
1.
【答案】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湿衣服晒干、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蔬菜腐烂、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变化。
2.
【答案】
①②③⑤,④⑥⑦
密封保存、严禁烟火
【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
(1)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2)根据物质的性质可以判断物质对环境的危害程度、安全系数及其存运方法。
【解答】
PX的颜色、状态、熔点、沸点、密度、气味、挥发性等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可燃;遇火可爆炸,但爆炸性比汽油低;低毒,毒性与汽油相当都属于化学性质。
根据PX的性质可知,它有毒,具有挥发性,遇火可以爆炸,所以应该密封保存,严禁烟火。
3.
【答案】
(1)D
(2)F
(3)蒸发皿
(4)坩埚钳
【考点】
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用于收集或储存少量气体的仪器是集气瓶。
(2)锥形瓶加热时需垫上石棉网。
(3)用加热的方法使氯化钠从其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时,应将氯化钠溶液放在蒸发皿中加热。
(4)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夹持木炭需要用到的仪器是坩埚钳。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3个小题24分)
1.
【答案】
烧杯,水槽
A
H
C,H
G
B,E
【考点】
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解析】
根据实验操作要求,结合常用仪器的用途,特点分析选择仪器完成操作。
【解答】
B是烧杯,I是水槽。
用于少量试剂相互反应时的仪器是试管。
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药品的仪器是胶头滴管。
量取液体时,需要用量筒和胶头滴管。
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药匙。
在家庭小实验中,家庭中的一些物品可用来代替实验仪器:①玻璃水杯替代烧杯;②竹筷子替代玻璃棒。
2.
【答案】
石蜡硬度小;石蜡密度比水小;石蜡难溶于水
a,外焰
白烟燃烧起来,石蜡蒸气形成的小颗粒
【考点】
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
(1)要正确分析这一现象,须从石蜡的物理性质进行思考;
(2)欲知火柴梗的那一部分最先碳化,可知火焰的温度那一部分最高;
(3)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看到白烟燃烧起来,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
【解答】
如果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它可能会沉入水底,故可判断石蜡难溶于水且其密度比水的小,石蜡难溶于水,硬度小;
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的火焰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间约1秒钟后取出,可以看到的现象是火柴梗两端变黑,说明外焰外a最先碳化,外焰温度最高;
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看到白烟燃烧起来,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所以我们猜测白烟是石蜡蒸气形成的小颗粒。事实
利用的变化(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列举另一种事实
湿衣服晒干
蔬菜腐烂
物理变化
干冰升华
化学变化
钢铁生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考点卷】(4大核心考点),文件包含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考点卷原卷版docx、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考点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测试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时训练,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