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章_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卷(2)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章_我们周围的空气》2020年单元测试卷(2)第1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章_我们周围的空气》2020年单元测试卷(2)第2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章_我们周围的空气》2020年单元测试卷(2)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本单元综合和测试单元测试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本单元综合和测试单元测试同步测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题,实验与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易溶于水B.无色C.无味D.能供给呼吸

    2. 有关空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火箭燃料
    B.化工厂废气及汽车尾气,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C.稀有气体有广泛的用途,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D.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体积比约为5:1

    3.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食用醋B.葡萄酒C.蒸馏水D.酸牛奶

    4. 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最适宜选用的可燃物是( )
    A.红磷B.木炭C.细铁丝D.蜡烛

    5. 人类生存需要清新的空气。下列一般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人工降雨B.燃放烟花C.焚烧垃圾D.汽车尾气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C.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7.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中,有关几个“口”的位置错误的是( )
    A.排气法收集时,导管口放在集气瓶口处
    B.用排空气法收集时,集气瓶口应向上
    C.试管内的导管口稍露出胶塞即可,不能伸入太长
    D.需要加热时,装药品的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8. 下列实验方法无法达到实验目的是( )
    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与二氧化碳
    B.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C.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氧气和空气
    D.用二氧化锰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9. 下列有关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和氧化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反应物为一种的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
    B.生成物一种物质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C.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和氧化反应都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D.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反应,但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10. 图1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图2是用该装置测得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气压与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磷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B.集气瓶中气压瞬间变大是O2迅速消耗造成的
    C.c点时反应刚好停止
    D.b、c、d点时集气瓶中所含物质相同

    11.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因此物理变化也伴随着化学变化
    B.二氧化锰是制取氧气的催化剂,因此二氧化锰能改变反应速率
    C.物质燃烧是较剧烈的氧化反应,因此氧化反应都是剧烈的
    D.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氧气具有可燃性

    12. 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代表氧气
    B.t2时刻,O2开始产生
    C.t1时刻,KMnO4开始分解
    D.起催化作用物质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43分)

    1.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请根据空气的成分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化学式填空。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

    (2)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变浑浊,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

    (4)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

    2. 现有下列物质:A.硫粉 B.红磷 C.白磷 D.铁丝 E.木炭 F.蜡烛。用字母填空:
    (1)燃烧时有火焰,并产生有毒气体的是________;

    (2)燃烧时火星四射的是________;

    (3)燃烧后集气瓶内壁产生少量水滴的是________;

    (4)燃烧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是________;

    (5)只能在纯氧中燃烧,不能在空气中燃烧的是________;

    (6)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的是________。

    3.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洁净的空气属于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PM2.5是指大气中(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据报道,今年1−4月南京空气中PM2.5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2.3%,下列行为不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 )(一至两个答案)。
    A.燃煤火力发电B.治理工地扬尘
    C.露天焚烧垃圾D.使用氢能源汽车

    (3)人类一刻也离不开空气,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如何验证我们这个空间确实有空气的存在________;要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实验原理时要考虑哪些因素________、________。

    (4)通过我们自主探究得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比人体呼出气体中的含量要________(填“少”或“多”)。

    4. 我们在学习氧气化学性质时做了硫、木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请归纳:
    (1)做硫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中盛水的目的是________。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中盛水的目的是________。某同学做该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现象,请分析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________(合理即可)。

    (3)写出木炭燃烧的化学符号表达式:________。

    (4)三个反应的共同点________(任写一点)。

    5. A、B、C、D、E、F、G、H八种物质,有图所示关系: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G都是黑色固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E、F都是无色液体,H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C是________(写名称);

    (2)写出反应②③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并指出反应的基本类型:
    ②________;属________反应;
    ③________;属________反应;

    6. 小王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过程中,出现了下面的异常情况,请你帮他分析其中的可能原因:
    (1)在收集氧气的过程中,发现水槽中的水呈现紫红色,其原因是________。

    (2)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其原因是________。

    (3)收集不到氧气,其原因是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破裂,其原因是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9分)

    1. 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
    (1)空气的成分:老师利用图甲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结合现代传感器技术,测得过程中容器内气体压强、温度、氧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乙所示。
    ①t2时打开止水夹,最终集气瓶中水平面大约上升至刻度________处。
    ②结合曲线,解释AB段气体压强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

    (2)空气的保护:图丙是某地PM2.5来源分布图。据此,下列措施对减少PM2.5效果最不明显的是( )。
    A.减少汽车的保有量
    B.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替代燃煤发电
    C.减少工业生产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进行氧气性质实验。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

    (2)高锰酸钾分解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其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目的________;

    (3)D图为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对比实验,实验结论:________,木炭燃烧越剧烈;

    (4)如图是收集氧气的过程,依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用字母表示)。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章 我们周围的空气》2020年单元测试卷(2)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
    【答案】
    A
    【考点】
    氧气的物理性质
    氧气的用途
    【解析】
    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A、氧气不易溶于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B、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C、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味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氧气能供给呼吸,能供给人和动植物呼吸,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2.
    【答案】
    C
    【考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
    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氧气能支持燃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火箭燃料,故A错误;
    B.化工厂废气及汽车尾气,会造成空气污染,故B错误;
    C.稀有气体有广泛的用途,通电时它们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故C正确;
    D.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体积比约为45:15=4:1,故D错误;
    故选C。
    3.
    【答案】
    C
    【考点】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判别
    【解析】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解答】
    A、食醋中含有醋酸和水,是混合物;
    B、葡萄酒中含有水和酒精等物质,是混合物;
    C、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
    D、酸牛奶中含有水和蛋白质等物质,是混合物。
    4.
    【答案】
    A
    【考点】
    空气组成的测定
    【解析】
    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欲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该实验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装置的气密性好;②所用药品必须是足量;③读数时一定要冷却到原温度;④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A.红磷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因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且产物是固体,如装置内红磷燃烧消耗尽氧气,瓶内气压减小,水吸入装置的体积数就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数,故正确;
    B.木炭虽然能在空气中燃烧,也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因其产物也是气体;故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错误;
    C.细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错误;
    D.蜡烛能在空气中燃烧,但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在反应装置中虽然消耗了氧气,却又产生了新的气体,因而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错误。
    5.
    【答案】
    A
    【考点】
    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解析】
    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
    【解答】
    B、燃放烟花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会造成空气污染;故选项错误(1)C、焚烧垃圾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会造成空气污染;故选项错误(2)D、汽车尾气中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会造成空气污染;故选项错误(3)故选:A。
    6.
    【答案】
    B
    【考点】
    实验现象分析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
    氧气的化学性质
    【解析】
    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
    B.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
    C.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
    D.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
    【解答】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A正确;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不是白雾,故B错误;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C正确;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发出大量的热,故D正确;
    故选B。
    7.
    【答案】
    A
    【考点】
    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解析】
    A、根据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导管口露出胶塞太长不利于气体排出,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给试管中固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A、用排空气法收集时,导管口应插入集气瓶底部,以利于空气的排出,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集气瓶口应向上放置,故选项说法正确。
    C、试管内的导管口应稍露出胶塞即可,以便于气体导出,故选项说法正确。
    D、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8.
    【答案】
    A
    【考点】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物质的鉴别、推断的综合应用
    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解析】
    A、根据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具有助燃性进行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进行分析;
    C、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进行分析;
    D、根据二氧化锰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进行分析.
    【解答】
    A、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具有助燃性,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A错误;
    B、取样品,通入二氧化碳,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氧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正确;
    C、取样品,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的是氧气,不能复燃的是空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C正确;
    D、取样品,加入二氧化锰,有气泡产生的是过氧化氢溶液,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D正确。
    9.
    【答案】
    B
    【考点】
    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氧化反应
    【解析】
    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A、反应物为一种的反应不一定是分解反应,如氧气→臭氧,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生成物一种物质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如氧气→臭氧,故选项说法正确。
    C、化合反应、分解反应都属于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不是基本的反应类型,故选项说法错误。
    D、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反应,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如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0.
    【答案】
    D
    【考点】
    空气组成的测定
    【解析】
    A.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B.根据红磷燃烧放出热量使瓶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进行分析;
    C.根据图2 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
    D.根据b、c、d点时压强不同是由于自然冷却造成的进行分析。
    【解答】
    A.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中,红磷要过量,故A错误;
    B.集气瓶中气压瞬间变大是红磷燃烧放热造成的,故B错误;
    C.a点温度最高,由此可知,在a点时反应刚好停止,故C错误;
    D.在a点反应已经结束了,b、c、d点时集气瓶中所含物质相同,故D正确。
    11.
    【答案】
    B
    【考点】
    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氧化反应
    氧气的化学性质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解析】
    A.根据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分析;
    B.根据催化剂的用途分析;
    C.根据氧化反应分析;
    D.根据氧气的用途分析。
    【解答】
    A.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不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故A错误;
    B.二氧化锰是制取氧气的催化剂,因此二氧化锰能改变反应速率,故B正确;
    C.物质燃烧是较剧烈的氧化反应,但氧化反应不一定都是剧烈的,故C错误;
    D.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但氧气不具有可燃性,故D错误;
    故选B。
    12.
    【答案】
    C
    【考点】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根据题干所给信息可知,b物质的质量少,b是高锰酸钾,a是氯酸钾,在t1时刻高锰酸钾开始分解,有氧气生成,随着高锰酸钾的分解,二氧化锰的质量也在不断的增加,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43分)
    1.
    【答案】
    O2
    CO2
    N2
    H2O
    【考点】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解析】
    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来,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不同考虑本题。
    【解答】
    小白鼠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能生存一段时间,说明小白鼠能呼吸,氧气供给呼吸,所以说明了空气中含有O2;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变浑浊,说明空气中含有,所以说明了空气中含有CO2;
    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所以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N2;
    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温度低,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说明空气中有H2O。
    2.
    【答案】
    A
    D
    F
    EF
    D
    BC
    【考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
    【解析】
    根据常见物质物质燃烧的现象和生成物的性质分析回答。
    【解答】
    硫燃烧时有火焰,并产生有害气体二氧化硫;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
    蜡烛燃烧后有水生成,集气瓶内壁产生少量水滴;
    木炭和蜡烛燃烧的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气体,可使石灰水变浑浊;
    铁丝只能在纯氧中燃烧,但不能在空气中;
    红磷、白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
    3.
    【答案】
    混合物
    B,D
    风是空气的流动或吹气球等,不能选气体反应物,生成物不能是气体

    【考点】
    空气组成的测定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判别
    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解析】
    (1)根据混合物的概念和空气的组成进行分析;
    (2)根据PM2.5的定义和影响空气中PM2.5的因素考虑;
    (3)由题目的信息可知:验证我们这个空间确实有空气的存在的方法是:风是空气的流动或吹气球等;要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实验原理时要考虑的因素有:不能选气体反应物、生成物不能是气体等;
    (4)在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汽含量都比空气中高。
    【解答】
    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属于混合物;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A.直接用煤作燃料,产生大量的烟尘,进入大气,会增加空气中PM2.5;
    B.工地扬尘是造成PM2.5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控制工地扬尘是解决PM2.5增加的方法之一;
    C.在露天焚烧垃圾可以产生烟尘,直接进入大气,会增加空气中PM2.5;
    D.开发利用氢能源不会污染环境,它是最清洁的能源之一,具有无污染性。
    故选BD;
    题目的信息可知:验证我们这个空间确实有空气的存在的方法是:风是空气的流动或吹气球等;要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实验原理时要考虑的因素有:不能选气体反应物、生成物不能是气体等;
    在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汽含量都比空气中高。
    故答案为:(1)混合物;(1);小于;BD;(2)风是空气的流动或吹气球等;不能选气体反应物、生成物不能是气体等;(3)少
    4.
    【答案】
    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氧气不纯、铁丝的表面有锈等
    C+O2→​CO2
    条件都是点燃
    【考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
    【解析】
    (1)根据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有毒、能溶于水分析回答;
    (2)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注意事项分析回答;
    (3)根据木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分析回答;
    (4)根据反应条件、特点等分析回答。
    【解答】
    由于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有毒,能污染空气,所以做硫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中盛水的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星四射,集气瓶中盛水的目的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某同学做该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现象,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是:氧气不纯、铁丝的表面有锈等。
    木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化学符号表达式是:C+O2→​CO2。
    三个反应的共同点,条件都是点燃,都是化合反应等。
    5.
    【答案】
    锰酸钾
    过氧化氢→​水+氧气,分解,碳+氧气→​二氧化碳,化合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的综合应用
    【解析】
    根据A、B、C、D、E、F、G、H八种物质,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G都是黑色固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D是氧气,E、F都是无色液体,H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所以H是二氧化碳,氧气和黑色固体G点燃生成二氧化碳,所以G是碳,A加热会生成氧气,所以A是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所以B是二氧化锰,C是锰酸钾,二氧化锰和E反应生成氧气和F,所以E是过氧化氢溶液,F是水,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
    A、B、C、D、E、F、G、H八种物质,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G都是黑色固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D是氧气,E、F都是无色液体,H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所以H是二氧化碳,氧气和黑色固体G点燃生成二氧化碳,所以G是碳,A加热会生成氧气,所以A是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所以B是二氧化锰,C是锰酸钾,二氧化锰和E反应生成氧气和F,所以E是过氧化氢溶液,F是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物质C是锰酸钾;
    反应②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反应③是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文字表达式为:碳+氧气→​二氧化碳,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6.
    【答案】
    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
    集气瓶中水没有注满,留有气泡
    装置的气密性不好
    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考点】
    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解析】
    (1)根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为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应该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进行解答;
    (2)根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进行解答;
    (3)根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装置的气密性良好进行解答;
    (4)根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进行解答。
    【解答】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为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应该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在收集氧气的过程中,发现水槽中的水呈现紫红色,其原因是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故填: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
    实验结束后,收集的氧气不纯可能是集气瓶中水没有注满,留有气泡;故填:集气瓶中水没有注满,留有气泡;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收集不到氧气可能是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故填:装置的气密性不好;
    如果没有预热,加热前试管外壁有水,试管触及灯芯,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都会导致试管炸裂。故填: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9分)
    1.
    【答案】
    1,红磷燃烧放热导致气体膨胀
    C
    【考点】
    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空气组成的测定
    【解析】
    (1)①磷燃烧能够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氧气消耗后,容器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即为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体积,进一步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②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相关方面的问题。
    (2)根据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分析。
    【解答】
    ①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气压减小,t2时打开止水夹,由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最终集气瓶中水平面大约上升至刻度1处。
    故填:1。
    ②结合曲线,解释AB段气体压强变化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放热导致气体膨胀。
    故填:红磷燃烧放热导致气体膨胀。
    由图中信息可知,机动车使用、燃煤是导致PM2.5增多的重要原因,因此减少汽车的保有量、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替代燃煤发电对减少PM2.5效果很明显,而减少工业生产中二氧化碳的排放,对减少PM2.5效果最不明显。
    故填:C。
    2.
    【答案】
    试管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反应,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氧气含量相对越多
    bac
    【考点】
    氧气的制取装置
    氧气的收集方法
    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解析】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
    (2)根据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需要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进行分析;
    (3)根据反应物的量不同,反应的现象不同进行分析;
    (4)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进行分析。
    【解答】
    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可知,①是试管;
    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需要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反应物的量不同,反应的现象不同,所以实验结论:氧气含量相对越多,木炭燃烧越剧烈;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将集气瓶装满水,然后将集气瓶倒放在水中,再开始收集氧气,所以依次观察到的现象是bac。

    相关试卷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本单元综合和测试单元测试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本单元综合和测试单元测试课后测评,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本单元综合和测试单元测试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本单元综合和测试单元测试课时训练,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本单元综合和测试单元测试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本单元综合和测试单元测试随堂练习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