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章_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8)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章_走进化学世界》2020年单元测试卷(8)第1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章_走进化学世界》2020年单元测试卷(8)第2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章_走进化学世界》2020年单元测试卷(8)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时练习,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下列不属于化学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
    A.将废旧塑料变成汽车燃料B.研制新型航空材料
    C.研制新药D.研究地壳板块结构及运动规律

    2. 下列对“化学物质”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化学物质就是有毒有害的物质
    B.食品中填加化学物质一定对人体有害
    C.化学物质绝对无毒无害
    D.化学物质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绚丽多彩,但有些化学物质给我们带来灾难

    3.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大米发生霉变
    B.冰融化成水
    C.木材转变成木炭
    D.葡萄酿成美酒

    4. 在实验室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为了节约药品,将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B.为了获得感性的认识,可直接触摸药品或品尝药品
    C.为了防止试管底部破碎,块状药品不应直接放入直立的试管中
    D.为了能看到标签,倾倒液体时,标签不必向手心

    5. 某同学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发生了炸裂,试管炸裂的原因不可能是( )
    A.试管没预热B.试管外壁有水
    C.试管内液体体积超过了13D.试管底部接触了灯芯

    6. 在对呼出气体进行探究前,甲同学根据生物学知识提出:“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可能比空气中多。”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一过程?( )
    A.猜想或假设B.提出问题C.制订计划D.得出结论

    7. 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
    A.13B.12C.23D.34

    8. 以下是小明同学对铁和铜的描述:①铁是银白色的,铜是紫红色的;②铁较硬,铜较软;③铁的导电性没有铜强;④铁比铜更容易生锈。其中描述化学性质的有( )
    A.1条B.2条C.3条D.4条

    9. 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化学式是CuSO4⋅5H2O,胆矾受热时易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的无水CuSO4,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等都要用胆矾.上述对胆矾的描述中,没有涉及到的是( )
    A.物理性质B.制法C.用途D.化学性质

    10. 如图所示,打开“雪碧”瓶,把从饮料中溢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该实验验证了从饮料溢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水蒸气

    11. 某同学欲称量一药匙食盐的质量,他发现在称量过程中指针偏右,他应该( )
    A.把平衡螺母往右旋转B.增加食盐
    C.增加砝码D.减少砝码

    12.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B. 滴加液体
    C. 移开蒸发皿D. 读出液体的体积

    13. 下列实验结果与操作正确的是( )
    A.用天平称得某物质的质量为36.7g
    B.用量筒准确量得某液体的体积为16.74mL
    C.用筒量取液体,俯视读数结果为35mL,其实际量取液体体积应大于35mL
    D.用100mL的量筒量取20mL的液体

    14. 下列各组变化中,均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蜡烛受热熔化、镁带燃烧、玻璃破碎
    B.铜生锈、水结冰、钢锭抽成丝
    C.木材制成桌椅、车胎放炮、木炭燃烧
    D.食物在胃里消化、煤燃烧、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5. “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是一门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科学。它包括“绿色化学”和“绿色销毁”等内容。下列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秸秆的处理方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
    A.就地焚烧B.发酵后作农家肥
    C.加工成精饲料D.制造沼气
    二、填空题

    1.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用图中仪器的名称按要求填空:(填字母)

    (1)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________;

    (2)取用粉末状药品时一般选用________;

    (3)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___

    (4)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

    (5)既可用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受热的是________;

    (6)用来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时需用________。

    2. 酒精:①无色透明;②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③易挥发;④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⑤能溶解碘等物质;⑥易燃烧;⑦常做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⑧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上述文字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填序号,下同)________;化学性质有________;用途有________;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有________;发生的化学变化有________。

    3. 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通常采用图A的加热方法,即将试管倾斜成大约45∘角,其原因是________避免采用图B的加热方法,原因是________.

    (2)图C或图D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固体时,用长柄药匙或纸槽伸到试管底部,原因是________.

    (3)给试管里德液体药品加热,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原因是________.

    4. 在实验室取用块状固体应用________; 加热物质一般用________做热源,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要用________夹持,而且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试管口不能________.

    5. 用量筒量液体时,量筒必须________,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________保持水平,如果采用仰视的话,将会使读数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俯视的话将会使读数________.(同上)
    三、实验探究题

    1. 如图是小明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8.5%的蔗糖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________。

    (2)图①、②、⑤中相同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用它加热液体物质时,为使其均匀受热,应放在________上加热。

    (3)若图③中砝码的质量为15g,游码的读数为3.5g,则小明称得的蔗糖质量实际为________g。

    (4)做化学实验要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若某同学在实验结束后,将仪器按如图放置,其中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填序号)。

    2. 同学们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探究后,对酒精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围绕“酒精燃烧生成了什么?”开展探究。请你一起完成探究: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酒精燃烧有水生成;
    猜想二:酒精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调查与研究】同学们了解到:学校实验室有95%的酒精和无水酒精以及必备的实验仪器和药品。
    【设计实验】
    同学们通过实验,验证了猜想一、二都正确。
    【反思与评价】同学们实验中选择无水酒精而不选择含水的酒精的原因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章 走进化学世界》2020年单元测试卷(8)
    一、选择题
    1.
    【答案】
    D
    【考点】
    化学的研究领域
    【解析】
    根据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判断,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目的是为了应用,故用途也是研究范畴,它不但研究自然界中已存在的物质,还要根据需要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物.
    【解答】
    A、将废旧塑料变成汽车燃料涉及化学变化,所以正确;
    B、研制新型航空材料,涉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所以正确;
    C、研制新药涉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所以正确;
    D、研究地壳板块结构及运动规律是地质学研究的内容,所以错误;
    2.
    【答案】
    D
    【考点】
    化学的研究领域
    【解析】
    根据化学物质的用途和是否有害来分析判断本题。
    【解答】

    :化学物质用途很广,广泛用于生活生产中,人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物质,有的物质对人体有好处例如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等,有的物质有毒对人体有害处,例如甲醛等,大多数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无害,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有利就有弊,关键看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3.
    【答案】
    B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
    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差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解答】
    A、大米发生霉变不能再吃,说明已经变质,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B、冰融化成水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
    C、木材转变成木炭是木材燃烧后制成的,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
    D、葡萄酿成美酒有新的物质乙醇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4.
    【答案】
    C
    【考点】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液体药品的取用
    固体药品的取用
    【解析】
    A、运用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解答;
    B、运用化学药品多数有毒不能触摸或品尝解答;
    C、根据固体取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判断;
    D、运用防止标签被腐蚀倾倒液体时标签一定要向着手心解答.
    【解答】
    A、剩余药品要放在指定的容器中,不能放回原瓶,故A说法不正确;
    B、化学药品多数有毒,不能触摸或品尝,故B说法不正确;
    C、为了防止固体打破容器,应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直立起来。故C说法正确;
    D、防止标签被腐蚀,倾倒液体时标签一定要向着手心,故D说法不正确;
    5.
    【答案】
    C
    【考点】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解析】
    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应注意以下问题:要先预热;试管上不能有水珠;试管夹夹在中上部;用外焰加热;加热时要来回晃动使受热均匀;试管口略微向下倾斜,否则药品中的湿气加热后变成水蒸气,在试管口冷凝成小水珠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解答】
    A、试管没有均匀受热,会使试管受热不均炸裂,故A不符合题意;
    B、试管外边有水,容易导致试管受热不均匀使试管炸裂,故B不符合题意;
    C、试管内液体体积超过了13,会使液体沸腾溅出伤人,但不能使试管炸裂,故C符合题意;
    D、试管底部接触焰心因为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较低,使试管受热不均匀容易炸裂试管,故D不符合题意。
    6.
    【答案】
    A
    【考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
    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根据题意,甲同学根据生物学知识提出“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可能比空气中的水蒸气多”,在猜想和假设、提出问题、制定计划、结论等基本环节中,应属猜想和假设的环节。
    7.
    【答案】
    C
    【考点】
    酒精灯的使用
    常用加热仪器、夹持仪器、辅助仪器
    【解析】
    根据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分析;
    【解答】
    酒精灯内酒精太少,则灯壶内酒精蒸汽过多,易引起爆炸;酒精太多,易使酒精溢出,发生事故。所以23最佳。
    8.
    【答案】
    A
    【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
    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解答】
    ①铁是银白色的,铜是紫红色的,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②铁较硬,铜较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③铁的导电性没有铜强,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④铁比铜更容易生锈,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
    9.
    【答案】
    B
    【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
    由题目的信息可知: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属于物理性质;胆矾受热时易失去结晶水,属于化学性质;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等都要用胆矾,属于用途.
    【解答】
    B、对胆矾的描述中,没有涉及到的是制法,故选项正确(1)C、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等都要用胆矾,属于用途;故选项错误(2)D、胆矾受热时易失去结晶水,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3)故选:B。
    10.
    【答案】
    B
    【考点】
    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
    根据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物质是二氧化碳考虑。
    【解答】
    打开“雪碧”瓶,把从饮料中溢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溢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
    11.
    【答案】
    D
    【考点】
    托盘天平的使用
    【解析】
    根据称量药品质量的过程、及操作步骤考虑指针偏右的操作方法。
    【解答】
    称量食盐质量步骤:先调节天平平衡,左右两盘上放相同质量的纸,向左盘上加食盐,在右盘上放上砝码,然后移动游码,所以在称量过程中,他发现指针偏右,说明砝码质量偏大,所以要减少砝码。
    12.
    【答案】
    D
    【考点】
    量筒的使用
    酒精灯的使用
    蒸发与蒸馏操作
    液体药品的取用
    实验操作规范
    【解析】
    A、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
    B、根据滴加液体的正确方法分析;
    C、取正在加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
    D、读出液体的体积,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平行.
    【解答】
    A.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故A错误;
    B.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要垂直悬空滴加,不可伸入试管内部,故B错误;
    C.取正在加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不能直接用手,故C错误;
    D.读取量筒中的液体体积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D正确;
    故选D。
    13.
    【答案】
    A
    【考点】
    量筒的使用
    托盘天平的使用
    【解析】
    A、天平的刻度精确到0.1g;
    B、量筒的刻度精确到0.1mL;
    C、根据量筒的使用分析,量筒读数时要放平,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用筒量取液体,俯视读数偏小;
    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选用比量取液体体积数略大且能一次量出的量筒.
    【解答】
    A、托盘天平能准确到0.1g,所以能称得某物质的质量为36.7g;故A选项正确;
    B、量筒的刻度精确到0.1mL,所以不能用量筒准确量得某液体的体积为16.74mL;故B选项错误;
    C、用筒量取液体,俯视读数偏小,因此用筒量取液体,俯视读数结果为35ml,其实际量取液体体积应小于35ml;故C选项错误;
    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选用比量取液体体积数略大且能一次量出的量筒,因此不应用100ml的量筒量取20ml的液体;故D选项错误;
    14.
    【答案】
    D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
    B、铜生锈,铜锈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水结冰、钢锭抽成丝都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1)C、木材制成桌椅、车胎放炮都属于物理变化;木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2)D、食物在胃里消化、煤燃烧、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它们都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3)故选:D。
    15.
    【答案】
    A
    【考点】
    绿色化学
    【解析】
    绿色化学就是环境友好型化学,它包括绿色生产、绿色销毁等内容,要求学生在具体情境下用科学的观念进行合理选择。
    【解答】
    A、秸秆在焚烧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有害的气体,会对空气造成极大的污染,不符合“绿色化学”;
    B、发酵后作农家肥,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而且有利于作物的生长,符合“绿色化学”;
    C、加工成精饲料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而且能被再次被利用,符合“绿色化学”;
    D、制造沼气,能保护环境,符合“绿色化学”。
    二、填空题
    1.
    【答案】
    b
    e
    a
    f
    d
    j
    【考点】
    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解析】
    根据常见仪器的作用和用途来回答本题,要熟记它们的名称。
    【解答】
    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试管夹;
    取用粉末状药品时一般选用药匙;
    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胶头滴管;
    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酒精灯;
    既可用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受热的是试管,而烧杯不能直接加热;
    用来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时需用集气瓶。
    2.
    【答案】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解答】
    由题意“酒精:①无色透明;②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③易挥发;④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⑤能溶解碘等物质;⑥易燃烧;⑦常做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⑧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则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①②③④⑤;化学性质有:⑥;用途有:⑦;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有:⑧;发生的化学变化有:⑨
    3.
    【答案】
    增大液体的受热面积,加快液体的回流,避免液体沸腾喷溅造成的酒精灯熄灭
    避免粘在试管壁上
    液体太多,会沸腾溅出
    【考点】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固体药品的取用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解析】
    (1)给液体加热时,注意试管内液体的量,试管的倾斜度等;
    (2)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固体时,用长柄药匙或纸槽伸到试管底部;
    (3)给试管里的液体药品加热时,注意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解答】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通常采用图A的加热方法,即将试管倾斜成大约45∘角,其原因是受热面积最合适,而且加热均匀,防止试管炸裂;对准无人方向,防止液滴飞溅伤人;避免采用图B的加热方法,原因是避免液体沸腾喷溅造成的酒精灯熄灭;
    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固体时,用长柄药匙或纸槽伸到试管底部,原因为避免粘在试管壁上,从而便于集中加热或者反应;
    给试管里的液体药品加热,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原因是液体太多,会沸腾溅出;
    4.
    【答案】
    镊子,酒精灯,试管夹,三分之一,朝向人
    【考点】
    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解析】
    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与用途、给试管中的液体与固体加热的方法、注意事项等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在实验室取用块状固体应用镊子;酒精灯是常用的给物质加热的仪器;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要用试管夹夹持,而且试管口倾斜与桌面约成45度角;为防止液体沸腾时喷出伤人,试管口不能朝向自己或别人.
    5.
    【答案】
    放平,凹液面的最低处,偏小,偏大
    【考点】
    量筒的使用
    【解析】
    根据量筒使用时正确读数的方法及仰视或俯视造成的不良后果回答.
    【解答】
    使用量筒量度液体体积时,正确读数的方法为: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如果仰视则读数偏低,如果俯视则读数偏高.
    三、实验探究题
    1.
    【答案】
    ③中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
    烧杯,石棉网
    11.5
    C
    【考点】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
    (1)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图①、②、⑤中相同的仪器,结合使用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是左物右码,左盘的质量等于右盘的质量加游码的质量,即药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如果位置放反,根据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酒精灯、托盘天平、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③中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
    图①、②、⑤中相同的仪器名称是烧杯;用它加热液体物质时,为使其均匀受热,应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图③将药品与砝码的位置放反了,若图③中砝码的质量为15g,游码的读数为3.5g;由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质量=药品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药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即药品质量=15g-3.5g=11.5g。
    A、酒精灯用完后,要熄灭酒精灯,盖上灯帽,故选项错误。
    B、用托盘天平称量完药品后,要把砝码放回到砝码盒内、游码要回0,故选项错误。
    C、取完药品后,试剂瓶要立即盖上瓶塞,故选项正确。
    D、胶头滴管用完后、不能平放在桌面上,以免沾污了胶头滴管,故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1)③中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2)烧杯;石棉网;(3)11.5;(4)C。
    2.
    【答案】
    烧杯内壁有水雾;,酒精燃烧能够生成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防止对生成水的检验产生干扰
    【考点】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
    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答】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点燃无水酒精,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而冷的烧杯,观察;
    实验现象:烧杯内壁有水雾;
    实验结论:酒精燃烧能够生成水。
    实验操作:点燃无水酒精,在火焰上方罩一只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观察;
    实验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酒精燃烧能够生成二氧化碳。
    【反思与评价】实验中选择无水酒精而不选择含水的酒精的原因是防止对生成水的检验产生干扰。实验方法
    现象
    结论
    第一步:点燃无水酒精,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而冷的烧杯,观察
    ________
    ________
    第二步:
    ________
    酒精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相关试卷

    初中化学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测试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时训练,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练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