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5单元16太阳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06794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5单元16太阳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06794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5单元16太阳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06794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5单元16太阳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067948/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5单元16太阳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067948/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5单元16太阳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067948/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5单元16太阳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067948/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5单元16太阳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067948/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6 太阳教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6 太阳教课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猜一猜,摄氏度,识字日出,指导朗读,整体感知,复习引入,学法导读,约15亿公里,对比阅读,写法借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个圆球, 挂在空中。 四季出现, 夜晚不见。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它通过对实体事物科学地解说,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等能有科学的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说明文的中心鲜明突出,文章具有科学性,条理性,语言确切生动。说明文有的是以时间为序,有的是以空间为序;有的由现象写到本质,有的由主写到次;有的按工艺流程顺序来说明,有的按事物的性质、功用、原理等顺序来说明。
为了说清楚事物的特征,须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配图表等。阅读说明文,了解它采用的说明方法,一要看用怎样的说明方法,说明什么对象,有什么作用,二要看所用说明方法是通过怎样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的,这样分析才透彻、扎实。
同学们,你们对太阳有了哪些了解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全面了解一下吧。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不会读的字查字典解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没把握的地方作批注。2.听范读,注意自己标注的地方,看自己哪些地方读的不准确。3.再读一遍,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读给同学听。
读下面的句子,给标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摄(sè shè)影繁殖(zhí zí)姓氏(sì shì)蔬(shū sū)菜杀(sā shā)菌 传(chuán zhuàn)说
1.相当于。( )2.由气体变成液体或由液体变成固体;注意力集中。 ( )3.生物产生新的个体,以传代。 ( )4.关系近。 ( )5.形容土地贫瘠,连一点儿草都不长。 ( )
太阳特点1.太阳的三大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课文运用( )的说明方法介绍了太阳距离我们很远,运用( )的说明方法介绍了太阳很大,运用( )的说明方法介绍了太阳很热。(多选)①打比方②列数字③作比较④举例子
查资料,填一填。1.太阳系包括______行星(由离太阳从____到_____的顺序:____星、金星、_____、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常见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列数字、_______、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配图表等。
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书上做上记号,上课时要想办法解决。
自读课文,要求: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不会的字。2.本文写了有关太阳的哪些方面的内容?
运用:在辽阔的大草原上,动物专家们耐心地为生病的小动物们治疗。
字义:医治。如:治疗。
组词:( 医疗)(治疗)(诊疗)
组词:( 辽阔)(辽宁) (辽西)
关注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10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9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
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
带着问题读课文 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更容易集中注意力,边读边思考。默读时尽量做到眼到,手到,心到。边读边动笔,标出自然段层次,记下不懂的问题,更快地速度找出问题的答案。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太阳对人类有哪些作用?
课文从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和人类的关系两个方面介绍了太阳。太阳对人类的作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太阳;云、雨、雪的形成离不开太阳;风的形成与太阳有关;太阳光能杀菌,可用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等。
课文写了太阳与人类的哪些密切关系?自读课文,圈画词语,完成下面的表格。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讨论书写注意事项。
“耳”要扁,下横与右竖交叉,注意与“目”不同。
“双”左边“又”要小,捺变为点。
第二笔是竖提不是撇。
注意下边没有点,中间一横稍向上拉,斜钩要长。
“歹”要窄、上撇短、横撇横短撇长。
“直”上竖稍往左拉、框内是三横。
要写匀称,“米”横短竖长、下撇长、其他三笔要小。
“良”要窄、框内有一横。
“灰” 第一撇在横的靠左位置,“火” 左点右撇要小、右撇位置要靠上。
先写横,再写里边撇和长点,长点与撇要相当、稍大,最后写竖折。
上边的长点与撇相当,横要长。
“小”的竖钩在横上要短、两点要对称。
下框要方正,里边是“禾”、稍小、首笔是一短撇。
“疒”撇要舒展,左边点和提不相连。
“了”首笔横长撇短、第二笔稍有弧度。
1.在生字本上练习书写,师生评价。
3.对照下面的词语,同桌互批,纠正错字。
繁殖 粮食 煤炭 地区 飘浮 杀菌 治疗 摄氏度 寸草不生
默读课文,思考:本文先通过后羿射日的传说,引出了说明对象:太阳。接着依次介绍了太阳的特点及与人类密切的关系,告诉我们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说说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的?太阳有什么特点?太阳对人类有哪些作用。再读课文,并结合上下文重点品读理解“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这句话的含义。最后,体会课文是怎样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来说明太阳的特点的,并体会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
自由朗读课文,课文围绕“太阳”,主要讲了两方面的内容?
第二:太阳与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
默读课文第1-3自然段,找一找:太阳有哪些特点?画出相关的句子。
想一想:课文介绍了太阳的哪些特点?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
以传说引入课文,生动有趣,激发读者的兴趣。
不可信,后羿射日是一个神话传说。
为了说明太阳离地球很远。
其实,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用具体的数字说明太阳离我们很远,这种说明方法叫列数字。同时列举了步行和坐飞机的例子告诉我们太阳离我们很远,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有很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很多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很多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将蓝色字体的文字与课文原文进行对比。
哪一种说法好?为什么?
课文的说法更好。课文运用了具体的、精确的、有科学依据的数字来具体说明太阳离地球的远,能够让读者对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有一个具体、直观的印象,有很强的说服力。
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意思:这么远,箭射不到。
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拿人们熟悉的地球举例说明,让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用具体的数字突出地太阳的体积之大这一特点。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说明太阳“热”的特点?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①打比方: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用“大火球”作比,形象地说明太阳的状态。)②列数字: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③作比较: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钢铁是坚硬的金属,碰到太阳表面五千多度的温度,竟也会变成气,可见太阳表面的温度极高。)
表面( )摄氏度。
相当于( )个地球
距地球( )公里
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 )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 )年。
默读第4-8自然段,思考:哪些语句最能体现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想一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和人类的关系的?
作者从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存和人的生活三个方面说明太阳和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
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太阳与植物生长和动物的生存、繁殖的密切关系。正面阐述是详写,反面阐述是略写。反面阐述起总结说明的作用。
从反面说的,不是事实。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 没有草、木、鸟、兽, 自然也不会有人”,“如果没有” 表示假设。像这样表示假设的句子你会写吗?试着写一个。
如果没有老师,知识就得不到传播, 文化便得不到传承,愚昧和无知就会统治整个世界。
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吸收了热,变成了水蒸气。空气上升时,温度下降,其中的水蒸气凝成了无数的小水滴,飘浮在空中,变成云。云层里的小水滴越聚越多,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
这一段告诉我们因为有了太阳,才有云、雨和雪。
云、雨、雪与太阳的密切关系
云、雨、雪、风的形成需要太阳——自然现象。
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成为风。
这一段告诉我们风是怎样形成的。
冷、热、风与太阳的密切关系
太阳光有杀菌的作用,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说明了太阳与疾病的关系。
太阳与预防、治疗疾病的密切关系
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
总起来说太阳和人类的关系。
这段话是从正反两方面来说明的。第一句“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这是从正面说。第二句“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这是从反面说。
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总结句。这既是对前两句的总结,也是对全文的总结,再次强调了太阳的重要性。
你怎样理解“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没有人。
用下面的句式说说太阳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没有太阳,就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太阳,就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太阳,就没有_________________。没有太阳,就没有……没有太阳,就没有……
植物、动物和人类的生存
风、雪、雨、露等天气的变化
太阳与地球的密切关系与它本身的特点有什么联系?
太阳大、温度高、距离远的特点,是形成美丽可爱世界的根本原因,如果这三个条件中缺少任何一个,太阳和地球的关系都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密切。
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 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是本文写作上的重要特点,本文在介绍太阳时,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使一些抽象的不好懂的知识显得具体、通俗、明了,这样描写太阳的特点,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请你至少使用两种说明方法,介绍你熟悉的一个事物。
我家的冰箱是一个长方体,它长60 厘米,宽56 厘米,高180 厘米,跟爸爸一般高。它外壳呈银灰色,有三个门,三个门全部都是玻璃镜面,上面还有深红色的花朵,真是漂亮极了。
远:距地球约一亿五千万千米 大:抵得上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热:表面温度五千多摄氏度
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动植物生长、矿物形成 云、雨、雪、风的形成 预防和治疗疾病
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与人类的关系,让我们懂得了太阳的重要性,激发了我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探索自然奥秘 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不但为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也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资源。我们要努力学习,去探索太阳更多的奥秘,让它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形容荒凉的词语:寸草不生 荒无人烟 不毛之地 穷山恶水 荒郊野外描写太阳的词语:骄阳似火 烈日炎炎 风和日丽 旭日东升 日上三竿 如日中天
描写太阳与人类密切关系的句子:1.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2.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
含有太阳的诗句:(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过了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至于人类,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 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如果人们认为400年前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与此同时,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
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其实,4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000万年内发生,而且人们完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改变航道;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杞人无事忧天倾”的! 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
思考:作者说“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 “来自人类自身”的“威胁”指什么?
人们过渡消耗地球上的资源。
40多亿年前,火星与地球逐渐形成了。这兄弟俩长得太像了——同样有南极、北极,同样有高山、峡谷,同样有白云、尘暴和龙卷风,同样是四季分明,甚至连一天的时间都差不多。难怪,人们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并由此推测,火星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存在。 科学家研究分析了火星的照片资料,发现火星上有干涸的河床,该河床宽达上百千米,远胜过今天地球上的亚马孙河。2004年3月以后,人类通过对火星岩石的钻孔分析,进一步证实了火星上曾经有水的推断。那么,火星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最初,这兄弟俩都没有水,没有生命,不但荒凉寂寞,还经常遭到彗星和陨石突如其来的袭击。当时,太阳系内有无数大大小小的碎片四处游荡,彼此碰撞是家常便饭。 陨石的水分比较少,而彗星本身大多是些大冰块,含有丰富的水。也许是持续了数亿年的彗星和陨石风暴,给兄弟俩送去了最初的水。 与地球一样,火星上的水可能还有另外一种来源。在兄弟俩诞生之初,水的成分就已经潜藏在一些矿物中了。当火山爆发时,这些矿物便分离出水,随着熔岩释放出来。其中大部分以蒸气状态飘散在空中,一部分随后变成雨水落下来,形成了湖泊和海洋。从宇宙飞船拍摄的火星照片看,上面有数以百计的干涸的河床和峡谷,河床上布满了洪水冲刷的痕迹。看着这些照片,我们仿佛可以听到当年火星上洪水的咆哮。
火星的环境与地球相似。地球上的水不但能留下来,而且孕育出了生命;火星上的水原本可能比地球上的还多,为什么没能留住呢? 火星本身的致命缺陷导致了这个结果。火星比地球小得多,对物体的吸引力也小得多,所以气体脱离火星就不需要太快的速度。在太阳的照射下,火星表面的水蒸发成气体,这些气体很快就取得了足够的热量,达到能够脱离火星的速度而一去不复返。持续不断的火星气体集体大逃亡,使得火星表面的液态水难以长时间存在。这样,虽然彗星和陨石能给火星带来大量的水,但很快被火星气体裹挟着逃向太空了。
水是生命的源泉,看来在火星表面找到生命的希望已十分渺茫。然而,科学家推测,火星地表下面仍然可能有水,只要有适当的温度,就可能孕育出生命来。如果地表下真的有生命,它们是什么模样,是怎样生存的,这仍然是一个谜。
思考:1.文中为什么把火星和地球称为“孪生兄弟”?2.文中的“集体大逃亡”指的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五年级上册太阳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教案匹配课件16太阳pptx、教案与教学反思16太阳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太阳课文内容ppt课件,共1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猜谜语,第二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太阳课前预习ppt课件,文件包含16《太阳》第1课时课件-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pptx、16《太阳》第2课时课件-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ppt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