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教五四版八年级全一册化学习题课件 专题四 化学实验 第3讲 探究实验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鲁教版 (五四制)本册综合习题课件ppt,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实验装置,实验一,实验二,温度未达到着火点,氧气不易溶于水,升高温度隔绝空气,燃烧更旺,氧气的浓度,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混合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 实验原理①化学方程式:2Cu+O2=====2CuO;②铜粉能和氧气发生反应且生成物是固体,使密闭容器内的气体体积减小,导致容器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活塞右移,装置中减少的气体体积即为原装置中氧气的体积。
3. 实验现象和结论(1)实验现象:铜粉变成黑色,注射器内气体体积减少,减少的体积约为反应前硬质玻璃管和注射器内空气总体积的1/5。(2)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4. 注意事项及误差分析
实验一: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如图2所示)
实验现象: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气球鼓起,冷却后气球又变瘪;最终天平平衡。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
实验二:铁与硫酸铜反应前后的质量测定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实验现象:铁钉表面附着一层红色固体,蓝色溶液变成浅绿色;最终天平平衡。化学方程式:Fe+CuSO4===Cu+FeSO4
实验三:盐酸与碳酸钙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实验装置:如图4所示。实验现象:烧杯中产生大量气泡;最终天平不平衡,指针向右偏。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
实验四:镁带燃烧前后的质量变化实验装置:如图5所示。(天平已省略)实验现象:镁带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色粉末状的固体;最终天平不平衡,指针向左偏。化学方程式:2Mg+O2=====2MgO
实验结论及分析:(1)所有的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实验三中产生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实验四中有氧气参与了反应,反应中气体的质量都未称量,所以最终天平不平衡。
(2)对于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都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如实验三改进装置(如图6所示):实验时注意装置不能漏气,否则会造成部分物质进入或逸散使天平不平衡;称量时注意“左物右码”,砝码从重到轻用镊子取用。
2. 实验二: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一:如图8所示。 实验现象: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实验结论: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提示:蘸水的棉花长时间加热后,也会燃烧,因为棉花中的水分蒸干后,棉花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即燃烧。
1.通过下列实验(如图所示)可以得出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A.由甲实验可得出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B.由乙实验可得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C.由丙实验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D.由丁实验可得出不是所有的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点拨】酚酞遇氨水变红色,A烧杯中的酚酞变红色,B烧杯中的酚酞不变色,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故A正确;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也能溶于水,依据气球胀大不能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故B错误;木炭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装置内的气压基本不变,不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C错误;稀硫酸和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用此装置(敞口容器)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D错误。
2.点燃一根蜡烛,并进行下列有关实验,请回答:(1)在燃着的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石灰水变浑浊,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2+Ca(OH)2===CaCO3↓+H2O
(2)用一段粗玻璃管从蜡烛火焰中引出“白烟”(如图所示),“白烟”未能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从燃烧的条件进行回答)。
(3)人人都要学习实施正确的人工呼吸,请判断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A.25% B.21% C.16% D.0%
【点拨】(3)人体呼出气体中存在氧气,且氧气的含量低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21%),A、B、D均不符合题意。
3.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示意图。①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图2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热水温度高于白磷的着火点)。①对比铜片上白磷燃烧和红磷不燃烧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烧杯中热水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铜片上的白磷燃烧
(3)利用图3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烧杯中放着一支燃着的蜡烛),打开活塞K。①广口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观察到蜡烛______________,说明影响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
4. 以下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基本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用A装置来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CO3+2HCl===CaCl2+H2O+CO2↑
(2)B装置是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待红磷熄灭且集气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水面大约上升至刻度______后不再上升。
(3)C装置是电解水的实验,试管1中收集的气体是______,试管1、2中收集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4)D装置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以得出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不能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5)E装置净化水的原理是____________,河水经过E装置净化后得到的水是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________(填“可能”或“一定”)是软水。
5. 如图所示是二氧化碳的制备和性质实验。(1)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人”字管左端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右端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干燥管中被石蕊试液浸湿的纸质小花的颜色变为________,小花变色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CO2+H2O===H2CO3
6. 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探究燃烧条件的部分实验过程如下:【查阅资料】乒乓球是硝化纤维塑料制成的,硝化纤维塑料又名赛璐珞,着火点为180 ℃,滤纸是棉质纤维制成的,着火点在245 ℃左右。
【进行实验】①取一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到两种物质都能燃烧。②从乒乓球和滤纸上各剪下一小片(同样大小),如图所示分别放在一片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现象。
【分析讨论】进行实验①的目的是为了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与结论】实验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对比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都是可燃物
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到实验室去: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习题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综合与测试习题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呈现,习题链接,有少量气泡缓慢冒出,有较多气泡迅速冒出,化学性质,动物可在空气中,C或BE,酒精灯,等合理即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到实验室去:探究燃烧的条件习题课件ppt,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呈现,习题链接,酒精灯,物质具有可燃性,乒乓球碎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